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点花香

2016-05-14 10:31
中国摄影 2016年7期
关键词:摄影家红色摄影

2015年年底,杭州,太阳照在雷锋塔上。

本期专题发端于在此举办的“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国际研讨会”茶歇时间狭长的走廊内。近年来,致力于红色摄影史研究、并有诸多成果的司苏实先生,谈及自己对那些流布、影响甚广的经典影像的实地调查,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精细的研读、判断,“纠正、补充了一些原先的看法”。简短的谈话中间,有两点印象较深的感受:一是,越是重要的、被反复提及、使用,作为证据的影像文献,特别是红色影像文献,越是要有扎实、准确、客观的表述,对此,不能语焉不详,大而化之,更不能以讹传讹;二,对于历史影像研究者来说,重返历史现场,对影像的生发地进行实地调查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精神,对于中国摄影史的建构来说,更是必要。按照一旁加入讨论的中国传媒大学陈卫星教授的话来说,必须找到“中国革命影像叙事的元文本和元话语形态”,对话、研究才有了前提、坐标,这也是对历史负责的做法。在此意义上,我们该向苏实老师致敬,这些年来,他避开喧嚣,把冷板凳坐出了热乎劲儿来。

简短的20分钟内,一个有关红色摄影研究的专题便有了初步的设想,而且做了分工:苏实老师把自己的研究个案、调查成果系统地整理出来,陈教授依据这些最新成果进行分析。陈老师话不多,但因长期致力于影像传播的研究及对红色影像谱系的熟知,现场就说出了他在5个月后交到编辑部文章中的话:“红色影像不仅指代一系列视觉形象,还成为研究中国现代革命史的一个典型的符号学用语。”这句话对专题的编辑来说,颇有启发:这些看似孤立的个案,有机地关联着;放在革命叙事的特殊语境中,对这些图像的认知将突破仅仅自摄影史脉络解读的狭隘性。

随后,青年学者高初加入到专题制作团队中来了。他以这些历史影像拍摄成员(摄影战士)的来源—“摄影训练班”为主体,通过详实的历史文献,对“战时摄影机制的生成”进行了探讨。从田野到理论,从史料到史实,从个体到群体,从情感到机制,见山见水,见仁见智,见物见人,相信读者诸君从本期专题中都能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本期几位中青年摄影家的访谈、作品,也值得推荐。骆丹、王轶庶、刘树伟、梅若梅以及日本摄影家水谷吉法,他们或早已名动江湖,或青春勃勃蓄势待发,进行语言的不懈探索,执着地表达着自己对人生大义,甚至宇宙洪荒的观照思考,这些思考呈现在图像上,新鲜,灵动而又奥义渺茫。

有热流,有暴雨,有雷电,夏天才算得上是个沉静的词。本期杂志付印之时,由《中国摄影》主办的“摄影译文研讨会”在京举行。半年辛苦准备,译界名宿新声,自法文而中文,自英文而中文,自德文而中文,自日文而中文,道经验,求共识,这一切都在这个夏天发生。

写这些话的间隙,看到沪上一位摄影作者,发了条朋友圈:数好零钱,去买包子。

笑了一笑,跟帖:数好零钱,去点花香。遂埋头整理文字,未及回答微主提问:什么意思?

《中国摄影》编辑部

猜你喜欢
摄影家红色摄影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追忆红色浪漫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