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潮 周彦瑜
我们的父亲周世钊,字惇元又名敦元、东园,是著名的教育家、诗人和爱国人士。1896年,他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区石子冲的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逝世于长沙。1913年,他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转入一师,1918年毕业,其间与毛泽东同班学习。1918年,他是首批参加新民学会的会员。一师毕业后,曾在长沙市修业小学教书,后与谢觉哉轮流主编《湖南通俗报》。1921年,父亲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学习教育与文学,1927年毕业(中途辍学从事教学,1926年复学)。1925年开始,他陆续在周南女子中学等校教书,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同时担任了一些行政工作,如湖南第一师范校长、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湖南省副省长、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等。
父亲最崇拜的人是毛泽东,他与毛泽东在一师同班读书,同在修业教书。共同参加新民学会,合著文章,切磋诗艺。终生相交63年,知人知心。毛泽东对周世钊有多次品评,兹择其四次品评介绍如下:
爱我、益我
1920年3月14日,毛泽东由北京致函长沙的周世钊,信长2000余字,信中写道:
惇元吾兄:
接张君文亮的信,惊悉兄的母亲病故!这是人生一个痛苦之关。象吾等长日在外未能略尽奉养之力的人,尤其发生“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痛!这一点我和你的境遇,算是一个样的!
早前承你寄我一个长信,很对不住!我没有看完,便失掉了!但你信的大意,已大体明白。我想你现时在家,必正绸缪将来进行的计划,我很希望我的计划和你的计划能够完全一致,因此你我的行动也能够一致。我现在觉得你是一个真能爱我,又真能于我有益的人,倘然你我的计划和行动能够一致,那便是很好的了。
…………
信中强调:“我现在觉得你是一个真能爱我,又真能于我有益的人”,简言之是一个“爱我、益我”的人。
1917年,湖南一师学友会改组,毛泽东任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周世钊任文学部部长。在“人物互选”中,毛泽东获49票为第一名,周世钊获47票为第二名。1918年,他们都成为新民学会的首批会员。1919年,周世钊邀请毛泽东到修业小学兼课,寒冬季节,周世钊经常看到毛泽东的房里灯火荧荧,深夜不灭。周世钊常去劝他早点休息。毛泽东却说:“约稿未齐,出版期迫,不得不多写几篇,少睡几点钟没关系。”毛泽东工作忙碌,生活十分简朴。他的被子单薄,有时睡到寒冻难受时,毛泽东就卷着自己的被子到周世钊床上共睡互相取暖。共同度过寒冷的长夜。此时,毛泽东正在主编《湘江评论》,周世钊任顾问。
他们同床共睡,在第一师范时期已经有过,但远没有这时亲密。他们在做完全相同的梦:要改造中国与世界,打倒列强,打倒军阀,救中国。对毛泽东而言,周世钊是一个真能爱我,又真能于我有益的人。同样,对周世钊而言,毛泽东何尝不是一个真能爱我,又真能于我有益的人。
骏 骨 未 凋
1949年11月15日,毛泽东由北京致信长沙的周世钊,信中写道:
敦元学长兄:
迭接电示,又得十月二十八日长书,勤勤恳恳,如见故人。延安曾接大示,寄重庆的信则未收到。兄过去虽未参加革命斗争,教书就是有益于人民的。城南学社诸友来电亦已收到,请兄转告他们,感谢他们的好意。兄为一师校长,深庆得人,可见骏骨未凋,尚有生气。倘有可能,尊著旧诗尚祈抄寄若干,多多益善。
…………
1949年的毛泽东称道周世钊“深庆得人,可见骏骨未凋,尚有生气”。其中“骏骨未凋”系回应周世钊在1949年10月28日致毛泽东信中所述诗句“卅载青凋骏骨,九州明月乱离肠”的。
父亲在1949年10月28日致毛泽东的信
中说:
这些年来,我很惭愧,自己因循颓废,没有长进。因湖南自马日事变后,环境恶劣,我非豪杰之士,不能奋起斗争,不免渐渐堕入了苦闷、消沉的深渊,甚至完全丧失了前进的勇气。记得在抗战的末期我曾写了一些旧诗,中有一律:“人世纷纷一戏场,独惊岁月去堂堂。沐猴有冕终为笑,载鬼同车亦自伤。卅载青氈凋骏骨,九州明月乱离肠。长沙自古称清绝,我欲高歌学楚狂。”如此,可见我生活烦恼的一斑了。
我固然不敢自己宽恕自己,但也不肯承认我是自甘暴弃的人,我还能在沉闷的生活中谨守我教书的岗位,和粉笔、黑板结了不解之缘。今年暑假,在长沙将解放的时候,由于同事和学生的强拉代理一师校长(原任一师的校长是熊梦飞)一直到现在,虽很想奋发精神,为文教事业尽一点力,但终恐事与愿违,不易收到很好的结果。
现在全国已将完全解放,革命大业也将达到完成的阶段。这一方面应可稍慰兄三十年艰苦奋斗的心怀,一方面也部分地满足了全国劳苦大众的期望。不过此后新社会新国家的建设工作至艰至钜,还要劳心力、绞脑汁,一切意外困难的袭击,恐怕也不能尽免。好在有着坚贞不渝精神和精练正确的决策,事业虽艰,成功可必。除新社会之烂汙,致斯人於康乐,使消沉已久的人能够看到这种空前伟大的盛况,真要感到无限欢欣和快适。只恨自己无能,不能为涓埃之助,又使我感到十分的惭愧。
