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绝版套色色彩民族化研究

2016-05-14 06:09赵乙果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族化色彩

赵乙果

摘 要:云南绝版套色木刻色彩鲜艳,采用了大红、大绿、大黑自然色,相比传统木刻版画,大胆的色彩对比、刀法运用形成了云南版画的独有特色。随着绝版套色木刻的不断发展,色彩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让色彩走进“版画意识”的殿堂的呼之欲出。

关键词:云南绝版套色木刻;色彩;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147-01

一、云南绝版套色木刻概述

绝版套色木刻是行内的一种简称,全称为“原版油印套色木刻”。是作为版画大的系统内的一种技法而存在。对于绝版木刻定义的阐述,没有统一的标准,版画家贺焜有过这样的一段描述:“若画面由10个颜色组成,则需要在同一块独板上进行10次雕刻和印刷,每当作品完成后,在板上留下的形也就是最后所印颜色部分的形,这样木版则作废,再不能利用它续印,故而得名“绝版”。最早使用绝版木刻进行版画创作的是云南本土版画家郑旭;假如说从郑旭在一块木版上印第一个色算起,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云南艺术学院学习版画的郑旭,在经过系统的基础学习训练之后,率先揣摩出来了《童年的回忆》为主题的四幅绝版木刻版画。云南绝版套色木刻的高明之处在于从头到尾只用一块版,第一个色到走后一个色层层叠印,通过拓印做加法,木版经历雕刻做减法,最后一个色即是木版最终留下的版痕。当然多次重复刻印就要求制作者要有精准对版技术和整体的构思以及良好的刀法基础作为保证。

云南绝版套色木刻是对版画传统思路和制作方式的彻底打破,是对传统套色木刻的一种创新;从根本上讲云南绝版套色木刻把版画的制作过程从枯燥乏味的机械繁琐中解放出来,使版画制作变得十分自由,释放了版画艺术家创造的天性,无形中增添了版画作品的随机性和独创性。

二、云南地域性民族色彩的属性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地域辽阔,动植物资源尤为丰富,自古就有“彩云之南”“七彩云南”等美称;云南省内呈大杂居、小聚居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种类之多、分布之广全国少见,究其原因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南端,崇山峻岭,交通十分复杂,各地区“封闭”,与外界隔绝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资源和人文风俗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由于地域环境、生活习性不同,造就了服饰上、装扮上、造型上,色彩千差万别;但是黑色、红色为大部分民族通用色系;例如:佤族男女头上多裹黑色、青色包头,少数裹白、红、绿、黄四色包头,有地位和威望人多用红色以示区别;佤族男子上身穿黑色短褂,衣领为红色。德昂族喜好戴红色、黄色、绿色布片制成的小帽,男子多穿蓝黑色衣服,边上有彩色线球,女性穿黑色上衣,袖口用红色、绿色、黄色做装饰。色彩的搭配根据民族、支系以及年龄的不同变化,鲜艳、浓重的色彩是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地域上,云南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鲜红的土地、金灿灿的麦穗、青绿色的草地、湛蓝色的天空、白色的舒云,当所有的颜色统一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绝版套色木刻完美融合了这一特点,无疑这是对云南民族色彩的诠释。

三、云南绝版套色木刻中的色彩民族性表现

云南绝版木刻色彩语言的形成离不开云南地区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与风俗习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逐渐形成了民族、生态、边地 “三位一体”的高原文化特色;例如支系较多的彝族,包含诺苏、纳苏、聂祖、阿西泼、阿细、尼颇等在内十多个部落,各支系之间仅有30%-50%的语言相似性,相互之间的交流十分困难;然而火把节、左脚舞、烤茶相亲、少女换裙带礼、泼水接亲等共同的民族习俗成为各支系间传承文明的纽带;随着相互交流的加强,在审美意识表现上、服饰搭配上、生存环境上,形成了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具有较强识别性的民族色彩。综合上述,正是因为不同民族间以及同一民族间的不同,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域文化特色。

