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玲玲
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现代文阅读选做题有一道开放性题,考查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归纳能力。让我们一起看看题目。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倍感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题 目
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本题满分8分,从随机抽查的100份试卷得分情况看,没有人得满分,7分7人,6分30人,5分49人,4分以下14人,高分率仅7%。
下面我们看看考生有代表性的答案。
错答 关系:二者为并存、并列关系。/二者为递进、促进关系。/二者为承上启下关系。
表现:①泰国之行,寻找到了自己的著作,成就了留传后世的经典文学著作《白鹿原》。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思想解放。②“剥离”让陈忠实具有独立的思想,“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让自己的思想受到解放。“寻找”通过“剥离”后的不断创作,让他“寻找”到了自己的独特性,《白鹿原》的发表,让他找到了自己。③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创作了《蓝袍先生》。从封建残余桎梏中剥离,获得精神解放。在剥离的过程中寻找新的结构,创作崭新的作品《白鹿原》。④从1985年开始,陈忠实认识到要剥离自己,不断在自己探索和事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最终从多年的“典型性”说中剥离出来。因此必须先剥离,再在剥离进行中去寻找。⑤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自己创作一篇100字左右小作文。(由于考生随性发挥,天马行空,在此就不举例了)
在分析错答原因之前,我们来看看命题人给的“评分细则”:
(1)答案包括两问:“关系是什么”和“表现有哪些”。(2)第一问2分,第二问6分,共8分。答案分4个要点,关系一个要点2分,4个表现里选3个来答6分(其中“剥离”的具体表现1分,“寻找”的具体表现1分)。(3)意思答对即可。(4)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 先谈“关系”:3个答案都没有准确审题,明确答题方向。要求谈“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设问的关键词是“是”。 再谈“表现”:(1)不会从不同角度筛选文本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导致答题内容重复冗长,如②。(2)不会从文本中抓关键词或句子来进行有效整合,如①。(3)分析概括能力欠缺,完全游离文本,离题千里,如④⑤。
示例 关系:“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因果、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2分)
表现: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契机(思想的解放);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6分)
提示 在答题时尤其要关注文本后的注释,如④就是结合注释提炼而来。还要注意:探究题一般是8分,最好分4点或4点以上来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