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晰
“出走”的三年,并没有让杨军虎与南维柯变得陌生疏远。20年荣辱与共的情感纽带坚不可摧,或许,暂时的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归来
提起“依维柯”这个名字,人们立刻会想到那款外形独特的方头商务车,从1996年合资投产到现在,它已经在神州大地上驰骋了二十年。从银行押运车、工程车、救护车,再到如今发展得风生水起的快递物流车,几乎各行各业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依维柯”俨然已经成为轻型商务车的代名词。
今年,是依维柯产品技术引进三十周年、合资公司成立上市的二十周年。在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的黑墨营工厂,记者见到了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虎先生。他身材魁梧,随和健谈。从1982年进入南汽工作,杨军虎见证了第一辆依维柯在中国的诞生,也伴随着南京依维柯一路成长。如今,谈起南京依维柯旗下的两大品牌“依维柯”和“跃进”,他如数家珍,对于南京依维柯未来的发展和战略规划,他信心满满。
与依维柯共成长
自1986年依维柯品牌进入中国,已发展为中国一流的商用车企业,拥有依维柯、跃进两大产品平台,产品线横跨客车、卡车、厢货、越野车、底盘和专用车,拥有超过860余种丰富车型。
拥有58年历史的“跃进”,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轻卡品牌。1958年,第一辆国产轻型载货卡车NJ130在南京诞生,被国家命名为“跃进”。我国轻卡自此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
“依维柯”是另外一个传奇的名字。1986年,颇具前瞻眼光的南汽引入这款在当时看来外形奇特的欧式轻型商用车,成就了中国商用车的第一个引进技术项目,也迅速打开了欧系商用车在中国的巨大潜在市场。1996年成立合资公司,依维柯创下的当年合资当年盈利、3年收回投资的行业神话,至今仍为业界津津乐道。
杨军虎的职业生涯就始于南汽。
1982年,杨军虎以优异的成绩从哈尔滨电工学院(现哈尔滨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南汽集团的前身、当时的南京汽车制造厂。领导对他们这些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寄予厚望。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工厂经常引进一些进口设备。作为技术人员,要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一旦出问题了还要想办法修复,经常需要不眠不休地趴在机器上去研究。
工作辛苦忙碌之余,让杨军虎记忆更深的是压力。“有时候上千万进口的设备,一趴窝就是半年,领导把任务交给我们,研究不出来,很着急。”杨军虎回忆说,“有时候一个项目挂着,几个月都睡不好觉。”
压力让人更快地成长。凭借勤奋、好学和敢于“死磕”的精神,杨军虎很快成为工厂的技术骨干。当时的他并没有想过走上领导岗位,而是踏踏实实地搞技术,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再到主任工程师,一做就是19年。
无论是发动机、车桥、离合器、转向器等零部件还是非标设计,几乎是各种各样的技术工作他都参与过。对于自己所参与的每一项工作,他都熟悉吃透、烂熟于心。“这19年的时间,没有管过一个人,就是自己管自己。”直到2002年,杨军虎开始担任制造部部长助理,再到部长、车身厂厂长,逐步走上管理岗位。
责任大于天
杨军虎出生在皖南的一个军人家庭。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让他从小就认识到了责任与使命的重要。在后来的工作中,他每一次临危受命,都敢于“亮剑”,迎难而上。
