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琳
编者按: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2016年3月7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区”)迎来三周岁生日。
在闭幕不久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更是被写进了“十三五”规划纲要,给航空港区三周岁生日送了一份“厚礼”。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郑州航空港区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3年来,航空港实验区破茧成蝶、奋飞崛起,创造了世人瞩目的“河南速度”——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9.5%,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比重跃升至60%以上,2015年智能手机产量突破2亿部、占全球的1/7,郑州机场客运吞吐量突破17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40万吨、跃居全国第八位,郑欧班列开行156班,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务量突破5000万单……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闪耀着决策者的智慧,凝结着建设者的汗水;1000多个日日夜夜,日新月异地演绎着河南这个内陆省份开放改革、崛起振兴的光荣与梦想。
纵横交织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网状铁路,波光潋滟的龙湖,绿意青翠的枣林,环绕着一座亮丽的航空新城——郑州航空港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航空港区必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
“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十年立新城”,怀着这个奋斗目标,航空港区蓄势待发,飞速向前。
三年担当 三年实干 三年巨变
2016年2月20日,世界500强企业韩国韩进集团与河南世航之窗供应链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跨境电子商务项目——郑州航空港跨境电商示范园开园迎客。
作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重点项目之一,郑州航空港跨境电商示范园涵盖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中韩经贸文化交流中心、空港跨境免税店、沃洋优品超市、仁荷国际医疗中心等若干个子项目。
缘何对郑州青睐有加,韩国theco international 会长金德镐总结了三点:现在韩国制造商普遍对中国推行的跨境贸易政策感兴趣;郑州航空港的强势崛起,成为“筑梦”之地;河南省政府的热情周到服务态度也让人感动。
机遇,把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弥补人才、技术方面的短板,依靠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努力服务好河南产业崛起。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郑州航空港区成为全省首个工业产值超千亿产业集聚区,连续三年荣获全省产业集聚区“十强”。“十三五”期间,该区将着力推进“四港联动、多式联运”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建设,以全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为标志的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在“成规模、立新城、大开放”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到“十三五”末,实现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100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超过千亿元,财政收入达150亿元。
前瞻性的布局和整体性的规划,使航空港区在建设之初,就与世界各国最新型的城市比肩。
行得顺的立体交通体系
枢纽是航空港区建设的起点,物流是翘板。2015年12月19日,郑州机场T2航站楼正式投用。截至目前,郑州机场已成为我国第二个能与公路、铁路等陆路运输体系实现无缝对接的机场,也是我国为数不多拥有2条跑道的机场。据悉,已累计开通航线171条,其中全货运航线37条。“十二五”期间,航空货运年均增幅超过40%,居全国大型机场首位。由2010年的第22位跃升至第8位,郑州航空物流中心地位初步确立。
随着郑州“米”字形高铁网络布局形成,京港澳、连霍、郑民、洛南高速和107、310国道纵横交会,高速公路网1小时可到达中原城市群各中心城市,24小时可到达全国各中心城市。绕城高速、机场高速、轻轨六号线、四港联动大道将航空港区与中心城区、郑州新区各组团连为一体,地铁2号线通车时,将轻松实现航空、铁路、高铁、公路、地铁“零”换乘。
2015年12月31日郑(州)机(新郑机场)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共设郑州、郑州东、南曹、孟庄、新郑机场5个车站,是继郑开、郑焦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后,河南省正式投入运营的第三条城际铁路。
产业集聚凸显“雁阵效应”
