俞妙兰
为能更好地直观理解五格与五律,以名曲越调【小桃红】为案例,将前文所述“格”与“律”逐条应用解析。为篇幅简约、阐述明了,其中的“声律”、“音律”、“板律”、“曲律”分析仅以第1句段为例。
南越调【小桃红】符号谱:
⑴×平仄仄·仄平平~~△,⑵仄仄仄·平平去`△也\。//⑶×平×,⑷平平仄仄·仄`平平`△。//⑸×仄·仄平平`△,⑹平平仄,
⑺仄平平△,⑻平平×,⑼平平仄`△也\。//⑽×××·仄仄\平平`△。//⑾××去·仄平平,⑿×××·仄平平△。
(~为散起时的上板位,、为正板,\为正板中的截板,△为韵位。)
南越调【小桃红】格律谱:
⑴(他)脸儿旖旎·性儿和△,⑵料不放·情儿薄△也。⑶(怎肯做)青楼中,⑷没查没利·谎偻罗△。⑸(他若)见了·你娇娥△,⑹(直叫他)早忘餐,⑺食无多△,⑻夜费寝,⑼眼难合△也。⑽怎做得·陆贾随何△。⑾天成就·美前程,⑿何须用·卖花婆△。(《九宫大成南词宫谱》卷二十四,越调正曲;选自《红梨记·潜窥》)
南越调【小桃红】实例谱:
⑴秋平江平一入望去·泪去潸平潸平△,⑵怕去向去那去·孤平蓬平看去△也。⑶(这)别入离平中平,⑷生平出入一入种上·苦上难平言平△。⑸(恨)拆入散去·(在)霎入时平间平△,⑹(都只为)心平儿平里上,⑺眼上儿平边平△,⑻血入儿平流平,⑼(把你/我的)香平肌平减△也。⑽恨去煞入那去·野上水上平平川平△。⑾生平隔入断去·银平河平水上,⑿断去送去我上·春平(老上)啼平鹃平△。(《玉簪记·秋江》)
南越调【小桃红】有古体和今体之别,此律为今体,当下多用之。另有南正宫和北越调的同名曲牌,格律殊异。
段格:全牌共12句5段,2句段//2句段//5句段//1句段//2句段。传统曲谱两个“也”字各单计一句,成14句5段,今人多以定字论,依之。
句格:7字句+6字句(也)//3字句+7字句//5字句+3字句+3字句+3字句+3字句(也)//7字句//6字句+6字句。
词格:⑴4-3式,⑵3-3式,也。⑶3字式,⑷4-3式,⑸2-3式。⑹3字式,⑺3字式,⑻3字式,⑼3字式,也。⑽3-4式。⑾3-3式,⑿3-3式。二级词组中,3个4字词段均做2-2式,其余3字式词段或者词组做2-1式或1-2式均可。其中的5字句只能做2-3式结构,不可填成1-4式或3-2式;3个6字句均做3-3式拦腰格,不可填成2-4式、4-2式或1-5式。
字格:文字平仄要求由符号谱可见,其中必须填去声字的有第2句末字和第10句第3字,如《秋江》中的“看”和“那”字。第2句前3字都是宜仄声,那么最好是上声、去声、入声混用,《秋江》填做3去连用,在谱曲时就出现了3个豁腔连用,唱功要求相对就增加了难度。第10、12句前词段3字不限声律,亦不宜3个同声连用。第8句第1字宜平声填作入声“血”,则第3字填阳平声“流”字补救;第11句第4字宜仄声填作阳平声“银”,则第6字将平声改做上声填“水”字补救;第12句第3字宜仄声填作阴平声“春”,则紧跟的衬字“老”以上声补救(正失衬补)。
辞格:定字格“也”。修辞格是第6、7、8、9句各3字形成连壁对。注意此4个3字句在字格上虽不限定1-2式还是2-1式,但在同一曲中必须统一。
韵律:本牌12句共有韵位8个,第3、6、8、11句不叶韵。8个韵脚中有6个是平声韵,1个去声韵,1个仄声韵。《秋江》所用韵目为“天田韵”之“言、间、边、减、川、鹃”,借用邻韵“干寒韵”之“潸、看”。
声律:以第一句段为例,预定声律格式为“①×平仄仄·仄平平,②仄仄仄·平平去也”,这是一个框架,尚不具备歌唱的可操作性。其中可以看到这个句段的声律特征:两组声律成上下句结构,上句平声收,下句仄声领起转句、去声收、并缀上声定字;声段结构与词段结构相符;整体的声律波动曲线与轨势走向,上句是平→仄→平,下句是仄→平→去→上声定字。
音律:《秋江》填词后此段声律定型为“①秋阴平+江阴平+一阴入+望阳去·泪阳去+潸阴平+潸阴平,②怕阴去+向阴去+那阳去·孤阴平+蓬阳平+看阴去(也阴上)”,这是落实到实际的汉字,可以生发音律了。其订谱主音是“秋尺江尺一工望上四泪工六潸工潸工,怕伬亻上五向伬那五伬亻上孤六五六工蓬上尺工看六工尺上四合也四上尺”(参见《纳书楹曲谱》续集卷一,部分非主音未录),今《振飞曲谱》的腔格是修润后将歌唱中每个主音、每个辅音、每种腔格法都予以标注,主音中的最大变化是将“一”字由“工”音降到“上”音,余均相同。另外,曲首“秋江”二字是两个阴平声连用,为何是“尺”音而不是高起成“六”或者“五”音呢?乃缘于曲情之故,也是曲牌情感属性的一种体现。
板律:本牌共23个正板,其中截板3个。根据板律将上述主音进行音程、音位的排列。仍以此句段为例解析部分要点:(1)这是一板三眼曲,有赠板,板数(简谱之小节数)将扩大一倍。(2)首句全散唱,第1词段的结尾主音是“四”,即显此牌闷伤气氛。(3)第2句首字上板,位于中眼,第2字处于首个赠板位置。(4)第1个正板在第2句第4字“孤”上。(5)第2个正板在第2句韵位“看”上,故而“孤蓬”两字须使用一正一赠2个板(简谱之两小节共8拍)。(6)“孤”字主音“六”起,第二音“五”,因其为阴平声,故该字首音“六”常规持续两拍以上,现谱该音从正板持续至中眼,共3拍。(7)“蓬”字主音“上”起,第二音“尺”,因其为阳平声,该字首音不能超过1拍,第2拍即转至“尺工”音;今该字使用带腔唱法,第1拍主音“上”起中眼(落上半拍),带腔音“工”收中眼(起下半拍)。(8)“也”为定格字,腔格为定格腔,占用一正板一截板共2个正板,括倍增加2个赠板,共4板(简谱之四小节共16拍),后续正板前的字则安排在过截板后的位置空间。
曲律:经过格与律的综合作用,尤其是通过板律将音律进行容量控制后,形成了此句段的唱腔,共1个乐段,包含2个乐句,又内含5个乐段,定格“也”字单成1个乐段。该乐段中包含豁腔、带腔、垫腔以及宕三眼等腔格法。
昆曲曲牌中所有的格与律都是相互交叉发生作用的,构成相生、相因、相制、相辅、相成的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这样生成的结果,就是平常令大部分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曲律”、“音律”这样的高山。对于昆曲(剧)系统的研究便容易集中在演出剧学与文本剧学,音乐曲学越来越成为沼泽地了。实际上,昆曲的舞台表演学和昆曲文辞的文学性也应该以遵守曲牌格律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