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四季之中,美景无限。古代诗人尤爱写四季,他们的生花妙笔能够把一年四季的独特魅力传神地绘成画卷。那些被流传下来很多关于四季的脍炙人口的诗句,你都知道吗?
看 图猜诗
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晓景》写了一首题画诗。
请根据上面这幅画作背出这首诗。
诗 句接龙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本描写的是闺愁,却因写得美妙绝伦,使人忘却了诗中女子有何愁闷。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诗句“细数落花因坐久”是坐着数落花,而这里却是站着数。由于女子凝然伫立,故而蜻蜓误把美人当作花朵,轻轻落在她的玉簪上。诗笔至此,花也似人,人也似花,互相映照,真是美不胜言。
请根据以上描述,对出“蜻蜓飞上玉搔头”的前一句:___________。
据 意填字
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生动活泼。首句点出初春小雨,生动地描写出了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而第二句紧承首句,写出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也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
请根据以上描述,填字:
诗 句接龙
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初夏即事》描写的是夏天的诗句。这句诗的意思是: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诗人以诗表达初夏风光胜于春。
请根据以上描述,对出“晴日暖风生麦气”的下一句:__________。
据 意填字
宋代诗人曾畿的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诗人乘船去游山,到了山水的尽头,又换走三衢山中之小道,其乐无穷,游山归来的路上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美景。
请根据以描述,填字:
看 图猜诗
这是宋代诗人翁卷的一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劳动的紧张和繁忙。全诗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请根据以上描述及上面的画作,背出这首诗。
看 图猜诗
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是以秋景来衬托出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首句写秋景,用一个“冷”字暗示了寒秋的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第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第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则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请根据以上描述及画作,背出这首诗。
诗 句接龙
《秋登巴陵望洞庭》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紧紧围绕洞庭湖秋色落笔,又着重刻画湖水,描绘了一幅绚丽的秋景画,画面上有不同色彩,有远景也有近景,有动也有静,还有声响。诗中多用对仗,语言工整,表现出李白诗歌精细工致的一面。全诗描述的是诗人登上巴丘山,眺望洞庭湖的美丽景色。诗人居高临下,湖光山色,无不尽收眼底。清澈的湖水和明朗的天空交相映照,充分显示了秋高气爽的秋色之美。
请根据描述,对出“山青灭远树”的下一句:_____________。
据 意填字
宋代诗人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描述的是苏轼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喜悦,同时也抒发了相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首句有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仲秋的清冷也扑面而来,虽是暌别7年后兄弟首次相聚共度中秋,却也寓示着即将到来的分别。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请根据以上描述,填字:
诗 句接龙
唐代诗人贾岛的《雪晴晚望》写他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时的情思。诗中描写了当时所见所感,特别是借物抒情,突出了独行孑孑而寒寂之感。全诗在“望”中展开,诗题四字概括揭示了全诗内容 。诗中有雪 ,有晴,有晚,有望,画面就在“望”中一步步展现于读者面前。诗人饱览了远近高低的雪后美景后,夜幕渐渐降落,不能再盘桓延伫了。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在骋目娱怀的归途上,诗人清晰地听到山寺响起清越的钟声,平添了更浓厚的诗意。
请根据描述,对出“倚杖望晴雪”的下一句:_____________。
据 意填字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雪》创作于他45岁时,当时他的官职是江州司马。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作者看见窗外积雪后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前两句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字不仅点出有雪,还告诉人们,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而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下大时,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漫天大雪已覆盖了大地,院子里的竹枝也被压折了。
请根据以上描述,填字:
看 图猜诗
南宋诗人陆游的这首诗,咏物寓志,表达了诗人孤高雅洁的志趣。“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的断桥旁边,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陆游以物自喻,“它”的遭遇,也是陆游自己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根据以上描述及画作,背出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