父亲在刚刚解放之际就向老同学毛泽东敞开心扉,认为自己这些年很惭愧,因循颓废,苦闷消沉,对受任一师校长,恐事与愿违。只恨自己的无能,不能为新社会尽涓埃之助。
毛泽东在复信中高度评价了周世钊,称他为一师校长是深庆得人的事,是“骏骨未凋”,这是毛泽东对父亲的深切关怀,极大地鼓舞了父亲的生活意志与工作积极性,是一场沁人心脾的及时雨。
贤 能 得 兼
1958年10月25日,毛泽东由北京致信长沙的周世钊,信中写道:
惇元兄:
赐书收到,十月十七日的,读了高兴。受任新职,不要拈轻怕重,而要拈重鄙轻。古人有云: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二者不可得而兼。我看你这个人是可以兼的。年年月月日日时时感觉自己能力不行,实则是因为一不甚认识自己;二不甚理解客观事物——那些留学生们,大教授们,人事纠纷,复杂心理,看不起你,口中不说,目笑存之,如此等类。这些社会常态,几乎人人要经历的。此外,自己缺乏从政经验,临事而惧,陈力而后就列,这是好的。这些都是实事,可以理解的。我认为聪明、老实二义,足以解决一切困难问题。这点似乎同你谈过。聪谓多问多思,实谓实事求是。持之以恒,行之有素,总是比较能够做好事情的。你的勇气,看来比过去大有增加。士别三日,应当刮目相看了。我又讲了这一大篇,无非加一点油,添一点醋而已。
…………
1958年的毛泽东称道周世钊是贤者加能者,是可兼贤与能的。此处毛泽东引用古人的话激励父亲。他从贤德与能力两个方面对父亲进行了深刻的评价。从中我们能看到的毛泽东评点数百名古今中外人物中,这样的评价是极为罕见的。
名人、老实人
1971年8月27日,毛泽东曾经说过,周世钊是湖南名人,是个老实人。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在2012年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汪东兴回忆—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讲述了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提到周世钊。文章写道:
毛主席肯定地说:民主党派还要存在。有的地方说不要了,不要太急了,急不得。你们湖南有个人叫周世钊,是个名人,是我的老同学。“五一”节周世钊来了,上了天安门。我问他民主党派还要不要,这个人算是个老实人,他说民主党派里也有现行反革命分子,有些历史上有一点反革命行为。这是对个人讲的。对民主党派来说,他们没有搞翻案,他们也没有发指示。作为民主党派来说,还是可以存在的。但作为民主党派内部某个人来说,有的人是有问题的,少数人问题很严重。他们中间也有左派,也有中派,也有右派。不要笼统地说民主人士都好或都不好。
毛泽东说,周世钊是湖南名人,是老实人,可以算是毛泽东对周世钊毕生的总结和品评,是他与周世钊相交63年的结论。
从1921年到1972年,时间跨度51年,周世钊实践了三谏毛泽东,他们的友谊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同样,从1920年到1971年,时间跨度仍为51年,毛泽东四评周世钊,他们的友谊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毛泽东在1971年评周世钊是老实人,老实人在1972年笔无遮拦,上书了那封要严惩林彪一伙、要落实干部政策、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要解放军学全国人民的信。信中对青少年问题阐述很多,讲到共青团,少先队,而没有“红卫兵、红小兵”的字眼,要培养各种专家,理工科大学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学质量,恢复科技大学,适当延长其学习年限,文科大学要设置历史研究所,要出版各类书籍,反对打击报复等。这些内容都是一个真正的爱国志士才能在当时的情况下写出,才敢于上送的。这种认识与胆略来自对祖国、对人民、对领袖、对友人的赤诚之心。此信是1972年10月2日毛周会见后周世钊交给毛泽
东的。
明代人苏浚在《鸡鸣偶记》中给畏友下了个定义: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而著名的《胡氏家训》又说:畏友甚于严君。周世钊在1972年8月的政治气候中能向毛泽东提出如此八条,难道不是畏友、诤友、挚友吗?难道不是老实人所为吗?只有交深才能言重,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谏言的信任。
毛泽东四评周世钊,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并无过分溢美之词,也是十分理性的。正因为有如此的四评,促使周世钊能够三谏毛泽东,对毛泽东推心置腹,肝胆相照,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实人;做一位真正的能者与贤者;做一位至死也骏骨未凋,永远奋斗的人;做一位热爱毛泽东并有益于毛泽东的人。
(编辑 姚建萍)
(作者是周世钊的女婿、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