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与创业竞争力

2016-05-14 05:11奚必政
职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竞争力

奚必政

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关系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个人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中职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必然要求。本文从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岗位能力培养、工学结合型、就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就业与创业 中职教育 竞争力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呼唤着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宗旨主要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的人才。因此,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是中职学校关注的焦点,从根本上说,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那么,在如何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上,笔者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紧扣地方产业,进行专业设置

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江苏省扬中市加强了行业调整,做强长线行业,做优传统行业,做精特色产业,做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与地方特点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学校的“产品”是学生,产品只有适销对路才能供不应求。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必须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紧密结合。职业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创业,与地方产业息息相关。为此,中职学校要围绕产业办专业,根据产业来定位,主动适应区域特色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对接区域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参照职业岗位要求,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学生的就业创业,实现经济建设与职业教育的互动发展。

名为“中国工程电器岛”的扬中市,作为主导产业的电力电器产业和新兴的光伏产业,迅猛发展,急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为适应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笔者学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设置了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二次接线、太阳能光伏等专业,实现专业与地方产业无缝对接,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大量的优秀毕业生,真正实现了“高位就业”和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同时也为毕业生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二、实训实习结合,提升岗位能力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人才竞争中,若要处于有利地位,毕业生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操作能力。专业实训是岗位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二是指导与操作的结合;三是演练与考核的结合。学生在专业实训的过程中,理实一体,学做合一,及时查找书本理论与实训操作的差距,获取操作知识和实践技能。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别的职业技能的用途,并从中选择适合的职业技能来学习、培训、考试,取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为今后的就业添加砝码。加强专业实训工作的管理,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用人单位、不同岗位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造力,可以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顶岗实习是为了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有机结合,进而提高自身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因为学生一旦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就能获得现场学习的机会,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分析并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吃苦能力,提升岗位适应能力,为学生日后走上就业岗位提前做好准备。

三、推进工学交替,创新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交替、产教融合,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三化”“四个结合”。即: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制订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

结合扬中市的行业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工学交替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采用以下两种途径:一是校企联合办学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分工协作,真正实现课堂与生产场所一体化,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二是将企业请进校园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在校园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这既能节约大量的投资,又能学习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与企业、社会零距离接触,直接从事产品制造或其他基层实务,解决生产和工作现场的种种实际问题。在这个“实战”平台中,学生手脑并用,既学到了技术,又获取了经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既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准就业模式,又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四、就业创业教育,助力人生理想

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生来说,他们初入社会,经验不足,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很容易迷茫,在就业过程中又很容易见异思迁。就业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权衡各工作岗位的得失,做出正确的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中职生与本科生相比,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明显,通过创业教育,可以培养中职生的耐挫力、风险意识、诚信品质、合作精神和创业能力。

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要坚持“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向学生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势,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强化和训练他们的实践技能。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上,还应该包括讲座(聘请专家、企业老总、创业者、往届毕业生)、校企研讨会实地参观、创业实践(如笔者学校开设了创业实践一条街)等等,使创业教育真正显现其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就业创业教育,让学生早点感受压力,提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初步的规划和定位,树立就业的信心和激发创业的热情,同时也让学生发现自己与职场要求的差距,引导学生自我调适、找准方向,树立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勇于竞争的就业创业心态,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廉璟霞.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文献述评[J].职业教育研究,2012(3).

[2]吴杰,司杰.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引领学生走向美好的未来[J].学园(教育科研),2012(13).

[3]董世杰.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12(21).

[4]周鹏.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

[5]李媛.县级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

[6]孔祥杰,张贺达.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2).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开拓进取 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日本竞争力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