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辅助教学的优点,可以给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无限生机、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作用
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引进语文教学的课堂,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下面我以教学实践为例,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动态、鲜艳的画面往往很容易吸引其注意力。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动静相宜、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不但可创设出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还能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营造出各种浓厚的教学氛围,而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难以做到的。
例如,学习《黄河魂》时,大多数学生都没见过黄河,更难以理解“魂”的含义了。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境学生自然无法领悟。这时,教师就可播放壶口风光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壶口瀑布飞流直下的景观,以感受黄河波澜壮阔的自然风貌;而后播放《黄河大合唱》、与学生一起聆听《龙的传人》;同时告诉学生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讲述黄河流域的历史名人、英雄故事,引导学生们学习中华儿女为保卫黄河和祖国而英勇献身的精神,这就是黄河“魂”之所在。根据生动具体的歌曲、画面,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就会投入到诗歌的意境中,从而激发其学习这首诗歌的兴趣。
二、再现形象,使学生受到“情”的触动
怎样把语文课文讲活?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打动学生的心灵。如讲授《丰碑》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丰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具体指什么?用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理解了军需处长的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他的精神,可用多媒体把两个画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雪越下越大,覆盖住他的身躯,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模拟过程,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
三、通过程序设计,模拟过程,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提供周围熟悉的真人真事,更具有感召力。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文学艺术中的世界展现在论文格式学生面前,既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了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红军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红军战士夺桥的动作(铺桥、冲锋),用“红军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突出重、难点,增强课堂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解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通常比较少,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凭一两幅插图或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充分地理解。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媒体自身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的优势,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让其容易理解。
例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的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但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的含义。这样,学生就经历了感知→理解→运用,抽象→具体→抽象的过程。
五、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由于小学生通常知识积累不够,对事物的认知较为肤浅,一般很难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使其认知水平得到深化、提升。
如课文《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我们一般会这样进行解释:庐山从正面看是高大的山岭,从侧面看又变成了陡峭的山峰。在解释了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后,尽管学生可能已懂得了看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到不同认识的道理,但仅凭字面解释和学生贫乏的生活常识,很难使其体会到在面对峻峭、巍峨的庐山时诗人的所想、所感,作者的情怀自然就不容易被他们体会到。这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从仰视、俯视、正面、侧面的角度充分地给同学们展现庐山的全貌,在给他们带来切身体验的同时,让他们领略真正的庐山风貌。从而揭示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更深层寓意:看事物不能只看某一个方面,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教学素材更加丰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语文教师助“一臂之力”,但多媒体技术并非万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存在着有益的优势互补关系。只有做到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佳爱.谈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科学教育家,2008(3):128
【作者简介】
阿增汪堆,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重要荣誉:本文已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