产业是航空港区建设的基础与核心目的,目前港区谋划了非苹智能终端、富士康、正威与精密机械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现已初步建成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富士康手机产业项目2011年3月正式投产,当年完成手机产量2445万部,2015年生产手机1.4亿部,年均增产3000万部以上,“十二五”期间累计生产手机超过4亿部。为优化富士康生产生活环境,航空港区专门成立了IT社区服务中心,全力推进了富士康生活小镇等生活设施与航空物流园、研发中心、准时达电子商务等项目建设。正威手机产业园2015年3月28日开工建设,总投资250亿元,目前已签约入区项目100个,初步确定手机整机产能3000万部。
截至目前,航空港区已引进手机整机及配套企业119家,16家正式投产,2015年手机产量超过2亿部,约占全球智能手机供货量的1/7多,全球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2016年全区电子信息业产值超过2600亿元,约占全省电子信息业产值的72%,现代产业基地雏形已开始显现。
美丽的生态环境
走进航空港区,一条蜿蜒而至的美丽河渠仿佛一条美丽的丝带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两侧的绿化带灌木丛茂密,色彩淡雅的亭台楼阁点缀其间,不少市民正在步道上惬意漫步。
“以前的兰河啊,就是一条污水河,离老远就能闻到臭味儿,根本没人愿意来,经过河面拓宽、堤岸植绿,现在摇身变成了美丽的兰河生态水系,附近居民出门就可在这里休闲散步。现在你再看看,河边的树都有鸟儿在上边搭窝了。”一位市民激动地告诉记者。
除了兰河生态水系,航空港区最大的生态亮点是贯穿全区长达28.5公里的南水北调运河生态防护绿廊项目。南水北调滨河景观廊道和小清河滨河景观廊道形成的“X”带状分布,大大提高了港区生态绿化率。
过去的几年,郑州航空港区的人们感受最明显的就是港区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沿岸生态公园、水系景观、绿化廊道,机场高速、京港澳高速两侧生态林,犹如两条矫健的玉龙,为港区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一望无际的平原枣林,风动潮涌,把港区渲染得生机勃勃……一座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空港新城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郑州航空港区官方网站上,“把航空城建成人文和谐的宜居新城”赫然在目,指明了该区对人居方面的设想与规划。
明媚春光中,行走在航空港区。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在波光潋滟的湖水中,在满怀希望的创业者身上,随处可以感受到建设者们用智慧与汗水浇铸出的“港区速度”。
他们眼中,港区这三年的变化
三年的发展和变化,从市民的话里话外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悦和激动。老百姓、企业负责人,相信身处巨变中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表达。这些人感受的背后,是港区三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商旅人士:从“赶飞机”到“去机场”
3月4日,郑州市民李奇婉拒了妻子“开车送他去机场”,从小区门口坐地铁前往郑州东站。自从有了“19分钟到机场”的城铁,李奇再不用像以前那样“赶飞机”了。
5年前,李奇从青岛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这个“从沿海回内地”的选择,当初并不被同学们看好,但在李奇看来却是“走对了棋”,“公司设在郑州,无论客户在哪,飞机、高铁到这里都很方便”。
多式联运集合于一身的便捷,在港区悦俪善水商务酒店接送客人的司机师傅王安奇体会得更深。2014年酒店刚开业时,一天往返十多趟,现在工作强度翻了一倍,让他越来越忙。“天南海北哪的都有,邯郸、邢台、长治、晋城的最多。”他说,这两年他接触到的外省客人越来越多。“咱这儿地理区位优越,国内很多航班都会经停。”每天与天南海北的旅客进行交流,他格外理解“外出人”的心情。
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国际董事长宋铭杰: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梦想
我的工作跟飞机有着密切的联系,经常会到国内外各个城市参加各种活动,以前机场直飞航班较少的时候,十几个小时的转机甚至过夜成为家常便饭。而现在,出差只需一台手机,动动手指头就一切搞定,出行也变成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作为跨境电商,公司跨境货物的运输也高度依赖航空货运,但早几年郑州直飞国外航线还较少,这些跨境货物就得在其他机场转机,赶不上预计的货运航班时就得等,有时一等就得好几天,有时一件商品从消费者下单到收到商品,中间要历时十几天,时效性很差。
自从2013年3月,航空港区明确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机场也被定位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各个航空公司不断丰富郑州出港的班次和航线,就拿郑州至首尔为例,现在不仅每天都有直飞的航班,甚至每天直飞航班的价格也都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货运的需要进行选择,不仅节省了物流成本,消费者订购一件商品也从以前的十几天缩短到现在的3~5天。
郑州机场T2航站楼的投入使用也让郑州越来越有国际大都市的范儿。同时,郑州至卢森堡这条“黄金”货运航线,也让这条“空中丝绸之路”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梦想。
河南机场集团退休干部:“咱们航空有力量”