绝版套色木刻在题材表现上,少数民族装饰、生活生存环境、文化习俗等表现出来的色彩属性是重要的表达主题之一,这是一种民族习惯,自然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这也是区别其他版画最大特点。另外,云南绝版套色木刻自始至终不受西方潮流文化和国内学院派的影响;亚热带气候及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无形之中给版画家们提供良好的入画素材和创作环境,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苍凉的荒山,茂密的雨林,渐落的夕阳,淳朴的山民,勤劳的牲畜,在版画家塑造下表现出来了另一种味道,促进了他们独特的版画语言形成。云南本土绝版木刻版画家郑旭,贺昆,魏启聪、张晓春和马力等人充分利用这样这一地理资源进行绝版木刻版画创作,他们以其独特的视觉去抒发内心的情绪。

对于云南绝版套色木刻版画家来说,少数民族文化差异给他们带来了创作灵感;民族符号,服饰、图腾文化等形成的独特色彩美引起无数版画家创作热情。民族化的色彩给版画的方块之地上增添了无穷的艺术表现力,是木刻版画对传统、对自然的一次艺术敬畏。

四、色彩民族性对绝版木刻创作产生的影响

欣赏一幅绝版套色木刻作品,最先被吸引的是它的色彩,画面层次丰富,色彩华而不厌,这就是云南绝版套色木刻的特色;云南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给绝版木刻版画家们提供了众多民族的素材,激发了无穷的创作灵感。

云南绝版套色木刻在画面表现形式上,突出了色彩的变化,大红、大绿、大黑、大黄以及相互的对比色交替搭配运用,巧妙的融合了云南地区的自然色彩。版画家郑旭画中常以黄绿和蓝灰色调为主,冷冷画面中呈现出一种神秘感,让观者感受到一丝淡淡忧伤。张晓春喜好黑色、红色,画面中注重对人物的造型和精气神的刻画描写,用他独特的视角流露一种神秘,视乎在和观赏者一同探讨人生哲理。贺焜作品强调叙述性,在绘画中人文气息十足,强烈的色彩对比,远处的逸云与荒山、树林、劳作的场景连城一片,灵动的色彩伴着平口刀的狂野,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绘画风格。魏启聪对少数民族元素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作品中对称、夸张,画面常常出现一条或几条灵动的块形线条,灵动而跳跃,色彩强烈,互补色运用巧妙,在他的版画作品中大显神功,色彩浓烈的画面使人深思。马力一直画思茅地区风景,黄色、棕色成为喜爱的主色调,重复的刀法、质朴的人物,表现出来了画家对生命的思考,对自然纯真美的追求。

如今,云南绝版木刻已经成为中国版画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中国当代版画史做出了重要贡献。郑旭1984年《拉祜风情》获得了第六届全国美展的金奖,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第一次举办的大型绘画类展览,其规格较高、影响较大今天都是难以想象。郑旭以绝版木刻作品在如此高的殿堂上获此殊荣,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奖项那一瞬间的荣誉。事实说明,云南绝版木刻版画从此在绘画地位上被官方认可被观众接受了。获奖激发了一批又一批青年版画家的创作热情,给他们带来信心,对绝版套色木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色彩是绝版套色木刻的生命。在当今中国版画艺术表现形式中民族文化元素逐渐被归纳创新,挖掘云南民族地域性色彩和民俗性色彩在绝版套色木刻中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绝版套色木刻追求者,应该有探索对传统的、本土的文化资源观念,敢于思考、敢于研究,找到木刻版画新的艺术规律;进一步丰富云南绝版套色木刻的表现语言,民族优势得以继承发扬,与当代其他艺术同步发展;推动云南绝版套色木刻版画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该课题为2015年度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立项一般项目(项目编号为:yjs201518)。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现代版画通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2]李昆声.周文林.云南少数民族服饰[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

[3]齐凤阁.中国现代版画史[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

[4]野村顺一.色彩心理[M].海口:南海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民族化色彩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探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路径探究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