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教学留遗憾

2016-05-14 23:45胡伟芳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形声字窗台上芬芳

胡伟芳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用归类的方法学习生字。请看挂图。”这是一节课的开始。基于前一课用归类法学习带有“木”字旁的字,我没有费心导入,开门见山地指出了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看图后,明确本节课的生字都是“草字头”,学生先小组合作,后全班交流;最后两个字是“芬芳”,这是两个形声字,学生用熟字加偏旁法。我引导学生用形声字分析,他们很快记住这两个字的读音;在字义上,我做了如下介绍:这两个字是草字头,说明与植物有关,这个词是指香味、香气的意思。这两个字的讲解也就到此为止了。站在讲台上,我总感觉处理得不够到位,但我又说不出是不够深,还是不够广,就是感觉欠了点火候,可又抓不到实质。随着后面教学内容的完成,这个“感觉”被我渐渐淡忘了。

下午放学后,值日生做值日,我则习惯性地拿起窗台上的喷壶,清除着一天下来花叶上落着的粉笔灰。“老师,你在干什么?”几个值日生做完了值日都围在我身边,我回了一句,“老师在浇花。花开得好看吗?”“好看。”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学生的回答让我来了兴趣,“这种花非常香,其他几个品种都比不了的。”“老师,可以闻一闻吗?”“当然可以。不过别贴太近。”几个学生都伸长了脖子,小心地抽动着鼻翼,几乎是马上,他们的眼睛就亮了。“真香!”那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赞叹。我站在一边也跟着笑。突然,一名学生指着正绽放的花朵说:“老师,这种香味就可以用‘芬芳来形容吧?”一愣之后,脑子里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我恍然大悟,课上那“不到位”的感觉重新被唤醒了。原来“不到位”就在这儿。

“对,说得太对了。这种香味可以用‘芬芳来形容。原来我们都说‘美丽的花朵,现在也可以说‘芬芳的花朵了。”几个学生跟着点头,一脸的笑容。芬芳初绽的花朵伴着几张天真单纯的笑脸,而我则沉浸在深深的反思中。

摆在眼皮下的课程资源我居然没有用,为什么呢?下班后,我重新翻了我的教案,见上面写着:芬芳,形声字,上形下声,形容花与草散发出来的香味,所以是草字头。仅此而已,没有安排造句,更别说利用窗台上的花了。第二天早上听写生字,读到“芬芳”时,我加了一句说明:“我们班窗台上的花很香,就可以用这个词形容,如:芬芳的花朵、空气中传来花朵的芬芳。”我别有用意的补充并未引起正在写字的学生的注意。他们埋首疾书,没有几个人把我的话听进耳里。只有那几个值日生抬头看了我一眼,看了窗台上的花一眼,又低头继续写。见此情景,我在心里感叹:失败!我的特意补充居然没有任何作用,也不能怪学生,他们都忙着写字呢,哪有心思听我解释词语的用法呢!

看来,知识的生成过程的确是一种不可重复的体验。情境也许通过某些手段可以再现,可是那与情感相连的体验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再现了。

知识生成的过程,的确有许多意外性。可是,我们的心中是否应该有一个“草图”,能大概勾勒出课堂的发展方向与方方面面的情况呢?大致明了本课涉及到的课程资源呢?因为,“生成”是一种充分预设的精彩,是师生在情境中自然生命的碰撞,是一种无法预设的欢乐。当我们以目标为支点充分预设、做好思想与精神的准备之后,才会让生成无遗憾地充满灵性与生命活力。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形声字窗台上芬芳
形声字太调皮
一路芬芳
对视
交 谈
檀香之爱
花开芬芳
画说汉字——摆(bai)
敲窗的鸟
浪漫的芬芳
我们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