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火了,广告植入有哪些门道?

2016-05-14 13:49徐文龙
投资北京 2016年7期
关键词:欢乐颂商家产品

徐文龙

伴随着《欢乐颂》这场广告商和片方的狂欢悄然落幕,电视剧广告植入被再次提起。对于植入广告,其实大众并不陌生。然而广告植入究竟有没有用,商家植入广告的不同目的,从那些教科书般的案例中能学到什么?在电视剧大热,广告植入成为商业新机的当下,这些探讨不是老生常谈,而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电视剧要“赶英超美”

谈起电视剧广告植入,当然就先要谈电视剧。所谓植入广告,自然是依附在电视剧中的,故而要看植入广告的现状与前景,就需先看电视剧数据。

电视剧的数据是公开透明的,广电总局每年都在发布数据。而从近五年的数据上不难发现,电视剧的部数与集数一直起伏不定,虽然总体趋势上扬,但实际上数据浮动并不大。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得到“电视剧植入广告只会越来越火”的结论。

为何?因为我国电视剧已经开始准备着“超英赶美”,剧集的质量明显有所提升。从之前的每部电视剧收视都似乎相差无几,到现在一部火剧的收视率和后几名相差几个数量级的状况时有发生。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剧从“部部是好戏”变成了“矬子拔将军”,而是意味着终于有一些或引进、或本土的高质量剧脱颖而出了。

注重电视剧的质量,这是影视剧大市场向前迈进的标志。在这样的状况下,《芈月传》、《太阳的后裔》、《甄嬛传》、《花千骨》等等一系列或上星或上网的大剧应运而生。它们做到的可不仅是提升我们的电视剧质量,它们更重要的意义是让观众再次真的注意到了电视剧。

比如最近,《欢乐颂》弹出了最强音。

这部视频网站播放量在数十亿级别的剧,其流量已经不是人们传统印象里电视剧能达到的级别了。可是《欢乐颂》做到了,在电视剧不断培养观众的聚集之后,它爆发了。然而《欢乐颂》是个开始,这点毋庸置疑,电视剧的质量只能越来越好,人们的关注度只能越来越高。这样的情况下,电视剧植入广告的前景何须多言。

不都是为了卖产品

电视剧广告到底有没有用?关于这一点,不妨参考《太阳的后裔》,这部剧播出之后,剧中产品搜索量环比成倍增长,销售量环比成倍增长,这其实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了。不过,它并不足以代表所有植入。

不妨请读者努力回想出十部看过的电视剧,然后努力回忆出在这部剧中发现了的广告植入。你能想起多少个品牌呢?10个?5个?还是更少呢?不得不说,一部再普通不过的现代剧,起码也要有20个品牌做了植入,而收视率靠前一些的,每部剧的植入数量更是有30-50个,甚至多达70-80个。这些植入去了哪里呢?它们大多都被观众忽略了。

可见,植入广告虽然有用,但还是有太多太多的品牌被观众忽视掉了。想必至此会有人问,这些商家难道是有病乱投医吗?在这样的状况下,还有大批量的植入广告填充着各个电视剧?当然,商家并不愚蠢,尤其是那些已经成功的品牌。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大问题:植入广告的目的是什么?

随着商家给出的答案不同,植入广告的意义也就变得不尽相同了。

有些商家希望通过大笔植入推广新产品,希望能够通过一部好剧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认知度,提高市场占有度,这些人是肯投入大笔资金的。他们要让自己的产品得以展示,要让自己的产品特性得以体现,要让自己的产品定位得以诠释,故而他们选择了大手笔植入,让自己的产品能够被观众看到。

还有些商家呢,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产品被露出,他们更希望让人知道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所以他们选择了大量的背景植入,也就是单纯地露出自己的品牌名称,这样的植入,体量相较而言要比展示单一产品来得小。

此外还有些商家并不希望通过一部剧而销售产品,也不指望一部剧能够让自己的品牌能够尽人皆知,于是乎他们选择了更小体量的植入。这些商家要求的效果,仅仅是产品或者品牌和这部剧挂钩,能够让自己的品牌文化更厚重一点,有一些谈资。那么这样的商家所做植入的程度就更轻,甚至只是以资源置换的形式做植入,一分钱也没花。

故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家们带着不同的目的和资金,注入到一部剧中,也就有了大批量的植入广告。这些植入广告并不都意味着侵占市场和卖出产品。有些仅仅轻描淡写,可能已经让商家达到目的了。

从金牌案例中能学什么

在电视剧植入行业,有十大金牌案例。它们分别是:

麦斯威尔咖啡+《杜拉拉升职记》、路虎汽车+《蜗居》、思念食品+《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平安银行+《幸福从天而降》、亚宝丁桂儿脐贴+《辣妈正传》、金六福珠宝+《小爸爸》、汇源果汁+《乡村爱情3》、京东+《男人帮》、飘柔 +《丝丝心动》、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

纵观这些个金牌植入案例,其实特点不难总结,它们一是展露自己的品牌定位和产品特点,如麦斯威尔咖啡绑定了白领人群;二是产品一以贯之从头到尾,比如《乡村爱情3》中汇源果汁反复出现每一集都存在曝光;三是绑定剧情,围绕植入展开,如《幸福从天而降》整个故事都围绕平安银行展开。

可见这三个特点,即是能够让植入广告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那么,广告植入具体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刚刚谈过的问题,我们做植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要推广产品,还是要推广品牌,抑或仅仅让品牌和一部电视剧挂上钩即可。这三个问题弄清楚,就很容易达成目的。

如果植入目的是仅仅想和一部剧挂上钩,那么找到这部剧的剧组,直接和剧组商务部门谈,或者直接去找片方,这种情况下出资其实并不存在必要性,可以通过易货、支持剧组物资等形式进行介入,没花一分钱,又可以达成植入目的。

而如果商家需要的是广而告之,同样也是有所区分的。如果仅仅想提升品牌知名度,那么花上一笔不算大的价钱,在一部剧中最大限度的进行曝光和形象展示,其实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因为仅仅想展示品牌,最多的也只是展示出品牌定位或者品牌内涵。这样的露出并不需要涉及太多剧情,一两个剧情段落加上大量曝光就可以达到目的。

但如果想展示产品以及它的特性,并且希望通过这部剧真的打开市场,那么就要仔细甄别所要植入的剧了。

首先是这部剧的阵容,是否含有口碑好或重磅明星,是否有一个好导演都是关键因素。其次是这部剧的剧本,无论一部剧的阵容有多好,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骨架把产品放进去,那么它也并不是好选择。我们再看十大金牌案例,其实并不都是一线大剧,而植入商赢就赢在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和一以贯之的主线。

比如,《幸福从天而降》中整个故事都围绕平安银行展开,将植入品牌绑定在剧情上,让植入的品牌或产品成为一部剧的纽带,所植入的品牌就起到了连接人物、剧情,并能成为推动剧情的关键。如果遇到了这样的剧本,那么植入必能既起到植入效果,又不被观众反感,从而获得极佳的植入效果。

随着电视剧质量的提升,以及观众对电视剧的重新关注, 电视剧广告植入成为了一个不小的商业契机。但是从《欢乐颂》的广告植入过多而饱受诟病这一点上看,真正聪慧的植入应该是让观众会心一笑,或者能够无形地影响观众的。希望广告植入能够真的帮助消费者选择好的产品,而不是成为中国电视剧跑道上的绊脚石。

猜你喜欢
欢乐颂商家产品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欢乐颂》将拍综艺版打造中国首档“星素合住”真人秀
商家告示不能打人脸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
诚信乃是商家的金字招牌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