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服务调查研究磷选生源

2016-05-14 08:39丁佳贤赵宝良
吉林农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伊通养鸭农民

丁佳贤 赵宝良

近日,伊通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专家深入全县对新型职业农民做好跟踪服务,了解学员通过学习进行创业取得的成绩,掌握全县农业、农村、农民需求,为2016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遴选生源。

通过走访新型职业农民看到发挥主体作用取得一定实效。薛晓静2102年成立伊通县秋益蔬菜专业合作社,带领52户,大棚32栋,占地面积150亩,年收入160万元。2014年9月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景台镇五台村李海艳2015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玉米生产专业学习,今年在村换届选举中当选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种植业调整发挥作用,由于全村山地多,退耕还林面积大,自己主动退耕还林12公顷,在她的带领下全村退耕还林面积170公顷。退耕还林可种植榛子、五味子、人参、百合、蕨菜、蒲公英、党参等,山上可以散养鸡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格局;王立波,伊通镇长安村村民,种植有机水稻,稻田里养鸭,经过几年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如何靠种地来养家糊口?”这是曾经摆在伊通镇长安村面前的问题。在2014年筹建1500平方米育水稻秧苗基地,建设300多平养鸭房舍,修建了一个4000平鱼池。经过努力又增加了300只散养蛋鸡,利用育苗大棚种植有机蔬菜和玉米饲养蛋鸡雏和鸭雏。采用散养方式可节约人工和饲料,降低养殖成本,形成绿色有机化,如果进行稻田鸭、散养鸡套养,每批次可养殖2000只。在套养管理上不用防疫,基本上鸡鸭粪可以做肥料,散养可降低养殖风险。通过养鸭,做成了鸭田稻品牌,一公顷水田多收入3000元,鸭子一只多卖了10元。经过不断的发展,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积累了成熟的养殖模式和技术。在2015年流转土地50多亩,开挖了养鱼塘,利用鸭粪喂鱼。不但降低了种田、施肥成本,排除了鸭粪对环境的污染,还收获了优质的农产品,增加了经济效益,真正的一举多得。以种植大棚、养鸡、养鸭为主的同时,在果树下养殖部分鸡、鸭以增加经济效益,等到水果收获时,就有了更大的收益,在伊通镇福庆街道东尖村六组,农民通过成立合作社方式将分散经营的土地流转后进行统一管理,向集约要效益,向规模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不断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形势,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作物产出,且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2015年,李艳杰经过多方努力后成立了伊通镇立军种植合作社,目前已有52户农民加入到合作社。李艳杰将合作社分散土地通过流转后,进行统一管理,从播种到收获,有效提高了种地效率。李艳杰还积极与伊通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对入社的农民实行种子化肥零价提供,仅此一项,每户每公顷土地可以节约800~1000元,平均每户节约2000元。不仅如此,将土地统一管理后,农民还可以外出打工为家庭增加收入。将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除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之外,更主要的是通过规模化管理降低成本,机械化提高产出,农民和经营主体在这一增一减之间都实现了增收。

根据调查研究,今年重点遴选生源,以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核心龙头企业为抓手,提高合作社、企业内农民的管理与规划、农产品开发与营销能力和合作意识。围绕县农业生态园等建设项目,通过培训,引导农民摒弃小农经济意识,摒弃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识,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核心龙头企业和核心农民合作社,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农民合作社在每个农业园区和伊通县重点产业上都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向集约化发展,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广阔的学习、示范、生产、创业平台。

探索开展家庭农场教育。依托县域内大孤山镇、伊通镇等乡(镇)农业园区,并在园区设立培训教室和实训基地,为学员讲授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品牌设计开发、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引入农场管理教育,使学员成为家庭农场的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

猜你喜欢
伊通养鸭农民
伊通烤烧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微生物发酵菌养鸭的基本模式及其技术优点
莲田养鸭生态种养模式效益及技术初探
论我国养鸭业的现状及无公害养殖的实施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