2006年开始,杨军虎迎来职业生涯中又一次转型。他调任南汽名爵公司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在此之前,一天营销都没做过,一去就是做销售公司一把手,这个挑战非常大。”杨军虎说,“当时完全不了解营销这个领域里的规则、规律。不仅自己两眼一抹黑,而且对团队也不了解,空当一个总经理,那是很痛苦的,就在这个过程中挣扎。”
没多久,又赶上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销售工作更加艰难。杨军虎用“刻骨铭心”来形容那一段的惨痛。“那时经济下行,我们的产品力也不够。我每个礼拜向执行总裁汇报的时候,那个数字是不能见人的。亏损严重,任务节节败退。可以说,那这是我一生中最难过的一年。”
是不是自己不是销售这块料,只适合做技术,做管理?在职业生涯最黯淡的时候,杨军虎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支撑杨军虎坚持下去的,仍然是一如既往的“责任”二字。
2008年,借助“上南合作”的契机,杨军虎和上汽团队一起合作,学到很多营销、管理的经验,包括上汽高层怎样在产品开发中按照流程,控制成本,怎样提高竞争力。杨军虎也发现,营销领域的学问比生产、研发、制造领域一点都不少,甚至还更多的需要创新,他也开始慢慢地爱上了这份工作。
2012年,杨军虎离开了他工作二十多年的南汽,转任福建奔驰执行副总裁,主抓商务车的销售工作。这一次同样算得上临危受命:2012年福建奔驰的此项业务亏损两亿多,并且面临着现金流断裂的窘境。
尽量接手的是烂摊子,但是此时的杨军虎已经不是对销售工作一无所知的门外汉了。通过之前几年在南汽的摸索,他心里有数,定力也更大。
杨军虎上任伊始第一件事就是找總经理商量,降低不切实际的销售目标。做出这样的决定,仍然是顶着很大的压力。开董事会和股东会的时候,面对德方代表质疑的目光和一连串的问题,杨军虎站在那里汇报情况,一站就是三个小时。
但杨军虎心里却非常有数。他知道自己走了一条正确的路。“虽然别人都看不懂,但全国的经销商库存压力都减小了,慢慢恢复信心,稳定团队,销量在一步步提高。有了经销商的支持,心里就更加有底了。当时我能够预见到,2013年肯定要翻身。”
果然,在杨军虎的坚持下,12月开始实现了当月盈利,现金流得到缓解,2013年乘胜追击,实现盈利五千万,一年时间减亏了3亿多。
回忆起在福建奔驰的工作经历,杨军虎说,“虽然时间很短暂,但对我来说是人生旅程中很难忘的一段经历。过去做营销成功的经验少,失败的教训多。而这一次,我把之前几年时间对营销的一些体会,得到了充分的实践。”
“虎将”回归
2014年6月,杨军虎回到阔别3年的南京依维柯,全面主持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业界用“回家”来形容他这一次的调任。杨军虎这一次上任的时间节点同样耐人寻味。对依维柯来说,在独领风骚了十多年之后,已经步入了中国轻型商用车市场从一家垄断到多家争鸣的大环境之中。在新兴品牌的冲击下如何保住老大的地位?是杨军虎面临的首要问题。
不仅如此,在2014年杨军虎回归的年底,南京依维柯在浦口桥林的新基地打下第一根桩,建成20多年的黑墨营工厂面临全部搬迁。这又是一场浩大的工程。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新基地的建设和搬迁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曾有同事开玩笑地对他说,杨总,你运气不好,回来赶上的全是大事。但对于杨军虎来说,打“攻坚战”、啃硬骨头似乎已经成为他工作中的常态。
“出走”的三年,并没有让杨军虎与南维柯变得陌生疏远。20年荣辱与共的情感纽带坚不可摧,或许,暂时的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归来。外界也都在期待,在这位“虎将”的带领下,在中国汽车行业曾经书写传奇的南京依维柯将再续辉煌,迎来更加明朗的未来。
对话杨军虎:
《中华儿女》:依維柯从合资引进到现在,一直在轻型商务车的市场上保持着老大的地位。一款产品能在市场上笑傲二十年,依维柯是如何做到的?