“20世纪80年代,机场每年旅客吞吐量只有几十万人。记得在90年代,机场刚突破100万旅客客运量时,我们欢欣鼓舞,专门举行了庆祝活动,给第100万名的旅客颁了奖。真没想到,到我退休的2014年,机场客运量已经超过1500万人次,这是多大的变化啊!”河南机场集团退休干部宋淑燕激动地说。
评价“十二五”期间郑州的航空发展成就,也可以说“咱们航空有力量”。这几年,机场的客运、货运每年高速增长,新的航站楼的启用预示着世界上最大的飞机都可以在郑州机场起降,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啊。郑州的航空事业确确实实迈上了一个大台阶。过去,郑州机场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后,机场二期航站楼的投用,让咱河南的机场变成了数一数二的大机场。今后,许多客、货运航线都会在郑州中转。郑州将在铁路枢纽、公路枢纽之后,成为真正的航空枢纽。未来,郑州机场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美好。
村民高大爷:以前都不敢想
对于老百姓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村民变市民”。
“现在的住房是三室两厅,小区内是水泥路,有电梯、还有喷泉,以前的平房跟俺现在住的小区安置房没法比!”从平房搬进小区的村民高大爷说起搬新家的感受,直言:“以前都不敢想。”
高大爷说,以前村里大多都是庄稼地,出门是土路,买东西都得跑很远到集市上。如今,新建的小区门前就是柏油路,买东西直接去大超市。想存钱,周边就有多家银行。
小区门口就是四港联动大道和轻轨,从小区可以直接到郑州。交通拉近了港区与市中心的距离,也拉宽了村民的眼界。
“以前光靠种地没啥收入,现在俺有两套房,租出去一套,我和老伴儿干保洁每个人每个月也有2000元的收入,攒攒钱,以后让孙子上好学校,好大学。”高大爷抿嘴笑着。
巨变的推手是体制机制的创新
三年来,空港巨变。
谈及巨变推手,多方大都归结为体制机制的创新。
2013年此时,国务院赋予港区先行先试的权利,此后,“先试”政策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工商部门,大胆探索,使得港区的工商体制领先全国。
2014年2月25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肯定航空港区的建设时,特别提到了体制管理。他说:“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两级三层的体制管理很有成效。”
“两级”,就是省级负责宏观指导规划、决策管理、协调服务及与国家机关联络沟通,市级负责组织领导、具体实施、督促落实。“三层”,指的就是省、市、区三层。简单来说,就是港区被赋予了省辖市级管理权限。
在港区人看来,航空港区建设的成功,归功于“两级三层”体制。
“直通车制度”: 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
2013年11月,河南省出台了航空港区与省直部门建立“直通车制度”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表示:“赋予港区省辖市一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激发发展活力。”
“直通车制度”实施后,可以实现9个“直接”:“规划直接上报,统计直接报送,项目直接申报,财政补助直接申报,用地直接报批,价格收费直接报批,证照直接发放和直接报批,政策直接享有,信息直接获得。”这些“直接”,共涉及20多个部门,266个事项,跳过了市级实现与省级直通,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办更多的事。
无纸化通关: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
2013年7月5日,郑州海关开始试点无纸化通关。地点选在郑州机场海关和综合保税区海关。而这两个地点,都在航空港区。
试点以后,企业只要通过电子口岸,将出口报关电子数据传输至海关现场审核终端,海关系统就会自动完成审核放行,从电子申报到收到海关电子放行回执,只需十几秒。
以前办理通关手续,企业首先要打印出相关报关单证,然后到海关现场递交纸质单证并办理通关手续。拿到回执,数个小时已属不易,而现在只需要动动手指。
除了无纸化通关,还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行“两单一审”通关改革试点,推行“区港联动”项目建设,优化港区内转关运输,实行预审价、预归类、原产地预确定、提前申报、担保验放、税费电子支付等各种通关便利措施,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
税务:当月申报、当月审核、当月退税
推行征管新模式改革,是航空港区国税部门在征税机制上进行的改革创新。
“取消是原则,保留是例外。”航空港区国税局对一些于管理无用、服务有掣肘的大量无效程序进行了清理,共减少环节、调整部门职责106项。
在航空港区,对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纳税服务方面,省国税局提出了“三”“六”“零”模式。“当月申报、当月审核、当月退税。”航空港区内纳税人申请办理税务登记、网上缴税、涉税审批、参加涉税培训、领取发票及涉税资料,国税机关均实行零收费。
“世界经济新一轮的增长,在全球化背景下是以航空经济为特征的。”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航空港区加速奔跑在建设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的路上。
2016年2月17日至18日,河南省四大班子领导赴航空港区集体调研。
“顾全大局,协同配合,打赢郑州航空港建设的关键战役”;“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乘势而上,加快实验区发展”;“在实验区建设滚石上山的关键时刻,要尽全省之力拼上去”……在航空港区发展的每个关键点,河南省委及时把关定向,指引实验区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