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

2016-05-14 14:58田英翠佘济云曹受金
关键词:监控体系教学质量高校

田英翠 佘济云 曹受金

摘 要:文章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从林科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现状出发,提出了优化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方案,并分析其实施成效。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7-0043-02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1],林科大作为一本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校的声誉,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近年来,学校教学管理、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教学和教学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部分教师讲课水平不高,学生到课率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管理不到位等[2]。建立监控体系,旨在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评价,促进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形成良好的教风与学风,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一、林科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现状

2003年,为了迎接教育部本科院校教学水平评估,林科大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出台了《林科大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从理论上建立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监控体系,包括组织系统、目标和标准系统、制度系统、过程监控与评价系统、反馈与持续改进系统等。但相对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以及新一轮审核评估提出的要求而言,其体系从整体上来说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之处。

(一)部分功能缺失

监控体系各系统之间联系松散,部分系统功能缺

失,难以形成合力,如“反馈与持续改进系统”中的相关制度还未制定,其反馈与持续改进功能淡化甚至缺失。这样就影响了整个体系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不同层次目标与质量标准关联度弱,可操作性不强

监控体系中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各项课程质量标准的制定应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这一最高目标而开展,相互之间应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但实际上由于整个监控体系的松散性,各项具体目标和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关联性不高。另外,在已执行的质量标准中存在着部分标准科学合理性较差、量化指标少的情况,从而导致可操作性不强。

(三)重“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轻“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林科大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监控,主要以学生评教、督导评教为主,同行评价因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而未能开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较为乏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力度弱化,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和毕业生追踪调查工作缺失等。

(四)重“监督和检查”,轻“评价”

林科大一直重视专业、课程建设的监督和检查,轻视专业、课程建设后的评价和评估。学校专门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对新办专业的评估做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并制定了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操作标准。但林科大开展的专业评估仅限于新办专业评估,没有普及所有专业,课程评估仅限于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的评选,没有扩展到所有课程。

(五)重“信息的收集”,轻“信息的分析、反馈与改进”

林科大教学质量信息主要来源于常规教学检查、督导听课反馈和学生信息反馈等,收集的信息也多集中在教学活动上,对收集的信息一般是赤裸裸地原始反馈,缺少对信息的综合分析,更别说提出改进建议。

基于以上林科大监控体系的现状,我们应该以审核评估理念为导向,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为目标,为林科大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二、林科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优化方案

(一)完善组织体系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主管质量监控和本科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以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务处、实验室建设与资产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具体实施监控与评价工作。

(二)健全质量标准,明确质量目标

质量标准是质量监控与保障的基础,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准则[3]。学校在已有的相关质量标准基础上,根据学校发展实际,进一步健全质量标准。一是根据学校进入一本招生的实际,启动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制定,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新的定位。二是完善了各教学环节相应的质量标准,如《教师课程教学考核方案》、《实验教学工作规范》、《实习教学工作规范》、《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等,涵盖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各主要教学环节。

(三)强化评估手段的运用

重视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启动院系教学评估。在2—3年内将所有课程及所有专业评估一次,通过实施经常性的各项内部评估,保证教学过程的关键要素和环节处于可控状态,推进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四)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监控体系全面地涵盖了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且影响较大的监控指标和观测点。监控指标以定量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指标所占分值为92%,定性指标所占分值为8%,因此,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监控体系的重点指标是教学秩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课程考核等,次要指标是教学工作地位、教学文件建设及档案管理。

监控体系不涉及各教学单位的办学条件及师资队伍的评价,重点加强对本科教学的过程监控和日常教学的管理,达到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注重信息反馈与持续改进

在对教学监控和评价的过程中,力争及时定期不定期地将各个单位关于本科教学过程监控体系中各观测点的平时状态公布在校园网上,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各个教学单位,以便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工作状态,对教学过程实行实时跟进,促进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实施成效

(一)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与教学效果

全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各类人员的教学质量意识大大增强,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进一步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研究意识、学习意识增强。常规秩序明显改进,课堂“四率”得到有效治理,在规范教学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常规教学秩序明显改善,衡量常规秩序的“三率”即学生到课率、课堂抬头率、教室前排座位入座率逐年显著提高,教师调停课率得到有效控制。近三年学生平均到课率90%以上,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第一,本科生就业率逐年提高。调查显示,近三年林科大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12—2014年就业率分别为93.45%、91.03%、92.47%,其中森林工程、保险、工程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物流工程、工业设计、物流管理等7个专业的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毕业生因“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好评,认可度高。学校2012—2014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第二,本科生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逐年上升。林科大注重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学生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创新性强的学生。学校大学英语和计算机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采用机考方式开展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测试,制定分层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满足学生个性学习兴趣和需求。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通过率以及优秀率,均处于全省高校前列。2012—2014年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大学英语四级累计合格率分别为82.6%、83.5%、84.3%;2012—2014年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参加湖南省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通过率分别为92.47%、93.12%、94.59%。

第三,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幅提高,综合素质较高。林科大一直重视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学科竞赛,从而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从经费支持、政策制定等各方面鼓励和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专业类、学术类、科技类、公益环保类社团的发展。2010年以来,学校本科生在全国、全省各类学科竞赛及“挑战杯”竞赛活动中共获得等级奖326项,其中国家级3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省级291项(其中一等奖42项,二等奖87项),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表彰奖励287人次。

(三)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2014年底,学校进行“毕业生社会评价调查”,向150家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结果表明:94.7%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93.3%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工作责任心强;96.1%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能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学秋,陈秀敏.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

与实践[J].知识经济,2015,(18).

[2]何学飞,曹受金,何晓蓉.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之信

息反馈系统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

[3]何学飞,曹受金,徐庆军等.构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

体系的实践与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3,(6).

猜你喜欢
监控体系教学质量高校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大学生舆情监控体系建设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反思与构建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