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萍 冯善书
发源于禹州市神星镇的钧瓷,素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艺术享誉业界,与“汝、官、哥、定”一起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不过,在最近20年的艺术品大牛市中,这一古老的瓷种似乎没有景德镇、龙泉、建阳等其他瓷区的瓷种在市场跑得快,甚至远远落后于宜兴的紫砂陶。
在一批杰出匠人的推动下,近二十年钧瓷在国内外瓷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水涨船高。当下钧瓷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值得关注的动向?钧瓷能给我们的审美和日常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当代钧瓷是否值得关注和收藏?本期圆桌邀请沉潜钧瓷领域多年的学者、艺术家和市场观察人士一同探讨。
《收藏·拍卖》:钧瓷业的发展处于怎样的现状?
王洪伟:从纵向看,当代原产地禹州神重钧瓷处于历史发展最好的时期,无论造型艺术、制釉工艺、烧成工艺、产业规模和从业人员都是如此。横向上看,当代钧瓷发展处于“全球化”的时代,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国家,钧釉被广泛运用和创新,大大推动了当代陶瓷艺术的繁荣发展,尤其是推动了高低温颜色釉的繁荣昌盛,尤其是台湾和日本,钧釉工艺、造型工艺极具创新意涵,而且不少以钧釉材质、工艺为基础的纯艺术创作。对于钧瓷原产地的禹州神重产区而言,不要自恋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不要再过度神秘化钧釉的制釉、烧成工艺和窑变特色,而要不断进行工艺和艺术创新。
2010年后,外来大资本似乎看中钧瓷业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将成千万、上亿元的资金投注到禹州和神重瓷区,独建或合建规模浩大的钧瓷窑场或园区,但因为受到工艺技术或钧瓷技术人才紧缺的限制,大多折戟不振。与此同时,近年禹州神重地方政府借重古钧窑址发掘、神重古镇改造、钧瓷产业园区建设、陶瓷博物馆建设,为瓷区钧瓷业发展提供环境基础,吸引外来艺术家到瓷区借助钧窑材质进行艺术创作和钧窑学术研究,推动当代钧瓷业多元化发展。
《收藏·拍卖》:钧瓷业发展潜力有多大?
王洪伟:钧瓷业发展目前遇到的问题,恰好是其最大的机遇和最大的潜力。因为封闭性发展,卓越的钧瓷工艺技术和独特材质优势并不为外来艺术家和学术界所认知或关注;因为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有限,很少外来艺术家能够长期执着地沉浸钧瓷瓷区进行艺术创作,在这样几乎艺术创作空白的瓷区进行创作,这是对那些敏感的外来艺术家最大的诱惑;钧瓷工艺技术的独特性及其创新发展直未为外界所认知,
旦受到学术界关注和研究,并为海内外陶瓷界所认知,钧瓷不仅将对当代世界陶瓷艺术贡献甚巨,也将大大带动原产地钧瓷艺术的大幅度创新发展。目前,当代的钧瓷收藏还远远处于低洼地带。换言之,钧瓷艺术的繁华喧嚣似乎刚刚开始。
张金伟:钧瓷未来会出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禹州市钧瓷研究所所长
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馆长
收藏·拍卖:这几年艺术品行业大调整,对钧瓷这个细分领域有什么影响?
张金伟:影响很大,以前是市场需求很大,钧瓷厂家有做不完的订单,现在是仓库多得摆不下。调整倒逼行业转型,强制人们思考市场到底需要什么。现在转型的趋势非常明确,由原来追求花哨不实用的东西开始追求器物和人情感的互动。钧瓷开始和生活结合,比如“孔家钧窑”开始做香炉,“大宋官窑”开始做旅行小茶杯,销量非常好。
收藏·拍卖:您如何看待钧瓷的艺术价值?
张金伟:传统钧瓷的价值主要在独特工艺(如:制作工艺和窑变工艺)、经典的造型和完美的实用性。当代钧瓷代表了当代人的审美和需求。目前收藏界还主要侧重传统钧瓷的工艺美,而当代钧瓷作品艺术的概念还比较小众。当代钧瓷主要分两部分,部分是工艺品,主要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重点是要讲究设计、创意、功能。另部分是艺术品,就是要表达艺术家自己的想法,体现内心的认知,当这种表达和认知达到定高度和层次,就是美术馆收藏的概念,只有真正有眼光的藏家才会追捧。当代钧瓷有更大的空间,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无缝对接的好作品,需要行业内外互动,逐步发展起来。当代钧窑已经开始走上这样条路。
收藏·拍卖:钧瓷产业未来如何创新发展?
