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增广贤文》中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孔子也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提醒人们在说话之前,先得想清楚“可与言”和“不可与言”这两种人和两种情况。
《宋史·司马光传》中却说:“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鲁迅也曾大声疾呼:“青年人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 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题目具有思辨性、时代感。遇到问题说还是不说、如何说,这个话题贯穿于生活中。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如何更有担当、有责任感,这个问题是青少年应该思考的。自然,在说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技巧,把话说好。此外,材料引用《增广贤文》《宋史·司马光传》中的语句以及孔子和鲁迅的话,充满人文性,也希望对同学们有促进作用,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写作立意】
抓住第一段材料中的关键句“提醒人们在说话之前,先得想清楚‘可与言和‘不可与言这两种人和两种情况”、第二段材料中的关键句“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和“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可以有以下几种立意。
(1) 要善言,分清“可与言”与“不可与言”,什么时候说,说什么,要看时机和对象。
(2) 要敢言,在正义、真理与民族大义面前,应该学会大声呐喊、大胆说话、勇敢前行。
(3) 从辩证的角度来写,要敢言且善言,这样才能达到“言”的真正效果。
【评分标准】
观点非常明确,能够辩证看待善言与敢言,运用典型事例、精到语言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可得50分以上。
观点明确,立意切题,并能运用典型事例论证观点的,得45—50分。
观点比较明确,不偏题,但文章以举例为主,论证一般,语言表达一般的,得41—44分。
立意偏离题旨,比如写“如何沟通”,内容单薄、无深度,结构不完整,得分不超过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