杨军虎:依维柯作为欧系商用车的杰出代表,从1986年进入中国。回顾过去的30年,可以说它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首先,它是个短车头,和过去那些中巴的平头设计相比,安全性明显提高了。其次,它的技术标准很高,而且以柴油动力为主,柴油是相对低能耗的。所以依维柯直观的优点就是安全和环保。
另外,它给国人带来一种改变,就是把厢式车、封闭式城市物流的理念从欧洲带到中国。
第三个方面就是依维柯给中国市场带来了多样化的行业改装。当时引进的时候,依维柯的吨位是3吨到6.5吨,是整个欧洲甚至是全世界产品系列最宽、最全的轻型商用车。依托依维柯这个全系列的平台S系列,中国各行各业的商用车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量身定制。除了吨位范围宽外,轴距、尺寸都非常宽,再加上它有多种开门方式。这样一个大空间的平台方便根据各行各业的需求进行改装,在这方面依维柯是开先河的。所以,现在大家经常见到的像救护车、银行押运车、执法车、巡逻车、反恐车、电力等行业的工程车、媒体的转播车,以及城市里各行各业使用的服务车,很多都是利用依维柯这个平台进行定制改装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依维柯把欧洲的很多先进理念带到了中国,并且适应了中国市场的特点,得到了发扬光大。依维柯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确实是做了一些贡献。所以回顾这三十多年,我们也感觉蛮骄傲的。
《中华儿女》:今年是依维柯技术引进三十周年,公司会有什么样的大动作?
杨军虎:今年,南京依维柯应该说是三十而立,我们有了市场上的一些经验,客户群,品牌影响力和口碑,企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将用三年的时间也就是2015年、2016年、2017年,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转型升级不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将通过“三大战役”作为抓手。
《中华儿女》:“三大战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杨军虎:第一大战役是环保搬迁。现在地方政府希望我们搬迁到一个更适合工业发展的地方,在浦口桥林,给我们更大的面积。这次环保搬迁对南维柯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因为我们的工厂是三十年前规划建设的,工艺水平和今天相比落后了很多。借助这次环保搬迁,我们会运用当今汽车工业最先进的工艺,使成本大幅度降低,质量大幅提升,能耗更低、污染更小。比如我们全新的涂装车间,从冲压到焊接,大量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ABB机器人。并且运用更环保的油漆工艺,用污染小,成本低,热值高的燃料来做烘房。单烘干这一道工序,每辆车就会节省500元。另外我们的动力总成设备中的核心零部件如车桥、变速箱,发动机等的升级,也都结合在这次搬迁里面。
所以这次搬迁不仅是一次环保搬迁,也是我们整个产业工艺和技术水平的升级,要把落后的方式和工艺全部淘汰掉。
环保搬迁的工作是在2014年12月28号的时候,打下第一根桩。所以2015年正好就是我们打响“三大战役”的元年。
第二大战役就是南京依维柯在2014年11月召开了董事会,中外方股东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依维柯要引进全系列的新一代daily S系列。依维柯技术引进中国三十年来,跟欧洲始终有一个时间差,没有完全同步,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遗憾。这一次董事会做出决定,将引进全新的、跟欧洲完全同步的产品系列。
另外,南京依维柯公司是个双品牌的公司,除了依维柯品牌外,还有跃进品牌。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跃进品牌,标志着中国轻卡的从无到有。所以第三大战役,是这两个品牌、两大产品系列的升级。
在跃进的升级过程中,将结合依维柯的动力链,也就是把依维柯关键核心的动力总成的存量资产匹配到跃进上面。使跃进的产品从动力性能、油耗和操控性能等方面都更加具有先进性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2013年,跃进开发了“超越”系列中高端的轻卡。今后,跃进会走一条有自己的特点,质量效益性的品牌发展道路。这就是我们的“三大战役”,通过这三年,我们现有产品要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
《中华儿女》:依维柯的新产品有什么新特点?