张金伟:钧瓷要往前发展,就要引入科技。许昌学院纳米技术研究所和我们起做了个项目,非常成功。正常情况下铜元素还原氧化碳含量必须达到
定的浓度才能反应,但是纳米级的铜元素非常敏感,色彩和肌理变化非常丰富,呈现出以往从未想象过的视觉效果。将铁元素加工到纳米级,烧出来的釉面是不沾水的,就像荷叶样。武汉理工的个国家级实验室也在进行实验,目前可以做到让瓷器的硬度不变,落到地上会弹起来。新材料应用会带来
系列的变革,但面临两个问题,
个是人们的观念能不能接受新技术,二是配套的设备能否更新来配合新技术。
收藏·拍卖:钧瓷未来发展空间有多大?
张金伟:台湾及日韩很注重生活品质,提升人的审美,中国大陆这股风潮很快也会起来。目前在上海、杭州已经有了这种感觉。民乐、茶会、香道、花艺,美食等成为
种有品质的生活方式。人们有钱了,品位也会慢慢上来,生活方式很快就会回归。我们先人很多风雅的生活方式都在博物馆放着,文献查都有,定式都很清晰。
钧瓷的艺术性和装饰性非常强,产生出沉静、端庄、厚重的独特美感。并且每件钧瓷都是唯的,有中国道家思想在里面。虽然钧窑目前还比不上景德镇,但在高古瓷(钧汝哥官定)中是发展最好的。未来理想的状态是钧瓷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想象钧瓷的前景很快就会到来。不仅是钧窑,所有的传统名瓷都会起来。
杨国辛:钧瓷的蜕变需要当代艺术加入
当代艺术家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玩瓷逾30年,作品曾人选日本美浓国际陶瓷器展、日本九谷国际陶瓷器设计展和悉尼迈尔国际陶艺奖大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世纪工程陶瓷收藏展等
收藏·拍卖:您为何对钧瓷情有独钟?钧瓷具有怎样的艺术价值?
杨国辛:一方面我喜欢北方瓷器的厚重、沉稳、内敛的风格,我认为比南方的瓷器更有意思。另
方面,我对钧瓷烧制过程中不可充分把控、不确定性很感兴趣。钧瓷烧制的最终效果,一半靠人,一半靠天,无论你怎么设计、怎么预制,最后都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钧瓷本身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仅表现在其变幻莫测的窑变釉色,而且表现在其独树帜的烧制技术。由于古时烧制设备比较落后,因此钧瓷成品率奇低,所以直被宫廷垄断,自古便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件”的说法。
件钧瓷从采料、粉碎到设计、成型、旋坯、上釉、焙烧等,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更为重要的是,钧瓷的烧成不仅和泥料、釉料、燃料、炉温等内在因素有关,且和季节、气候、风向等外界自然条件也有关系,所以历来就有钧瓷“十窑九不成”的说法,即使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提高钧瓷成品率虽然有了重大突破,而件钧瓷珍品的产生绝非易事。
收藏·拍卖:现代人如何来欣赏钧瓷的艺术价值?
杨国辛:这里要有个基本概念的区分,传统钧瓷在器形、工艺、釉色上是以古代的标准器为蓝本,而当代钧瓷则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创新。两者各有技术要求和审美,当然所反映的艺术价值也是不同的。
宋代钧瓷的沉静、内敛、稳重,体现了宋代特有的文化品格。而单色釉钧红、钧蓝、月白等都是传统钧瓷的奠基性高端代表。其稳定的单色釉工艺和烧成难度,以及纯净、坚实的审美趣味,无疑是钧瓷中的王者。我们今天看到的钧瓷多数是“万彩”,其实就是因为很少人能够烧成完整而内涵丰富的单色釉。
在传统钧瓷的基础上,还有部分钧瓷工艺师,在当代艺术家的影响下,以现代审美标准来进行探索。他们的探索使钧瓷的审美趣味和今天人们的新追求一致,让钧瓷进入到当下人们的生活中来。他们创新的东西已经不是完全传统意义上的钧瓷,而是在传统钧瓷生产的基地上创作,瓷器本身离传统的形态已经很远了,甚至很难界定还是不是钧瓷。
收藏·拍卖:钧瓷的发展现状似乎不尽如人意?
