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建设也日新月异,然而近年来,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的起数和伤亡人数一直较高,成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所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将如何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几点个人见解。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隐患;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7―18―02
前言
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亦关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和认真研究并探讨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或方法来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
1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
建筑行业频发的各类安全事故从侧面显现了我国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一些共性问题,其中概括下来主要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隐患、安全意识的隐患、安全监督的隐患以及安全技术的隐患。
1.1安全管理的隐患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部分的安全管理并没有执行基本的安全要求,一方面管理人员将现场的安全管理责任和权限归于安全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安全员只是根据自身对安全的理解和认识象征性地开展安全管理与检查工作,而这势必会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失效。其次,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流于形式,安全监测不规范、安全施工设备陈旧、不合格或者缺失不能行之有效地发挥保护作用。再者,部分施工企业安全检查工作不严格不规范,没有建立全面科学的应急制度与应急方案,出现安全事故时,显得不知所措,不能最大限度地减低伤亡与经济损失。在项目运作的整个过程中,安全管理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事后弥补的现象,总是待安全出现问题,才进行现场的整顿和改善,根据安全管理体系OSHA的分析推断,大事故的发生都是在许多小事故的基础上产生量变的,即每50次小的安全事故必然导致大的安全事故。
1.2安全意识的隐患
安全意识的隐患不仅存在于广大的施工人员中,而且在众多的管理人员间也是随处可见,而其中与施工人员的低素质息息相关。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形成珍爱生命、安全施工,安全生产的观念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在进度、质量与安全相悖时,往往会因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与利润而置安全文明施工于不顾,这严重扰乱了建筑工程安全施工与管理的秩序。态度决定高度,安全意识的欠缺就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性。
1.3安全监督检查的隐患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安全生产管理内容不明确与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的状况,并由此导致了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找不到着力点,从而诱发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事故。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检查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其中包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如质监站、安监站的监督,同时也需要建设施工五大责任主体的统筹监督检查,但由于安全生产管理内容的不明确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不健全,致使法律法规不能贯彻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意识中,暴露了安全监督检查的缺陷。此外,建筑施工的监督检查存在漏洞,各个机构的安全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检查的必要性,敷衍了事、做表面的文章,没有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仔细检查,这就为日后的安全事故留下了隐患。
1.4安全技术的隐患
安全生产技术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施工企业负责人不注重对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反映了施工企业的负责人目光短浅,只是考虑眼前利益,没有对工程建设作长远规划。第二,关于建筑工程安全技术方面研究还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领域的研究人才缺乏,安全生产技术发展缓慢,对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困难。
2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
2.1加强法律法规的贯彻与执行
任何个人和团体的活动都是在国家机器的宏观背景下,同时行业又为具体的活动提供一定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政策,因此建筑施工的安全保障首先需要加强的就是国家和行业有关部门的态度、思路与执行力,需要加强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行政性保障文件的贯彻与落实,从而才可以目标导向明确地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满足现实需要。
2.2加强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2.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施工的依据和重要保障,可以有效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频率。安全体系的建立不单单指安全部,还应包括企业负责人、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施工人员代表为主体的安全管理机构。一个项目,应该自上而下,一个企业也应从上之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保护网。
2.2.2转变管理观念
安全生产是企业自身的需要,是参与竞争和寻求发展的前提与保证,这种一衣带水的关系需要单位的负责人有很强的唇亡齿寒意识。目前,很多管理者只是将安全管理归于安全部门的责任,没有将其列为其它部门的考核指标,或者不能将安全是全局的观念灌输到每一位基层管理者的脑海里,这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失控,因此转变陈旧的管理观念,从自身开始要求身边的每一个人、下边的每一个同事改善自身。
2.2.3加强安全管理监查力度
除了对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建立培训、考核、发证和持证作业制度来实现对其的监督外,还要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抽查,如发现施工资料造假、不按规范办事的,应严惩不怠,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另外,安全管理人员要将每次检查的内容详细地记录在工作日志上,在安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施工隐患要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更改施工方案,防止问题扩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亡事故。其次,要做好安全检查。为了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使作业环境达到最佳状态,安全检查是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其中安全检查的内容、定期的巡检、专检以及生产班组的自检甚为重要。此外,针对安全内容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部位,如基槽临边、施工用电、施工机具的安全防护和操作行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现场火情等,需要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从而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
2.3建筑施工的安全教育
安全重于泰山,教育防患于未然。针对建筑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现状,加强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势在必行。当然,建筑施工的安全教育不能以偏概全、主次不分,而应区别情况、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兼顾普通,采取多种方式按实加强技术交底、安全生产三级教育、三类人员安全培训等工作,特别是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要结合工种进行岗前安全教育,持证上岗,抓好安全防护、救护等基本安全知识培训,增强施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此外,针对每一次的安全教育都要保证现场每一位施工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全员全程参与。培训的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技能、安全生产意识等。结束之后,还要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岗位工作。通过学安全、懂安全、守安全来切实提高一线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保能力,从而制止和消除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规程的三违现象,达到安全施工的效果。
3结束语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推动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为此,在进行施工管理时,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加强相关管理知识的学习力度,不断将新兴技术和管理方法应用到管理工作中,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为改善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卫锋,王正伟.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资讯,2012(24)
[2]师娜,李仁.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若干问题[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2(14)
[3]何宏伟,姚清,杨修明,张廷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5)
[4]李德林.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