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道尊严”到“亦师亦友”

2016-05-14 19:13杜志民
新教师 2016年7期
关键词:师道尊严亦师亦友师生关系

杜志民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师道”总是与“尊严”联系在一起的。教师是权威的化身,“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都告诉学生“师命难违”。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人类进入“互联网+”的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对很多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社会的进步,教育对象的改变,使得师生关系也在发生悄然变化,“师道尊严”逐渐被“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所取代。在这种关系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没有苛责、没有处罚,有的是沟通、交流、赞赏,取得彼此的信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我认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亦师——学习的指导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有巧妙的教学方法,有精深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在三尺讲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从教学生拼音字母“ɑ、o、e”开始,到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形象美、对称美、线条美,到阅读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歌、小说、童话,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等民间故事……在学生学习顺畅时,及时给予鼓励表扬,竖大拇指、点头赞许、加个星、给个“笑脸”;在学生有自己独特见解时,予以赞许,“你的回答真有创意”“你走进作者的内心,成为他的知己”;在学生朗读后,适时评价,“你的语调抑扬顿挫,读得很有感情”“你的声音真好听,是咱们班的播音员”……这些适时的评价表扬,让学生如沐春风,如淋甘雨。在学生思维受阻,流露出疑惑的神情或求助的眼神时,及时给予心灵的鸡汤——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是点拨指导,可以是方法指点,可以是耐心讲解,让学生有醍醐灌顶之顿悟,有柳暗花明之欣喜,在教师的引领、组织下,获得相关知识,进而“信其道而亲其师”。

二、亦师——生活的引路人

有人说:“学生是一张白纸,教师在纸上的涂鸦,决定作品水平的高低。”我想,学生更是一颗种子,能否长成参天大树,关键是学校、教师是否提供了土壤、水分、阳光。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的一道标杆,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品质的重要阶段,教师要耐心地做好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为其将来的成长打好人生的底色。如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头正身直足安”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求晨诵古诗词,暮读经典名著,在读中与先哲对话,与经典交流,丰厚文化底蕴,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目的。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需教师做典范和榜样,如教师开朗的性格、端庄的仪表、得体的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在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中,学生养成君子的风度、淑女的气质,做个温良恭俭的谦谦君子。教师要在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正直、善良、感恩、坚韧的美德。如在运动场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团结协作、永不放弃的精神;在科技节的小制作、小发明等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让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这些活动,有了教师的精心组织、用心引领,良好的种子就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三、亦友——活动的参与者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德育活动、社团活动、少年宫活动,给学生打开了一个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小学生毕竟年纪小,自律自觉能力差,教师要像一个大朋友一样,参与融入学生的游戏活动中,与学生一同活动、一同欢笑,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品尝成功的喜悦。

1.校内活动。精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沉浸其中,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如六一儿童节活动,不管是文娱表演,还是亲子活动,都需要教师组织并参与其中,让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记得那次学校举行“课本剧”比赛,我就和学生一起表演《包公审驴》。由于有教师的参加,学生兴致勃勃,干劲十足,纷纷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从剧本的改编到旁白的推敲,从角色的挑选到动作的斟酌,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最后,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师生围在一起蹦呀、跳呀,在活动中,增进了师生间的情谊。

2.校外活动。目前,我校的校外活动很多,有外出到德育实践基地参观实践,如施琅将军墓、葵花园休闲农业、十里石雕长廊;有到工厂参观访问,了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体验劳动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热情;有到五保户、敬老院为老人服务,培养尊老爱老的品德。这些活动,除了教师要认真做好活动方案,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之外,还要告诉学生,要关注什么、学会什么、体验什么。返校后,可在班队会课上,师生一起谈活动,说体会,话收获。

四、亦友——困难的帮助者

教育的艺术是交流和沟通。沟通不仅在课堂上,还在生活中。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情感比较脆弱,教师应像朋友一样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学生杰是个外来工子弟,基础比较差,但他很想学习好,刚开始经常会主动发言,可由于方言较重,经常惹得同学们善意地笑。渐渐地,上课的时候,杰不敢发言了。有时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站起来面红耳赤,不是声音很低,就是一句话也不说。怎样使杰能够接受老师、接受同学,让他树立信心,快乐起来呢?这个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于是,我主动跟杰交往,课堂上关注他的表现,课间和他一起做游戏,课后辅导他的功课。在交往过程中,杰把我当作他的朋友,在我的教育和帮助下,学会了改变自己的现状。课堂上,我总以朋友般的目光鼓励他大声回答问题,每次回答正确后,就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这样,杰在以后上课的时候,又敢于举手回答问题了,声音也洪亮了,还敢于上黑板做题,整个人开朗多了,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很显然,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就要把爱融入教学。教师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关怀呵护的举止,一句赞赏激励的话语,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总之,“亦师亦友”就是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生活的引路人,活动的参与者,困难的帮助者。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俯下身来与学生做朋友,利用一切机会,参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敞开心扉地交谈,了解学生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解开他们心中的困惑,做他们的知心朋友,那样,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始终坚信,教师只要对学生倾注真挚的感情,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教育一定能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师道尊严亦师亦友师生关系
毕加索&达利:亦师亦友亦对手
启思开智 亦师亦友——恭祝《人大建设》创刊25周年
高职院校和谐校园人文构建浅探
项子建
“丝路画意——亦师亦友”第六届海上画家联展开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