杨国辛:今天我们看到市面上大部分传统类钧瓷并没有把最传统、最经典的技艺和品位保持住,烧出来的主要还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大红大绿非常俗艳的高温花釉。另方面,创新也做得不到位,大都是不顾传统精髓的胡乱创新,添油加醋,毫不考虑千年来形成的基本制瓷工艺特点,扬短避长,自取其辱,那些所谓的钧瓷公仔、生肖瓷塑恶俗之极。这种创新根本无法有新意。我常常和当地的朋友们说,真正地把传统做好,好好体会传统中的精髓,同时要好好下功夫引进专家、艺术家、学者等各方面人才,还要留住人才,钧瓷的蜕变之力需要有眼光和胸怀的当地艺人与外来艺术家、学者起努力才能做好。
收藏·拍卖:什么样的钧瓷具有收藏价值?
杨国辛:回到事物的本体,我只看两端——最经典、最传统的东西和最前沿、最具探索性的东西,中间这块我基本不看,全国各个瓷区大部分烧出来的都是中间这部分,但中间这块恰恰是死得最快的。所以要收藏,要么就花大价钱去拍卖会上收那些最经典的东西,要么就要有眼光去收藏那些当代最前沿的东西。最前沿的东西总是处在时代的转折点,就像法国印象派就出现在视觉革命的分水岭。这个文化判断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来的。纵向比较是它自身发展到了
个新的契机,横向比较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
收藏·拍卖:如何判断一件当代钧瓷作品是否属于精品?
杨国辛:一要看型,造型要敦厚、坚实、沉静而又有灵气。二看瓷胎,手工拉坯还是注浆,拉坯修坯的技艺如何,胎质是否上乘。三看釉色,这也是最重要的,窑变釉色是否神奇,单色釉是否纯净等。不过,所谓精品是在你自己的心里,我常常在朋友窑场的废品库里找“精品”,在次品釉色中发现不同寻常的美感。
冯善书:尚处价值洼地,有待进一步发掘
资深艺术市场观察员
收藏·拍卖:当代钧瓷一二级市场现状如何?
冯善书:从级市场来看,当代钧瓷在市场规模和价格水平方面尚不及宜兴紫砂和景德镇青花,但与当代汝窑、建窑、哥窑、龙泉窑、越窑等其他瓷系窑口的产品发展规模相差不远,这个从北上广深等线城市的各大文博展会情况即可看出,钧瓷的市场覆盖率和销售情况与紫砂和青花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当代紫砂市场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签名的壶普遍可以卖到几万元,甚至10万元以上,但同样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烧制的钧瓷作品,远远还没有达到这水平。不过,当代钧瓷独特的窑变艺术和优雅朴拙的单色釉在藏家中间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些艺术家的陶艺作品,融入了许多当代创新元素,市场前景广泛。在河南当地,
些工艺大师的作品市场亦已经形成相当规模。
二级市场上,目前比较受藏家追捧的是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的作品及原国营厂、二厂烧制的所谓“红色官窑”产品,由于其意义特殊且存量稀少(据统计仅数千件流入市场),受到全球藏家高度关注。1996年以来,在雅昌艺术网记录的33件刘富安上拍作品中,仅5件流拍,在2014年北京盘古拍卖公司举办的专场中,一件刘富安的益寿瓶以379.5万元成交,创下当代钧瓷及其个人作品的最高成交纪录。“红色官窑”产品近年来在境内外市场均热度不减。
201 3年10月,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上拍的100件钧瓷厂上世纪80年代烧制的新工艺钧瓷虎头瓶和荷口观音瓶,以1800万港元起拍,最后以3200万港元落槌,加佣金成交价达3680万港元,创下“红色官窑钧瓷”的拍卖纪录。在内地拍卖市场,“红色官窑”亦始终扮演着最耀眼的角色,以几十万元、上百万元成交的作品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在些内地拍卖企业有意识的推动下,当代在世匠人的作品亦时有成交,不过,个别高价成交的案例尚未能对市场形成传导效应。
收藏·拍卖:钧瓷这一古老瓷种发展落后于其他瓷种的原因是什么?钧瓷收藏是否仍处价值洼地?
