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知道“我从哪里来”

2016-05-14 10:40刘葵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家史姥爷爷爷奶奶

刘葵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给家长们发这样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

清明将至,这一天大家会安排些什么活动?是去扫墓祭拜,表达对逝者的追思,还是去郊外踏青,赏一赏早春的清景?或许心念着终于有一个机会,在忙碌中暂停下脚步,来安歇一下疲惫的身心,在家中清静度日,一觉睡到自然醒。

我们也在自问,清明节于我们只是一个假期吗?有时我们在想,现代人心中“故乡”的概念似已遥遥,那“家族”的概念又会怎样?看古人的族谱,从根系伸延出来的枝枝脉脉中寻索,会很快地找到某个人所在的位置。而今天的我们还能这样清晰地找到自己吗?孩子们还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吗?

曾经听一个孩子说起自己的爷爷,她说:“当初,是爷爷用一根扁担两个筐,前面装着爸爸,后面装着叔叔,把一家子从山里挑到了城里,之后我们才成了城里人。我爸爸为此感激爷爷一辈子,我也是。”从这里,我们听到了一个家庭的奋斗史。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不说出来,孩子们怎么会知道?

在这个时刻,我们想提议:利用这个假期,大家可以泡一壶清茶,摆两碟小吃,和孩子们聊一聊咱们这个家,它从哪里来,那些与我们有着血缘关系的人都是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故事?

让我们坐下来,慢慢聊,好吗?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死去之后,倘不能活在活人的记忆里,那他就真的死去了。《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了解曾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的先辈,珍惜我们曾走过的历史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但我发现,班里好多孩子说家族中先辈的故事连爸妈也不太知道了。一个家族的记忆在此出现了断层。这促使我组织孩子们快快行动起来,于是今年的寒假,除了读书外,我们留了这样的语文作业:采访家中1-2位长辈,了解自己家庭的往事。

记得“口述历史”的活动中,曾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每个普通人而言,最需要了解的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历史,而是汇入自己生命的涓涓细流;最需要铭记的也不是往圣先贤,而是那一个个赋予我们生命、塑造我们人格的普通人。他们往往寂寂无名、无人喝彩,他们常常是大历史的失踪者,是无差别的统计数字。除了我们,没有人会留意他们的存在,更不会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倾听他们的故事。”那么,来自一个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会是怎样的呢?

一个孩子是这样说的:

我从哪里来?父亲和母亲的家乡完全不在一个地方,那我只好认为我的祖籍就是我的家乡了。它实在和我没什么关系,毕竟我又不能决定我从哪里来,它是只属于我们上一辈人的回忆……

这次和父亲聊天,我让父亲讲讲他小时候的事。本以为应该讲讲文革或者爷爷给他讲过的战争年代的故事,仿佛那些才有浓重的时代色彩。但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读书。

虽然是穷地方,但是我们家的条件在当地还算是不错的。我的太爷爷是文盲,从小没读过书。但是父亲说,他有最可贵的两点:一是知道要读书,二是男女平等。太爷爷十分勤奋,一有空就跑到山上挖药,挖桔梗、苍术、射干,然后卖给收购站做中药,换成钱供我的爷爷和他的妹妹们读书。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爷爷读完了中专,在当时已经是最有文化的人了。后来,爷爷当了教师,经常告诫我要认真学习,多读书。而我们家的人正是靠读书读出来的:太爷爷是文盲,在田里种地;爷爷中专毕业,去了县城,当上了教师;父亲考出了县城,来到北京,读完了大学本科。而我呢,又在这么一所有着百年悠久历史的高中读书。这算是时代的变迁,也算是家族的进步吧。

聊完后,我才明白:有些人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为了家族和后代而活,为了使晚辈们不再生活在贫穷的地方,为了能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没读过书,但是他们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因为生计所迫,他们是最穷苦的一代人,但是他们不甘于此,决心要让后辈读书。正是如此,我才有了今天。如果不是这样……没有如果。

我在看完这个学生的感想后写下这样的评语:“重看这段文字,真的很感动。这真的是一个家族的奋斗历程呢!知道了这一切,恐怕很难再说祖辈的故事与自己无关了吧。”

还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按理说,家史应该主要是自己父辈的历史,但是……我爷爷奶奶已经不在了。本来我为他们不能再陪我感到悲伤;这次,我又感到十分惋惜,家族历史中无数块拼图都随着爷爷奶奶的相继离世而逐渐消失,我瞬间觉得自己对于这份家族史的消失也有着巨大的责任,我仿佛失去了我的根。

但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那些记忆的拼图不会因为我的惋惜而重新出现,但我起码要做到不让它们再次丢失。

适逢今年春节,我们回到姥姥姥爷家,这次是我妈妈、我舅舅上大学以后26年来第一次大团圆,姥爷乐得仿佛眉毛、眼睛都在笑。趁此机会,我拉着姥姥姥爷(主要是姥爷)到一个小公园进行采访。第一次有孙子(或者家人)这么好奇他的身世,他显得那么激动,甚至前一天晚上我都能感觉到(我前一天告诉他的)。姥爷似乎一直在想着如何去讲述他自称“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的家史……

在与姥爷聊天的过程中,姥姥因为患老年痴呆症走丢了,大家急忙去找,这件事情让这个学生感叹道:

爷爷奶奶的去世,还有采访中姥姥的意外,让我担忧会不会有一天姥姥忘记了我是谁。所以,我更深地意识到了家史需要赶快记下来,需要多去看看姥姥姥爷,不然总有一天我会后悔莫及,忘记了自己的根在哪里。

我和姥爷约定明年春节再相聚,再讲讲那“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的故事。

在与家人的聊天中,有的孩子了解了一个家族在一处生根落地的偶然,有的了解了家人曾经历过的苦难,有的了解了在动乱年代普通人所拥有的善良,更多的是了解了人在人生的拐点的生命选择。我们看到,一个家庭的家风不只是沉淀下来的训诫,更是依托于一个又一个家族中的鲜活的人的活法。

猜你喜欢
家史姥爷爷爷奶奶
春节“家”年华
我的爷爷奶奶
家史
我的爷爷奶奶
姥爷牌饺子
向爷爷奶奶致敬
在中学德育教学中渗透家史的措施研究
我的爷爷奶奶
姥爷爱泡澡
我的超人姥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