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2016-05-14 13:22郝晴虹王丹嫣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哮喘

郝晴虹 王丹嫣

【摘要】 目的:探讨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哮喘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未经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的新发哮喘患者36例为哮喘组,选取同期笔者所在医院健康体检者32例为健康对照组。哮喘组患者治疗前进行肺功能、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及哮喘控制测试(ACT)。随后给予布地奈德(阿斯利康公司)(200 μg,2次/d)吸入治疗,12周后再次检测患者肺功能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及进行ACT评分。健康对照组进行肺功能测试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检测,进行ACT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肺功能、ACT评分情况,研究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管理中的作用及重要性。结果:哮喘组治疗前,FEV1%pred及ACT评分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诱导痰EOS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治疗后,哮喘组患者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FEV1%pred、ACT评分均能恢复到和健康对照组相似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哮喘组部分控制的患者仅占19.44%,治疗后控制和部分控制患者比例高达91.6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值得注意的是治疗后诱导痰EOS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和健康对照组比较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哮喘患者短期使用ICS后虽然肺功能及症状都能恢复到和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的程度,诱导痰EOS也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诱导痰EOS仍然较健康对照组增高,提示ICS治疗后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故不能单根据患者肺功能情况及临床症状变化评估治疗后哮喘的控制情况,还需考虑气道炎症情况,而诱导痰EOS能直接反映气道炎症情况,在哮喘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哮喘; 诱导痰; 嗜酸性粒细胞

中图分类号 R5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022-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7.011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哮喘患者气道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被认为是哮喘的主要特征,且与气道受损有关[1]。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能直接反映气道炎症程度,作为监测气道炎症的指标,本试验就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新发哮喘患者36例,其中女20例,男16例,平均年龄(37.54±8.64)岁。纳入标准:(1)依据中华医学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版)”为哮喘诊断标准[2];(2)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60%的轻中度持续性哮喘;(3)病程小于过半年且未使用过ICS治疗。排除标准:(1)长期吸烟者;(2)具有严重慢性心肺疾病患者;(3)入组前1个月内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史者。选取同期笔者所在医院健康体检者32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女18例,男14例,平均年龄(39.38±10.42)岁,近期无呼吸道感染史,无哮喘史,无吸烟,近1个月来无激素使用史。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哮喘组患者治疗前进行肺功能、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检测、ACT评分。随后给予布地奈德(阿斯利康)(200 μg,2次/d)吸入治疗,治疗12周后再次检测患者肺功能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并进行ACT评分。健康对照组进行肺功能测试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及ACT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肺功能、ACT评分情况,研究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管理中的作用。

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让患者吸入沙丁胺醇400 μg,10 min后,清水漱口,清理鼻腔,浓度为5%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15 min,用力咳痰至培养皿。痰液处理:合格痰中加入4倍体积0.1%二硫苏糖醇(DTT)充分混合,DTT可使糖蛋白纤维丝之间交联的二硫键打开从而溶解黏液,分散细胞而对细胞计数无影响,将痰液置37 ℃水浴10 min。用48-μm的尼龙网过滤掉黏液和碎片,以3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沉淀细胞,涂片、染色、细胞分类,用台盼蓝染色分析细胞活性,无活性的细胞为蓝色,用血球计数器计数细胞总数[3]。

1.3 疗效评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1)肺功能: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作为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检测使用德国Jaeger Master Screen肺功能仪,由同一医生按同一方法进行测试。(2)哮喘控制测试(ACT):采用标准ACT问卷,控制:25分;部分控制:20~24分;未控制:小于20分。由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哮喘组治疗前,FEV1%pred及ACT评分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诱导痰EOS(%)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治疗后,哮喘组患者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FEV1%pred、ACT评分均能恢复到和健康对照组相似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哮喘组部分控制的患者仅占19.44%,治疗后控制和部分控制患者比例高达91.6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值得注意的是治疗后诱导痰EOS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和健康对照组比较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的炎症性疾病,从而使气道平滑肌收缩、痉挛[4]。临床上的主要表为反复发作的气急、喘息、咳嗽、胸闷。气道炎性细胞涉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其中尤以EOS是特征性[5]。临床上评价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时常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变化为标准。有研究表明,临床症状和通气功能检测均与气道炎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6]。故在哮喘管理中需对气道炎症进行评估,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能直接反映气道炎症情况,且有无创、直接、简便、安全等特点,且哮喘时炎性细胞浸润是局限于气道的,所以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测而言诱导痰EOS能更好反映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程度。

有研究发现,哮喘气道炎症的实质就是各种炎性细胞的浸润以及细胞因子对气道壁的损伤,其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是主要的炎细胞[7]。本研究表明,哮喘组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本研究显示,轻中度哮喘患者使用ICS(布地奈德)吸入治疗3个月后诱导痰EOS有明显下降(P<0.05),ACT评分及FEV1%pred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哮喘控制及部分控制者占哮喘组总人数比例明显增高(P<0.05)。ICS治疗后,哮喘组患者FEV1%pred、ACT评分能恢复到接近正常人水平,数据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提示,对于轻中度哮喘患者短期吸入ICS 3个月可控制气道炎症反应,减少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从而降低气道反应性,改善气道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症状。但值得注意的是ICS治疗后诱导痰EOS虽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提示患者经过吸入ICS治疗后,虽然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但气道仍存在一定程度炎症。提示哮喘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和气道炎症不同步。而哮喘治疗的目标就是要控制气道炎症,减少炎性细胞在气道的浸润,防止炎性细胞、炎症因子对气道的破坏,防止气道重构。所以在哮喘的管理中不能单根据患者肺功能情况及临床症状变化评估治疗后哮喘的控制情况,还需考虑气道炎症情况,而诱导痰EOS能直接反映气道炎症情况,可作为气道炎症情况检测的指标,在哮喘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动态监测诱导痰EOS能反映哮喘治疗前后气道炎症变化情况,可作为哮喘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指导着ICS的使用,在哮喘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俊刚,乔亚红,汤兵祥.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对过敏性哮喘诊断价值[J].中国综合临床,2004,17(20):1-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J].中华哮喘杂志,2010,4(2):65-67.

[4] Rosi E,Ronchi M C,Grazzini M,et al.Sputum analysis,bronchial hyperresponsivness,and airway function in asthma:Results of a factor analysis[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1,103(31):232-237.

[5]程东军,熊盛道.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测定的意义[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9):667-669.

[6] Spergel J M,Fogg M I,Bokszczanin K A.Correlationof exhaled nitric oxide,spirometry and asthma symptoms[J].J Asthma,2005,42(10):879-883.

[7]毛山,殷凯生.支气管哮喘患者痰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772-1773.

(收稿日期:2015-11-13)

猜你喜欢
哮喘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捏捏手,让病走——哮喘
过敏性哮喘者宜中午外出吗?
哮喘女性怀孕要趁早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大黄蟅虫丸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