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连俊 许艳丽 马丽丹
摘 要: 加强实践教学,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充分挖掘地方人文资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资源,将其纳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形成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重中之重,具有教育性、时代性、示范性和推广应用意义。
关键词: 地方人文资源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教育性分析 教学应用 瑷珲历史陈列馆
一、依托地方人文资源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高校思政课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职责。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增强实效性和感染力,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通过深入挖掘地方人文资源中的教育性资源,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途径,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依托地方人文资源中的可教育性资源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构建可操作性强、贴近学生实际、增强实践教学效果的高校思政实践课程体系,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和示范作用,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二、瑷珲历史陈列馆简介
瑷珲历史陈列馆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镇,坐落在清代第一任黑龙江将军衙门驻地、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地——瑷珲新城遗址内。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以全面反映中俄东部关系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是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瑷珲历史陈列馆既反映了“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主题,又反映了当今世界人类需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三、瑷珲历史陈列馆的思政课教育性资源分析与应用
地方实践性教学资源是指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具有浓郁地方性特色和地方性气息的教学资源,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本土性、独特性和实践性等重要特点。深入挖掘瑷珲历史陈列馆的思政课教育性资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到瑷珲历史陈列馆实地参观,通过实地触摸鲜活的历史,对学生进行情境教育,生动、直观地在感官和情感上感化学生,使其自觉地接受教育。
瑷珲历史陈列馆将遗址、建筑、陈列三者融为一体,突显强烈的爱国主义主题,是情境教育的典范之作。
如今在瑷珲新城遗址内甬道两侧的刻有“江东六十四屯”屯名的不规则石头、古城墙、“警世钟”、魁星阁、见证松等,都见证了瑷珲曾有过的辉煌及屈辱的历史。瑷珲历史陈列馆主展厅建筑外观左方右圆,中间被巨大的三角形台阶分开,象征着刀剑割裂了国土。台阶左侧为大型浮雕墙“母亲河”,展示着黑龙江流域我国古代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情景。右侧为风铃墙,1858个风铃随风鸣响,寓意警钟长鸣,勿忘国耻。风铃墙下的大型铜雕《痛失》,寓意祖国失去了国土。在基本陈列中,以模拟复原历史手法创制的“签订《尼布楚条约》、《瑷珲条约》”两个大型超写实雕塑场景、“瑷珲被毁”开放式场景和“海兰泡惨案”半景画,生动、直观地再现了瑷珲曾有过的辉煌及遭受的屈辱和悲哀。站在半景画馆大楼顶端平台上,可见瑷珲新城遗址全貌,以及宽阔壮观的黑龙江和江彼岸的“江东六十四屯”。学生参观时,仿佛穿越了历史,身临其境,唤醒和强化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他们真切认识到“国弱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内涵,激励他们刻苦学习,敢于担当,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成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责任。
(二)思政课大都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就会陷入抽象性和枯燥性,不能感染学生、达到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充分利用地方实践性教学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做法。把瑷珲历史陈列馆中蕴含的思政课教育性资源融入每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增强课程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就能有效提高每门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1.在讲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可以结合瑷珲人民的勤劳勇敢,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教育;结合瑷珲昔日的辉煌,对学生进行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教育;结合瑷珲人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不畏强暴、敢于牺牲,对学生进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教育等,从而把瑷珲历史陈列馆中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充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奠定基础。
在讲述相关法律基础知识时,可以结合史实,运用国际法有关领土问题的规定,在事实和法律上阐明瑷珲旧城等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和不平等条约没有法律效力等国际法基本知识,拓宽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当今世界,无论解决国内纠纷还是国际争端,法律是最基本的依据和解决方式,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当代大学生应当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为成为学法、知法、懂法、遵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模范奠定坚实基础。
2.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以瑷珲历史陈列馆为依托,把它作为第二课堂,可以重点讲述近现代中俄关系史特别是瑷珲地方史。通过历史人物、事件、情景的展现,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使学生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同时产生沉重的国耻感,进一步增强发奋图强、立志成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在讲述两大政治理论课时,适时引述近现代中俄关系史,史论结合,使学生了解两大理论成果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理清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从而深刻认识其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及制度自信,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4.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揭露沙俄的血腥史,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战争的根源是经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富强才能保国”等深刻道理,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实现“中国梦”的热情,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不断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5.在《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热点问题》和《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在当今世界,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对于世界,特别是对于中国仍有大的影响。在讲述“当代”中俄关系的同时,如果简要回顾中俄关系的“历史”(特别是瑷珲地方史),展望中俄关系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未来”,则会使讲述内容更丰富,分析更透彻,使学生深刻理解俄罗斯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及中国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深刻理解加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从而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有更清晰的宏观把握,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讲述瑷珲旧城等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和不平等条约没有法律效力等国际法基本知识,扩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国际视野。在讲述中,要着力突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主题。
(三)鼓励、指导学校团委和学生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以地方主要人文资源为主题的课外活动。
可采取主题班会、专题演讲、讨论会、辩论会、观后感、网上论坛、师生互动、征文比赛、文艺活动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和实践教学成果。这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寓教于实践的目的,更有效地提升思政课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另外,可以把瑷珲历史陈列馆作为学生举办成人仪式、入团、入党的宣誓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在深入挖掘黑河地方人文资源中可教育性资源的基础上,撰写黑河地方主要人文资源思政实践课教学指南,把地方人文资源中的教育性资源应用到高校思政实践教学中,进而建设有黑河学院特色的思政实践课程体系。
建议编纂全国地方主要人文资源思政课实践课系列丛书,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思政实践课教学模式,推进各地方主要人文资源的交流和优势互补,更好地发挥各地方主要人文资源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五)注重宣传地方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公共外交平台。
在国内国际的交流中,黑河学院安排来访人员参观瑷珲历史陈列馆,让学生担任讲解员,提高师生参与公共外交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瑷珲历史陈列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力地促进瑷珲历史陈列馆对内教育群众、对外宣传中国作用的充分发挥,达到黑河学院与瑷珲历史陈列馆互相提升、共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立菊,何冰,马丽丹.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3(11).
[2]陈会学.爱辉历史陈列馆故事[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8
基金项目:
[1]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依托地方人文资源构建实施高校思政实践课程的实践研究》(JGZ201201190)
[2]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政课)《依托地方人文资源构建实施高校思政实践课程的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253Z004)
[3]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依法治国视阈下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路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5JD710080)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