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43例临床观察

2016-05-14 17:40文秀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文秀玲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母婴健康情况及血糖管理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选取43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健康产妇43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产前血糖、分娩期并发症、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高(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26%,同对照组的6.98%比较,显著高(P<0.05);观察组新生儿中,巨大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以及早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引发多种分娩期并发症,需在早期予以筛查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临床观察; 妊娠结局; 血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714.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112-02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其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1]。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危害较大,因此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法予以诊治,有学者认为,对该症产妇进行全面的临床观察,可对个体化诊治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参考,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43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观察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选取43例为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26.8±3.2)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16例。另选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健康产妇43例为对照组,年龄20~34岁,平均(26.3±3.4)岁,初产妇24例,经产妇19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对产妇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空腹血糖测定,如血糖值均>8 mmol/L,可确定为糖尿病。同时在孕24~28周进行糖筛,将200 ml溶有50 g葡萄糖粉的水在5 min内服完,在1 h后对血糖进行检测,如≥7.8 mmol/L,则糖筛查为阳性,需对空腹血糖进行检查,如空腹血糖异常,则诊断为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值正常,再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1.2.2 血糖管理方法 根据产妇具体情况,给予适当胰岛素,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值及孕期进展对剂量进行调整,尽量对血糖进行控制,同时进行科学的饮食控制,在保证妊娠期间营养及热量,不影响胎儿正常发育情况下,需避免餐后出现高血糖以及饥饿性酮症,孕早期给予同孕期相同热卡,在孕中期后,每周热量增加3%~8%,其中蛋白质占20%~30%,糖类占40%~50%,脂肪占30%~40%,将产后1 h血糖控制为<8 mmol/L。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产前对两组产妇空腹血糖及产后2 h血糖进行检测,同时记录两组产妇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观察两组新生儿健康状况,作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前血糖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对照组均显著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产妇分娩期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产妇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产妇新生儿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中,巨大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以及早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

妊娠期糖尿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有报道指出,妊娠期糖尿病在世界范围的发生率为1%~14%,我国为1%~5%,且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2]。另有报道指出,具有糖尿病高危因素人群,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3],国内有学者研究中显示,糖尿病低危妇女的该症发生率为0.74%,而高危妇女发病率达7.4%[4]。

3.2 发病原因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同肥胖、年龄、不良生育史以及糖尿病家族史等具有密切关联。有学者认为,孕妇年龄同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呈正相关性,年龄>35岁的高龄产妇,该症发生几率为正常年龄段产妇的2~4倍[5]。而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肥胖人群增多,而较多研究发现,孕妇机体糖耐量的降低主要因肥胖引起,因此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国内有报道还表明,存在不良生育史或者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概率往往较正常孕妇高[6]。

3.3 临床表现及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表现为孕妇多饮、多尿、多食,同时外阴及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其主要特征为血糖上升,本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空腹血糖及产后2 h血糖值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P<0.05),表明妊娠期糖尿病由于糖代谢功能异常,可使血糖值明显升高。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及生产安全具有较大影响,由于高血糖可对胚胎的正常发育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流产发生,同时,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可引起孕妇微血管病变,诱发妊娠期高血压[7-8]。临床观察还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由于胎儿血糖升高,导致排尿量增大,从而引起羊水过多[9]。除上述影响外,妊娠期糖尿病还可引发多种分娩期并发症,如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部分患者可导致宫缩乏力,延长产程,增加产后出血风险。妊娠期糖尿病对围产儿也具有较大影响,由于高血糖对胚胎发育具有一致作用,使得胎儿发育受到影响,使得死胎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增加[10]。本研究中,观察组产妇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及胎膜早破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新生儿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差(P<0.05),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有较为确切影响。

3.4 诊治方法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具有较大危害,因此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法予以诊治。研究发现,对妊娠期糖尿病开展早期筛查与诊断,可对个体化的治疗措施提供有效指导,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11]。国外学者认为,在孕24~28周时进行糖筛查试验较为关键,并根据糖筛结果,进行空腹血糖检查及葡萄糖耐量试验[12]。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血糖控制为目的,主要方法为药物使用及饮食管理。由于常规的降糖药物在妊娠期使用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因此临床中主要治疗药物为胰岛素。在使用胰岛素时,需注意根据孕期进展及孕产妇具体血糖值对剂量进行调整。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需实施科学的饮食管理,理想的饮食控制目标是既能保证和提供妊娠期间热量和营养需要,又能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饥饿性酮症出现,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临床观察还发现,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改善也具有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可引发多种分娩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因此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诊治,提高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岸芸,钟龙,吴爱华,等.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后的妊娠结局[J].广东医学,2013,34(14):2206-2208.

[2]田明,吴连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血清CRP、IL-6、TNF-α的水平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318-1321.

[3]刘绪娟,彭艳.妊娠期糖尿病控制血糖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3.

[4]李琦,马彦彦.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6):3009-3011.

[5]张海平,李微.妊娠期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6):513-514,516.

[6]刘学敏,杜鹃.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疾病孕前体重及增加情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10):833-834.

[7]张瀛,丁小彬.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4):1157,1159.

[8]万小红,邹红,黄河清,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护行为相关性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59-60.

[9]罗静,常青,王廷洲,等.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围生期母儿结局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9):755-758.

[10]毕显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5,21(9):1572-1574.

[11]董娟,王曼丽,王韦,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控制血糖对母婴预后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248-2249.

[12]高倩.妊娠期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3):178-181.

(收稿日期:2015-11-12)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农村育龄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