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琼
【摘 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与现代社会接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但是,目前信息技术多样,信息庞杂,教学中对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培养不足,本文重点分析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各种信息处理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处理;对策
只有行之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大量信息,学生从这些信息中学会各项技能或知识。那么培养小学生在信息处理方面的能力就尤为重要,这是其他能力的形成或者树立正确“三观”的基础。
一、信息的内涵和外延
信息,是一个多元化的词汇,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含义,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小学所接受到的信息量比以前更多、更烦杂。在小学阶段所涉及的信息主要有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以及网络。
二、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小学生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日渐重要,我们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信息处理的方式和内容
1. 培养学生从多种资源中收集信息和事实以及选择可靠的信息资源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设“另类”练习(即在练习中提供给学生的信息含有多余的学习信息或干扰信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如:“装修队计划8天涂完100平方米的油漆,结果5天就涂完,问实际每天涂油漆多少平方米?”这只是一道简单应用题,由于8天这个信息放在这儿干扰了学生,学生就必须学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后才能选择正确的信息来解决问题。不断通过这样有意识地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敏感度及筛选信息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2. 培养学生阅读画图、图表、表格和地图的能力
对于学生这项能力的培养,各个学科都会涉及的比较多,通过图表数据得出结论,通过图表解决问题,通过画图增强理解。小学文书中有着很多插图,老师可以在课前做重点的引导,培养学生看图抓住重点、细节;而培养图表、表格解读能力可在数学课上进行,如果不能很好地读图、看图、分析,那么对以后学习、研究等能力会大打折扣。
3. 通过评价引导,发展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
评价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课堂中,学生把自己收集的信息互相交流介绍,通过同学间的鼓励和借鉴,老师的评价与肯定会使学生更加自信。从而对收集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更感兴趣。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信息能力的舞台,可以将信息活动迁移到同学们的各类学习活动中去,有利于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及长远的发展。
4. 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参考工具的能力
校内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既应注重人才资源也要注重实物资源、信息资源和交流渠道。实物资源包括科学教室、实验仪器、教学设备、标本、模型、光盘、挂图、网络设施以及校园环境和其他活动场所、设施等。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会整合、利用资源获取更有用的信息,帮助解决问题。
信息处理能力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贯穿整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人生,没有信息处理的能力,就不能有效获取信息,不能对信息去伪存真。笔者相信,只要全体教师们坚定信念,与时俱进,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同时教授信息处理能力,就能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