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微课程实效性的思考

2016-05-14 08:40邵小娟
关键词:学案实效性微课

邵小娟

摘要:微课程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给现代课堂带来了显著变化,是实现课堂高效的有效手段,它对初中教学的辅助作用正日渐凸显。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来提高微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微课程;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80-1

微课程是依托于网络技术,主要由一线教师自行开发的为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时间在8~10分钟内,具有完整课程结构的微小教学视频,是一种适用于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的课程资源。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目标明确、生动活泼、使用方便的特点。2014年泰州市教育局历时两年,开发的基于微视频学习资源的网上教育平台“泰微课”(“泰州市中小学微课程”的简称)正式开通上线。“泰微课”包含了5万个微视频和12万条微测试,覆盖基础教育各学段、各学科。通过简短的视频,将“碎片化”的知识内容以全新的视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要针对各教学的各个环节,选择不同的使用对策,微课的设计要充分体现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反馈互动,提升微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信息化环境下,微课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微课视频制作及素材开发、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阶段、课堂上师生合作、知识深化阶段以及课后总结反思阶段。

一、激发兴趣——“课前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课前预习,大部分只是草草应付,下发的导学案也形同虚设,一些学生不予理会,一些学生在没有认真看课本的基础上随意填写交差。而微课程的课前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预习参与率,教师的预习微课不可太长,要控制在5分钟,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有负担;用于预习的微课设计一定要充分体现趣味性,让学生看后产生想在课上一探究竟的愿望。尤其对于初中英语课,课前的预习微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把观看预习微课与完成导学案相结合,学生们通过观看进而思考,最后组织成语言文字,通过对重难点的提前思考可以帮助其在课堂上更好的配合教师的讲授,提高课堂实效性。教师应该在课前抽出一定的时间查看学生的微课观看及导学案完成情况,导学案中学生们能自学理解的问题上课可作为略讲内容;导学案上的共性问题应作为教师课上重点讲解突破的地方。通过提前了解学生们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上课时要及时给予点评,表扬优秀学案的学生,加强师生互动的同时,更是为了激励学生们课前认真观看预习微课,经过思考完成导学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引发共鸣——“课上环节”

课上使用的微课要想发挥其最大效果,首当其冲得优化设计,始终明确使用微课程教学的受众群体是广大学生。笔者在应用微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感到使用微课程教学的备课难度要远远高于传统授课的备课难度,要想在微课程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提前搜集素材、整合素材,必要时还要制作素材,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去针对性的制作微课。如果是让学生感受体验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素材往往应该贴近生活且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如果是为了完成知识能力目标,素材应更可能简单明了,避免冗长和赘述,辅以表格、图形、FLASH动画等多种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教师在应用微课程教学总有一种填鸭式的思想,总是幻想在一个视频中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量,造成一味的加长讲解时间。事实证明说得多不见得效果好,微课录制时语言要有条理,言简意赅,不重复不啰嗦,知识的呈现要有层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使用微课也不要以量求胜,充分考证插入微课的必要性;如果使用考虑好在课堂上哪个时间段播放,在播放前后又应该如何衔接,微课往往比较短小,基本不超过10分钟,所以都是以知识碎片的形式呈现,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合理的将这些知识碎片整合成一个具有缜密逻辑思维的体系,这个体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的呈现速度和频率应该与学生的思维进程步调一致,总之,微课的设计要始终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存量,接受新知识的理解梯度,要充分了解学情。

三、扩散思维——“课后环节”

课后用于复习的微课往往是基于重点考点设计和制作的。笔者认为对于复习微课的设计,教师要提前钻研近年来的考试形式,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复习要形成网状结构,而不单单只是单一的直线型思维。使用微课程复习更要关注使用后的效果反馈,通过课后检测、综合测验、调查研究、沟通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这种教学资源的接受情况,及时反思和改进,可以让学生在观看使用后在发布平台及时反馈,提出意见与建议,也可以把相关的发布平台变成学习交流园地。总之,教师在应用微课程教学不能掩耳盗铃,要不忘初衷。在设计复习微课时要更加注意不仅要掌握某一个知识点的设计方法,更要考虑到一个单元、一个专题知识的前后衔接及融会贯通,要考虑到知识点设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没有人是潮流的对手,我们只能做潮流的朋友。微课程的中的“微”,不仅仅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学习时间上的减少,更多的是表现在对传统课程的灵活化和扩大化,表现的是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更新。它是一种化整为零,又化零为整的教学活动,使复杂而多样的初中课程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和个性化。

猜你喜欢
学案实效性微课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