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已读书,读自己的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交流的过程,衡量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因而语文教育界都非常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自己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反思和探究,现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谈以下自己的浅显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以激发其阅读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应做到以下几点:
(1)我经常鼓励学生读书,对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他们一般都有一些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培养了自己良好的语感,也具备了阅读分析的能力。同时要注意的是,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阅读进度,专题选定,材料收集等等都要由教师精心策划,因为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具备阅读能力,能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要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
(2)学生进行阅读,既力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多组织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听者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3)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从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平时,我每周安排每个同学背诵一首诗(词)。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效果颇佳。
二、明确建立阅读目标,让学生的阅读训练有的放失阅读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思维过程
思维过程主要表现为分析和综合,两者共同构成思维的基本过程。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是要经历一个对客体的“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由最初的综合所指引,然后进入分析,再导致更高层次的综合,从而最终达到对事物整体的理解认识。阅读能力的训练中,大量的阅读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方法。但方法总是为目的服务的,没有目标,大量的训练只是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指定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注意抓住四个方面的重心:排障碍、抓中心、读全文、想内容。通读课文后,首先引导学生排除文中障碍,只有文章读懂,才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读通全文之后,我引导学生揣摩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写作意图是怎样谋篇布局,即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写作的最终目的,就可以精确地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把握全篇的基本结构,了解文章大意,因而必须把全文通读理顺;最后,文章的背后总是隐藏着进一步的思想,这一部分,是阅读后必须思考的内容。以上四点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是我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主要做法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我认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的确,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你违背了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读书亦如此,贵在得法,方法不当,等于没读。当你掌握到各种技巧与规则后,你就会少走弯路,你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你也就能越来越多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该给他们作适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读书时真正受益。我总结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想学生取得“滴水穿石”之功效,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制定好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目的、要求、范围、时间、步骤、方法等。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有的文章语言优美,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使学生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三、注重激励评价树立坚定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多点耐心,多点微笑,多点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主动求知,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是多样化的。我们必须牢记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思想,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思维,乐于思维,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根本性转变!
在阅读过程中,阅读的书籍不同,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我们应该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