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四方:自主创新打造高铁名片

2016-05-14 15:29张旭东徐冰
中国名牌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车动车组高铁

张旭东 徐冰

速度快、准点、舒适,这些优点让高铁成为不少人的出行首选。而2007年前,中国还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

最初引进动车组时,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下定决心,不仅要引进消化国外高铁技术,更要自主创新中国高铁技术,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此,他们提出“1:7”的投资理念,即花1元资金引进技术,就配套投入7元资金自主创新。在这样一条坚持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的艰辛道路上,中车四方从“追赶”到“领跑”,打造出一张张中国高铁的“金名片”。

从驯服“异车”到造就高端制造业典范

2004年引进动车组后,中车四方技术人员为了“驯服”异国动车,留下了600多页的试验记录、数百兆的电子数据记录,进行了长达6万公里的线路运行试验,完成了110项优化设计,成功解决了引进技术和中国铁路环境“水土不服”问题。

2006年,第一列国产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在这里问世。与此同时,中车四方搭建起动车组设计、制造、产品三大技术平台,加速培育自主化能力。

中车四方技术中心副主任陶桂东说,中车四方全面自主创新历经近两年攻关,2010年完成业内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科学试验与研究,突破了动车组系统集成、铝合金车体和牵引制动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世界最快、设计时速380公里的CRH380A动车组。

CRH380A是中国高铁标志性技术装备,被誉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典范,曾获“中国好设计”金奖和“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至尊金奖等,并创造了每小时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目前CRH380A高速动车组在京广、沪昆等高铁大动脉担当主力,已投入运营350列,累计运营里程超过4亿公里。”陶桂东说。

让中车四方持续领跑

一时领先并不意味着永远领先,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拥有“看家本领”。

近年来,中车四方建成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研发试验平台,在高铁领域搭建了世界领先的19个仿真平台和17个试验验证平台;打造高铁“人才硅谷”,汇聚了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广泛行业影响力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

创新驱动让中车四方持续领跑。2011年,更高速度等级试验列车创造了时速605公里的实验室滚动试验最高速;2012年,首列城际动车组填补国内空白;2014年,耐高寒抗风沙动车组问世;2015年,成功研制永磁高速动车组……

2015年6月,中国标准动车组亮相。“中国标准动车组在13个技术领域搭建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中国标准,核心技术全面自主化,将成为未来高铁走出去的重要技术平台,预计将在2016年年内完成线路考核。”中车四方高级主任设计师鄢桂珍说。

“组合拳”打出倍数效应

中车四方的创新实践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创新模式,即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出“组合拳”,发挥倍数效应。

早在CRH380A动车组研制期间,科技部和原铁道部共同签署并组织实施《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在政府主导下,以中车四方等10家核心企业为主体,联合我国相关领域高校、研究机构和国家级创新平台,组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创新“联合舰队”。

“这种创新体系打破了部门、行业、院校、企业壁垒,使我们可以把国内的创新资源整合在一起,既降低了创新风险与成本,又加快了创新效率。”中车四方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丁叁叁说。

2012年,在科技部主导下,中车四方联合16家科研院所和企业,成立了中国高速列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之后,中车四方又发起成立了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

丁叁叁说,中国标准动车组正是协同创新的“果实”。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中车四方联合近30家单位参与研制,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组织构架。从启动研发到产品下线,中国标准动车组仅用了两年多时间。

猜你喜欢
中车动车组高铁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车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高铁会飞吗
动车组BTM带内干扰的排查与整治
人地百米建高铁
CRH3型动车组轮对压装曲线研究
高速铁路动车组站内对标停车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