杨军虎:全新的依维柯产品,一是把原来的总吨位又进一步向上延伸,从3吨到7.2吨。另外,它的发动机也和现在的依维柯不同,分别引进了2.3和3.0两款发动机,分别适应轻量化和大吨位车的不同需求。轻量化的车型更加节油和注重操控性,大吨位车型的动力进一步的强劲。
过去依维柯在前后桥上也是一个品种打天下,现在把它分开了,做了两种悬挂汽车的前后桥。同时也对我们现有的三种变速箱进行了升级,也分成了轻型和重型。所以全新的依维柯不仅仅是车型上更加新颖,增加了先进的技术,而且本质上的底盘、发动机、变速箱、车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华儿女》:您刚才讲了“三大战役”为南京依维柯带来的发展机遇,那您觉得现阶段南维柯主要的挑战是什么?
杨军虎:从依维柯品牌来说,站在市场的角度看,就是最大的挑战。因为依维柯在三十年前率先进入欧系商用车,引进后十来年的时间就是依维柯一家,没有什么竞争对手。这三十年来,中国汽车行业越来越多的大集团都在陆陆续续的进入欧系轻型商用车市场。这一块的市场蛋糕是很有限的。在2015年,这个蛋糕也就14万台,但是新的进入者非常多。所以新进入者一定是在分你的蛋糕。那么依维柯首先面临的压力,就是我们市场份额会下降,因為我们的市场份额是从百分之百开始的,逐步逐步在下降,到现在是30%左右。如何去守住30%的市场份额?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要加速开发全新的系列产品,紧紧的咬住欧洲,保持技术同步。另外为了保持产品的竞争力,也要在成本上下功夫,以最优的方案来提高产品的整个性价比。
另外,也要结合新产品,打造差异化的品牌形象。以前,大家对依维柯的印象就是“皮实耐造”。但是光有这个是不够的,在下一代的产品中我们希望带给大家更好的操控性,舒适性,领先的科技,为依维柯品牌注入一些更加新鲜的,领先的元素。让大家对依维柯的印象不光是“皮实”,还要“高大上”。
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依维柯就会以崭新的形象登场,为大家带去惊喜。
《中华儿女》:对于跃进,主要的挑战是什么?
杨军虎:跃进品牌的挑战,首先就是从2014年6月开始,国家严格推行国三,2015年3月开始严格推行国四。要用国三、国四的车,你的成本就高了两万块钱。因为轻卡很大一部分是农业用车,本身很便宜。现在价格一高,消费者一下子不适应了,所以轻卡市场在2014年6月份的时候发生了巨大的下滑。升级的过程中,跃进提前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阶段,从过去追求廉价到追求质量效益。
2014到2015年,我们先后剥离了跃进三个不良的业务,比如一些低端化的,落后的业务,也导致跃进这两年的销量出现了同步下滑。但是我们自己知道,单台的销售毛利率是在上升的,证明了我们这个业务的方向是对的,是进入了质量效益性的发展。
《中华儿女》:您是在南汽成长起来的干部,这一次回归是任代表外资方的总经理,对您来说角色有什么不同吗?
杨军虎:我回来以后坚持一点,就是始终站在合资公司的角度来说话。作为南京依维柯合资公司的人,不分色彩,不仅是我,公司的五千七百个员工都不分色彩,大家的色彩只有一个,就是南京依维柯,就是合资公司。
所以,我不是听某一方股东怎么说,而是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董事会的要求,这样的话工作就相对比较好开展。
《中华儿女》:新能源汽车这几年发展很快,南京依维柯在这方面有没有尝试?
杨军虎:南京依维柯的新能源起步还是比较早的,大概在2007年的时候就开始了。在2010年工信部第一次新能源推介的目录里,南京依维柯就在其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时候,依维柯是唯一指定的新能源轻型客车。
2014年,我们实现了两百多台新能源车的销量,2015年实现了570台。对于新能源,第一我们很重视,第二我们的步伐不像别的企业那么快。因为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确实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如成本、电池等等。国家的很多政策也是在不断的调整,补贴政策、准入政策,一直到今年还在做调整。我们也要根据相关的政策来调整我们的生产。
责任编辑 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