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艺音
摘 要:《受禅表》碑与《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均为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刻立,两通石碑为汉魏之际曹丕为取代汉献帝正式建立曹魏政权而筑坛受禅这一大事而立的碑,是魏国的庙堂巨制。但关于作者未有准确记载。两碑隶书用笔刚健遒劲,结体方正、端庄凝重、章法严谨,是汉末隶书的代表作之一。
关键词:《受禅表》;《公卿将军上尊号奏》;钟繇;书法艺术
中图分类号: 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076-01
一、关于《公卿将军上尊号碑》与《受禅表》的作者
《受禅表》,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刻立,高3.22米,宽1.02米,厚0.28米,圭形,上有碑穿额题篆书阳文"受禅表"三字。碑文22行,每行49字,字1寸2分,隶书阴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刻立。高3.32米,宽1.02米,厚0.32米,有穿,额题纂书阳文“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文隶书,32行(后10行刻于碑阴),行49字,有不少字残毁。两碑均未署作者姓名。南朝梁代书家庾肩吾在《书品》中有这样一段话:“锺天然第一,功夫次之,妙尽许昌之碑,穷极邺下之牍。”①庾肩吾对钟繇有极高的评价,可见当时钟繇的地位很高,并且在许昌留有碑刻。王澍跋《韩敕造孔庙礼器碑》称:“今之谈汉碑者,稍前必以归之蔡邕,稍后必以归之钟繇”。②“汉必蔡邕,魏必钟繇”现象,即东汉碑多归于蔡邕所书,三国之魏碑多归于钟繇所书。
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钟繇的书迹包括具有争议的大致有:《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受禅表》、《乙瑛碑》、《荐季直表》、《贺捷表》、《尚书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长风帖》等。关于隶书,《乙瑛碑》刻于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钟繇生于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可碑之时钟繇年方两岁,所以关于碑文“后汉锺太尉书”为后人添加无疑。那么也只有《受禅表》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在时间点上比较接近。从背景上看,这两通石碑为均为汉魏之际曹丕为取代汉献帝正式建立曹魏政权而筑坛受禅这一大事而立的碑,可谓之魏国的庙堂巨制,是汉末隶书的代表作之一,所以由当时已是太傅的钟繇所书或镌刻也并无不妥。在新书风日益昌盛的魏国,新书体虽然没有压盖住篆隶书,但是从这两通石碑中不难看出与汉初期隶书的区别。与前人不同,魏书家在书写时更多地是在某种既定的文化背景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一种合乎礼仪规范的慎重的书法技艺的表达。
由以上的这些理由我们可以大致的推断出应该是钟繇所书,但是并没有确切的证据。
二、《公卿上尊号碑奏》与《受禅表》的书法艺术价值
两碑的作者虽然待考,但是其艺术成就为历代学者所推崇。首先从整体上看两碑隶书用笔刚健遒劲,结体方正、端庄凝重、章法严谨规矩给人以浑厚茂朴之感。再看这两通碑的用笔,起笔皆为方笔,下笔果断,斩钉截铁,却又十分圆润, 藏筋骨于其中, 拙朴凝炼, 率直自然,豪迈俊逸,雍容华贵。再纵观整体,幽深古朴, 灿若繁星, 不矜不妍, 不轶而豪。
在《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每一列之间有中线相隔。更显其中规中矩,字字一格,互不干扰却又不犯不离。界格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在扶风出土的大克鼎上,其铭文上有很明显的界方格。在之后的演变过程中,界格成为了章法设计中的重要手段,在此碑中主要是强调碑面的秩序性和疏密关系。由此也可以看出书写者和镌刻者的严谨性。
其次,两碑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 是它完成了我国书法艺术史上一次重大变革, 是上承秦汉篆隶风骨、下启魏晋隋唐楷书风范的模本,同时, 也是我国字体、书法演变发展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创新。隶书发展至鼎盛时期,字形偏于扁长, 波碟十分明显, 起笔蚕头, 收笔雁尾,长波横成为隶书的标志性笔画,且成为每个字内的主笔。将汉隶鼎盛时期的《曹全碑》(185)中的“之”字与两碑的字形、字体,进行对比后我们会发现,《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受禅表》这两通石碑打破了汉隶的常规结构, 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整体的结构被有意拉长了。在《受禅表》中的距离是相对较大的;《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的“之”在平撇和捺化的连接处出现了很明显的短竖,虽然《曹全碑》中有些“之”字为求变化也有短竖的出现,但是接笔处仍在上半段,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却是在下半部,也正是因为这个短小的笔画的接笔处的不同而加大了这两个笔画间的空间,使字的结构整体上变长了。同时,变蜿蜒为率直, 整体点画取消了波碟,笔画之间的结构关系不是向外张扬, 而是向内聚敛。这也是隶书向楷书转变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一些笔画楷意的出现,使得这两碑的书写者更向钟繇靠近。在《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中却是顿笔后折笔旁出,不像汉隶做弧势。出现明显的楷化的笔画。相对于《受禅表》,《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的笔画更加接近于楷书。《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受禅表》但楷法与隶意并存, 为楷书的崛起奠定了最初的规模和完成了把楷书由民间提升到庙堂书斋的转变。
从章法发上来说,将《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与《贺捷表》的落款进行对比的话,钟繇在章法上多采取字密行疏的章法。字距紧密,连绵不绝,行距较为宽松,舒展自如。结合以上几点,不论是从单个字的结构演变还是单个笔画的用笔特点进行详细的比较之后,《公卿将军上尊号奏》更接近于钟繇所书这一说法。
注释:
①庾肩吾.书品[A].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②王澍.虛舟題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