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梅
玉米螟虫又称玉米钻心虫,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虫的主要危害时其幼虫蛀入玉米主茎或果穗内,能使玉米茎折断,造成玉米营养供应不足,授粉不良,致使玉米减产降质,玉米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的一种变态型昆虫,分为欧洲玉米螟和亚洲玉米螟两种。除了我国的西藏和青海以外,世界上只要有玉米种植的地方,就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出现在哪里,哪里的玉米生产就会减产,轻者5%-10%,严重的能达到20%-30%。如果没有玉米,它还会危害高粱、小麦、豆类、谷子、棉花、向日葵、番茄等其他多种作物。在我国,遭受玉米螟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内蒙古的东北部区域、黄淮海的春夏玉米区、新疆西北部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内蒙古的东北部基本上每年都是偏重发生。个别年份,还会大发生。而且玉米螟的发生代数与地理纬度和年平均温度关系很大,从北到南有几代的差异。近年来,随着玉米面积扩大、耕作方式变革,以及受异常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玉米螟呈发生面积增加、危害程度加重态势,严重威胁着玉米高产、稳产。以往多采取化学防治方法灭虫,且受施药器械影响,玉米螟发生期,植株高大,难以进地防治,造成严重危害。为此,推广实施玉米螟综合防控技术势在必行。在介绍玉米螟虫的综合防治方法之前,需要对于玉米螟虫的发生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1、玉米螟虫的发生规律
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致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减产10%—30%。幼虫孵化后先群集于玉米心叶喇叭口处或嫩叶上取食,被害叶长大时显示出成排小孔。玉米抽雄授粉时,幼虫为害雄花、雌穗并从叶片茎部蛀入,造成风折、早枯、缺粒、瘦砒等现象。在豆科植物上,常从嫩茎分枝处蛀入,使上部枯死,蛀口常堆有大量粪屑。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近孔口处化蛹。在广东卵期3—4天,幼虫期20—31天,蛹期8—10天。
2、玉米螟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2.1、农业防治:
2.1.1合理密植:根据种植季节、品种、高矮、生育期长短而定,亩植3000—4500株。
2.1.2处理秸秆,在玉米螟羽化前彻底处理遗留的玉米高粱越冬寄生的茎杆,消灭越冬虫源;
2.1.3选育抗虫品种。
2.1.4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钾肥,避免偏施氮肥过多贪青招虫。
2.2.生物防治
2.2.1应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
2.2.1.1白僵菌封垛防治
白僵菌封垛方法有两种:一是喷孢子液,即用适量清水将白僵菌培养料50g浸泡一段时间后,加少量洗衣粉用手搓洗,将孢子完全搓到水中,然后将固形物捞出,再用纱布将孢子液过滤后兑50kg水喷一垛(视秸秆垛大小适量增减),点分上、中部将喷头插入不同深度均匀喷洒;二是喷孢子粉,用每1g含量100亿孢子的白僵菌粉100g,每1m2垛面用喷粉器喷l个点。喷时将喷粉管插入垛内,摇动把手,到垛面飞出菌粉即可。
2.2.1.2白僵菌颗粒剂防治
每亩用每1g含100亿孢子的白僵菌粉0.35kg掺细河沙5kg混拌均匀后于玉米心叶末期前撒入心叶中。
2.2.1.3白僵菌喷粉防治
每亩用每1g含50亿孢子的白僵菌粉1.5kg于玉米心叶中期用机动或手动喷粉机撒入玉米心叶中。
2.2.2应用BT防治玉米螟
我市一代玉米螟的卵期长,始期(南部和中部地区)在7月上旬,盛期在7月下旬,末期在8月上旬。为害习性为初孵化幼虫集中在雄穗为害,雄穗散粉后开始分散,但在三龄前幼虫大部分在叶腋和雄穗上为害,三龄前幼虫很少蛀茎。根据玉米螟生活规律及为害习性,适当调整施用时期和用量,利用BT乳剂杀虫原理,施药时期为一代螟卵孵化基本结束到幼虫蛀茎前即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BT乳剂防治玉米螟最佳时期,适当增加BT乳剂为200g/亩。
2.2.3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由于玉米螟田间落卵规律及赤眼蜂出蜂规律均呈正态分布,为了使田间出蜂与玉米螟卵期同步,放蜂时间确定为第一次7月7日至10日,第二次为7月12日至15日,放蜂量第一次0.5~0.6万头,第二次为0.9~1.0万头,使田间出蜂与玉米螟落卵更好吻合,提高防治效果。放蜂时亦应严格操作,取蜂后应尽快将其运到放蜂地点,并于1~2天内施放田间,每亩施放2~3个点,采用正方形4点放蜂法,即每亩l个蜂卡(约100粒)均分4块放4个点(每点约25粒),每点13m×13m,用针线将蜂卡缝在玉米叶卷成的卷筒中,避免阳光照射和雨水。要选择晴天上午或下午放蜂,避免中午天气热和大风天放蜂,以免降低赤眼蜂羽化率和寄生率;每亩1.5万头,分两次放蜂,第一次0.8万头,第二次0.7万头。
使用优质蜂、菌是保证防治效果的先决条件。在生物防治工作中,应采用“三统一”的方法,即:统一定购、统一质检、统一发放,由省站组织统一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白僵菌粉每克含活孢子25~30亿以上为合格标准,杜绝使用未经检验的产品。
2.3药剂防治:化学防治玉米螟虫的最佳时间是心叶末期(剥去心叶丛外面的绿色叶片,仅有2-3片黄白色嫩叶包着尚未抽出的幼嫩雄穗),此时是低龄幼虫最大限度地潜伏在心叶丛中为害的时刻。每亩用50%巴丹100克兑水100公斤喷雾或灌于心叶内。还可用25%增效杀虫双水剂1公斤加水5公斤加细砂土25公斤配制成颗剂,每亩10公斤施于心叶防治。
玉米螟虫的综合防治方法中最为关键的是前期预防和施药最佳期的把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玉米螟虫的危害有加大趋势,因此对于农户朋友来说,科学种田、科学管理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