冯善书:钧瓷作为
个重要瓷系,之所以给人
种整体落后于其他瓷系的感觉,主要原因是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断烧,这引致许多传统工艺遗失和断层。特别是到了当代,匠人起步的基础和条件比其他瓷系薄弱。钧瓷的发源地河南禹州神重镇,是北方仿古瓷制作重镇,产业重心曾度落在仿古瓷身上,因而,真正的当代钧瓷艺术产业大发展是在近十来年。
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的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今,共计有1661件钧瓷上拍,成交609件,成交额达3.02亿元,成交率为36.7~。这从个角度说明,这瓷种在整个陶瓷板块中所占比重是比较小的。
主要原因是具有较高市场号召力的钧官窑瓷器历史上存量少(钧瓷不准随葬),有据可查、传承有序的拍品资源就更为稀缺,难以形成有规模的市场,在整体价格上难以与其他瓷种相比。从2008年至今的钧瓷成交价格TOP榜单可见,50万元以上拍品共计成交91件,占总成交量的14.9%,其中100万元以上的钧瓷成交54件:钧瓷在10万-50万元的价格区间中成交较多,为111件,340件钧窑瓷器成交价格在5万元以内,尚处价值洼地,有待进步发掘。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201 5年钧窑瓷器成交TOP榜单中,3件拍品成交价高于1000万元,其中2008年香港苏富比上拍的一件“明15世纪初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盆”以3557万元成交,这反映出塔尖式的精品钧瓷旦出现在市场,同样会受到资本争抢。
收藏·拍卖:入门收藏钧瓷需要做哪些准备,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冯善书:对于钧瓷爱好者来说,当前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可以说比任何个历史时期都要更加多元化。我大概把它们分成几大类:第类是古董,第二类是仿古瓷,第三类是当代瓷器。
收藏古董最核心的关注点是辨别真伪。钧瓷历史存量少,而且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的仿品,因而辨别难度较高。尤其是当代仿古瓷,已经到了能以假乱真的地步,连专业的鉴定师都经常上当。
当前业内对古瓷器的鉴定,虽然发明许多科学检测仪器,但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陶瓷,这些仪器的检测能力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而,专业的鉴定仍然对人的眼光有较大的依赖性。目前尚无权威的鉴定机构有权在法律上对钧瓷的真假锤定音。这也是目前拍卖市场假货泛滥的根源。初学者建议先从当代作品入手,掌握
定知识和经验后再去玩古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千万不要因为钱多就掉以轻心。
收藏仿古瓷和收藏当代瓷器在大方向上是差不多的,因为仿古瓷器属于当代瓷器。现在神重镇很多有名的仿古瓷师傅已经开始在仿古瓷上落自己的款,这意味着仿古瓷也开始带上了时代标签。
收藏界流行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一种认为,钧瓷就应该恢复传统的工艺和艺术特色,不必搞那么多创新,因为钧瓷在宋代已经是艺术的最高峰;另一种认为,钧瓷文化应该不拘格,允许匠人和艺术家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工艺、造型和釉色等各方面进行创新。其实这两种观念反映的是不同的审美旨趣。在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应该允许大家有不同的审美习惯。
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当然是越多人认同的艺术形态越具有投资安全性,因为这样的作品容易找到人来接盘。至于哪种形态价值最高,当然要看谁的技术含量和艺术独创性更高。不可否认的是,在金融资本时代,大财团的投资偏好也会影响市场的交易情况和价格走势。
因而,我们在选择投资品之前,应该充分去了解哪些因素会对藏品的未来价值有影响,譬如作者的头衔职称、知识修养,作品本身的美学特征和品相优劣,烧制工艺的难度,主力藏家的实力等。考虑的因素越多,我们的成功率就越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去挑选那些性价比最高的作品,让自己以最低的成本起步,毕竟买便宜就是赚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