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大学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2016-05-14 05:40吴晓匀王莹符芳芬
教育界·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教学方法

吴晓匀 王莹 符芳芬

【摘 要】村官大学生人才培养项目是基于远程开放教育形式的农村基层干部职业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农村培养带领群众致富和基层组织建设的带头人。论文利用麦克米兰的胜任力理论研究村官大学生的胜任力模型,反思前期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工作过程导向理论为指导,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村官大学生 胜任力模型 教学方法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农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教育部于2004年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在全国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2010年3月,由海南省委组织部牵头下文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拓展为“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项目,简称村官大学生项目。

村官大学生教育实质上为职业教育,但这种利用远程教育方式进行职业教育与传统的职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是教育对象为农村基层干部或优秀青年,均为在职成人,学习基础差;二是教育手段为远程教育,面授课少,实践教学难以实施;三是教育内容复杂,开设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律、农学等方面的课程。由于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无法借鉴一般网络教育和普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因此有必要研究村官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村官大学生的胜任力模型

村官大学生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将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带头人。因此,分析村官的职业能力构成是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起点。本文采用胜任力理论分析村官的职业能力构成。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教授认为:胜任力是个体所具备的能够以之在某个领域或某些具体职位上取得优秀业绩表现的内在的稳定特征或特点。麦克利兰教授将胜任力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六个方面。结合农村基层工作岗位实际,参照《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根据对1000名村官大学生以及海南18个市县组织部门进行调查发现,“村官大学生”的胜任力模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群众致富和基层组织建设的双带头人,对村官大学生在知识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具备多个学科的知识。第一,要有农业科学知识。农民迫切需要具有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的村官,帮助村民了解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传授实用技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第二,要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公共行政管理知识,前者是处理各项工作的依据,后者是处理各项事务的技术与方法。第三,要有相关的法律知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以及农村面临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农民对法律服务需求越来越多,为实现依法治村,村官必须明确依法执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与村级民主管理、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第四,要有经营管理的知识。农村干部担负着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他们不仅要懂得创业的知识,还需要学习企业管理、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識。

(二)多层次的工作技能

农村工作内容广泛且复杂,这就要求村官大学生必须具备多层次的工作技能。首先,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才能带领全体村民发展经济,创造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其次,要有协调沟通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够妥善地处理农村各种复杂的矛盾。再次,要有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我国农村改革在不断地进行,这就要求村官大学生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后,要有较强的运用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意识,帮助村民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的供求信息,多渠道销售农产品。

(三)定位准确的社会角色

村官大学生应该意识到组织安排自己参加系统的专业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带头人,自己不是只考虑自身利益得失的一般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不仅要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农民致富的积极性,全面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还要做好村务管理工作,化解矛盾,解决农民困难,为农民提供科技致富的信息,引导村民致富。

(四)清晰的自我认知

要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村官大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把个人的愿望同农民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作为追求目标,积极争取在新农村建设中为农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勇于奉献,主动负责,一切以村民为中心,凭借踏实的工作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切实担当起村官的重任。

(五)适应农村工作的个性特质

村官大学生来自农村一线,一直工作在农村一线,完全能够适应农村比较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但存在固执、保守、自卑等个性方面的不足,影响工作质量。在服务农村及服务农民工作中,村官大学生首先应自信勇敢。农村工作复杂、琐碎,工作时难免会受人误解或不被群众所接受,这就要求村官大学生要有很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热情,相信自己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为群众造福。其次,要敢于将自己的所学和所想付诸实践,有承担责任的勇气,敢想敢干,切实为群众谋福利。第三,乐观坚强,积极工作,乐观地生活,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及时调整好心态,从容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宽容地对待工作中的人和事。

(六)服务农村的工作动机

农村是村官大学生的根,农民是自己的父母,村官大学生应该有服务农村、服务人民的感恩之心。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新的大舞台,对于新时期的村官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服务农村、回馈社会的机会。村官大学生应强化工作动机,下决心服务农民,努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二、村官大学生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

(一)村官大学生课堂教学的难点

难点一:村官大学生教育是职业教育。通过对村官大学生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在村官大学生教育中要将知识、能力、自我认知、社会角色、动机、特质的要求贯彻其中。而村官们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个性、知识、经验、自我认知固化严重,村官大学生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掌握相应的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工作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强化村官服务农村的动机,明确他们的社会角色定位,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结合本身特质,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和能力。

难点二:据当前分析,村官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照搬或模仿普通高职教育或网络教育。一方面,村官不习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形式的限制,每门课程无法像普通高职教育一样有充足的面授时间。所以,课堂教学成为实现教学目的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二)村官教育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在村官大学生项目开展之初,着眼于其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师采用了如情景案件教学法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法,但是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这些案例或情景没有契合农村工作实际,无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案例或情景缺乏内在的工作逻辑,学生无法通过学习形成对课程内容的完整建构,更不要说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其根本原因是此类案例或情景教学法没有突破以学科体系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仍然是在学科体系的框架下寻找与工作实际的联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内容远离工作实际的问题。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

工作过程导向是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了理论与实践,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因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法能够实现村官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特点

1.课程与教学理念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任务是根据具有职业重要功能的任务确定的,这是其基本特征。为了达到教会学生工作的目的,按课程组织学习过程,强调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思想,依据人的职业成长规律进行课程顺序排列来安排课程教学。

2.内容项目化。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重点是以工作分析为基础,把工作任务模块转换成教学内容,注重能力本位和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每一个行动化的学习项目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坚持以技能为主,能力为本,建立相对完整的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

3.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情景化。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过程与实际的工作过程序列实现同步,有机地把课程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学生的心理过程与行动过程融为一体,即教、学、做一体化,凸显了学生的中心地位,构建了一种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生生关系。

4.课程教学评价开放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成果的评价立足过程,注重发展能力,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包括学校和教师,还有学生、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等。评价过程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使课程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无缝接轨,实现教学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

5.课程教学团队多元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团队由企业、行业技术人员、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人员和学院教师组成。企业、行业技术人员提出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工作步骤;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人员完成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分析;学院教师承担主要教学工作,形成互补型的教学团队。

(五)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主要教学方法

1.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是指在一种人造环境或虚拟的情况下进行教育活动,分为模拟设备教学与模拟情境教学两大类。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是师生为共同完成一项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一般包括确定项目任务、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结果运用等环节。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按照岗位行动领域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情景,能够满足村官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參考文献】

[1]张慧,杨建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探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04):462-464.

[2]李珲.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探析[J].行政与法,2009(12):25-27.

[3]李晓明,陈娇.高校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培养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05):44-48.

[4]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DB/OL].http:www.whrsbz.gov.cn dispxxnr.asp?id=609,2004-02-20.

猜你喜欢
胜任力模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胜任力模型在煤炭销售企业人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素质结构研究
基于团队胜任力模型的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团队构建
绩效提升视角下卷烟零售终端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