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
摘要:混凝土建筑,是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提高了建筑结构稳定性,满足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结构需求。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依赖于模板施工技术,提供安全的施工条件,缓解混凝土施工压力。模板技术,对专业性有较高的要求,全面规范模板工艺,进而优化混凝土建筑的施工环境,发挥模板技术的优势和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5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7―66―02
1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模板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1.1工程大,造价高。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模板施工技术不仅需要的时间较长,而且成本也很高,占混凝土总体工程造价的较大比例。这就需要又引模板施工技术给予充分的重视,确保实劝琢剑莫板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1.2是结构施工的主体部分,对后期施工影响大。在模板施工过程中,由于所需要周期较长,而且会对工程进度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模板施工质量会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进而对建筑〔程的整体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在模板工程施工时,需要选择优质的材料,严格遵循施工技术规程,针对工程的实际清况来进行施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模板施工技术的原则
2.1保证模板材料的优良
要想确保模板施工的质量,则需要有效的确保材料质量的优良性。当前模板主要以木模板和钢模板为主,在当前模板施工过程中,由于木模板造价较低,因此在施工中较为常见,但木模板受制于自身材质的制约,其使用周期较短。相对于木模板来讲,钢模板尽管造价高,但能够长时间的使用,在当前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较为普遍。对于模板的挑选,需要根据实际施工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模板,确保所挑选的模板要具有较好的强度,同时模板的密度和稳定性也需要与施工的具体要求相符。
2.2保证模板构件设计符合图纸要求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构件的形状、尺寸、位置会对其带来较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对模板构件在制作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对模板构件的开关和尺寸进行检查,确保其具有较好的适合性,模板在拼接时接缝具有较好的严密性,不会有水泥砂浆漏出。
2.3模板应易于安装和拆除
模板工程施工会对整体上工程进度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则需要确保模板不仅要便于进行安装,而且还能够便于拆除,这对于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也具积极的作用。
3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3.1强度与稳定性不足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高层建筑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一些大跨度的高层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其有着较大的施工难度,施工人员需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还要掌握好基础的知识,要对建筑模板工程进行安全质量评价,还要保证模板支架搭建的合理性,保证模板支架受力的平衡性,避免模板支架出现严重的变形问题。
3.2脱模剂涂刷质量不合格
在模板拆卸完成后,要对模板进行清理,如果清理的不够彻底,会影响脱模剂的涂刷效果。在涂刷时,施工人员要保证涂刷的均匀性,但是很多施工人员专业性不强,在对立模进行涂刷时,没有在主筋上进行垫块,使得很多脱模剂从钢筋上流淌下来,造成了污染。在使用脱模剂时,如果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很容易使钢筋受到污染,在露天工程中,外界环境对脱模剂的使用也有着较大的影响,风吹日晒或者雨淋都会影响脱模剂的涂刷质量。脱模剂的种类很多,施工人员要掌握涂刷的技巧,这样才不会影响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
4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
4.1选型
混凝土建筑结构内,比较常见的模板材料是胶合板,胶合板可以达到基本的使用标准,实际胶合板的应用,主动吸收混凝土的水分,容易降低成型的效益,进而引起质量稳定性的问题。所以,当混凝土建筑工程,选择完胶合板后,还要设计防水策略,在胶合板的表面,涂抹防水材料,限制胶合板的吸收作用,保障模板浇筑后,能够达到成色均匀的状态。模板选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如果选择的模板达不到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要求,即会影响最终的工程效果,应规划好模板选型后的配置,优化模板施工。
4.2制作
模板的制造技术,属于比较复杂的工艺部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严格按照混凝土建筑的结构需求,设计好模板状态。制作模板时,采用相关的机械设备,如:切板机、钻孔机等,配合高速锯板机,对模板实行切割、钻孔等操作。模板进行机械处理时,需要处在水平的位置上,根据制作的标准,准确的制作出模板,禁止出现工艺误差。模板制成后,还要在指定的位置,涂抹保护油漆,全面模板模板制作的缺陷,检查模板制作的效果,重新制作有质量问题的模板。
4.3安装
模板安装时,首先要标记好模板材料的标号,依照规定的顺序安装模板,安装中,实行“轻拿轻放”,安装运送时,不能碰撞附近的物体,以免破坏模板的整体性;然后模板对准混凝土建筑结构上的螺栓位置,在孔位的外侧,加装塑料垫圈,以免螺栓的螺纹破坏模板表层,保护好安装模板的性能,规划好模板的安装位置,配置相关的构件,保持模板安装的稳定性;最后在模板固定之前,检查面板的整齐性,校对有误差的模板,完善模板的连接,连接准确后加固。
4.4混凝土浇筑
模板安装完成后,建筑施工单位,安排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其为模板施工技术的核心。例如:某24层商务办公楼,模板加固、安装完毕后,1天后安排了混凝土浇筑,前1天,安排施工人员清理模板中的杂物,做好模板的清洁工作,避免影响浇筑的效果,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然后是浇筑工作,沿着由下向上的顺序,先在根部浇筑,再按照分层规划的区域,逐步推进浇筑工艺,同样采取分层振捣的方式,分层时,使用标杆控制尺寸,注意厚度适中,振捣棒需要安排在模板的中间,向四周推进,保障振捣的均匀和密实性;最后该建筑工程检查混凝土浇筑的效果,排除混凝土的气泡,验收完毕。
4.5拆除
施工企业验收混凝土合格后,安排模板的拆除工作。施工企业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规划拆模的时间,计划拆模的工序。拆模时,先要拆除连接螺栓、构件,再松开连接的绳子,促使模板缓慢离开建筑墙体,可以通过撬动、振动的方式,辅助模板脱离墙面,机械作用时,不能力度过大,防止模板开裂,模板拆下后,放置在支架上,清除模板表面的附着物,修补有破损的位置,以便二次使用模板,全部拆除后,存储放置。
4.6养护
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中,待模板拆除后,施工企业立即组织养护工作,养护建筑的混凝土结构。例如:某高层民用建筑,在混凝土养护时,外部覆盖薄膜,包裹混凝土结构,同时使用草帘覆盖,降低水分蒸发的速度,确保混凝土具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该建筑养护期20天,期间由养护人员测试混凝土的强度,直到养护完成。
5结束语
在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模板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这就需要对模板施工技术给予充分的重视,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掌握模板施工技术的要点,这样才能确保模板施工能够达到工程施工的标准要求,使其与预期设计的目标相一致,从而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锴.浅谈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J].科技风,2012(10):188.
[2]郑南风.探讨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4(10):33-34.
[3]何礼生,邓斌.某高大模板钢管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管理[J].施工技术,2010(6):125-126.
[4]刘刚.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J].山西建筑,2014,40(29):115-116.
[5]李晓琳.浅谈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J].科技向导,2013(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