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态大王体验记

2016-05-14 09:01
车迷 2016年7期
关键词:避震倾角路况

Hellaflush风格盛行的地方,譬如日本和美国,一般路况都比较好。不过像夭朝这种不是在修路就是在挖路的地方,玩Hellaflush风格的朋友都有不一样的勇气。

我自认对改装风格的“包容度”是最高的了。很多国外的改装风格对于国内的朋友来说堪称奇葩,但我仍能够以欣赏的角度去了解其背后的规律和文化。譬如日本的Vanning、美国的Donk、Lowrider、truckin、Big Rig等笔者,都颇为喜欢,而且还购买了大量书籍深入研究。

而和这些奇葩对比起来,Hellaflush的夸张程度和挑战眼球底线的实力就算是大巫见小巫了。当然笔者也不抗拒把车体低趴至磨地状态,车轮倾角就像回到未来的Time Machine一样,毕竟养眼的东西谁不喜欢,只要不是自己的车子就好。不过当笔者的某位朋友某天突然告诉我,他也把自己的车子换成极限低趴式样的时候,笔者的嘴巴是持续了大概10秒钟的“O”型。

说实话笔者是挺敬佩他们的,或许这就是他们自己口中的态度。虽然不太建议朋友们玩极限的Hellaflush风格,不过当朋友有这样一台车放在面前的时候,笔者就像看到了新游戏机的小朋友一样异常兴奋和好奇,真想体验一下究竟Hellaflush玩家的日常用车是怎样的。就这样,笔者就决定和这台马自达323来个亲密接触。

Hellaflush从字面上解析就是“极致追求轮圈齐平”的风格。当中包含了几个元素,譬如轮圈要和车身齐平,要有夸张的倾角,车轮和叶子板之间必须没有空隙等。而其口号(姑且当是口号吧)“Offset is everything”也为这个风格作出了很好的诠释,所以那些Hellaflush迷口中的“极致姿态的王者”就叫做“Offset kings”,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大王”。

不过这样的“大王”是需要有勇气把日常行车的便利性都完全抛弃,特别是现在追求“极致态度”的玩家使用绞牙避震代替气动避震,几乎把通过减速带的最后可能性都抛弃了,更莫论相对糟糕的路况了。正是这种情况下,笔者为这次约拍准备得相当充分。当然不是准备器材和熟悉资料一类,而是把市内各条道路路况都了解清楚,规划出一条近乎完美的路线,让这台车能顺利抵达拍摄地点。不过想到车主几乎每天都要驾驶爱车到市内其他地方,他对路况的熟悉程度必须是笔者的几何级数以上才能确保安全,我的准备则显得有点多余了。而以这个标准来说,每个玩Hellaflush风格的朋友都必须是一位顶级的专车司机。

约拍的这天,地点定在了广州风景怡人的大学城。早早步出地铁的笔者就在路边等着这台323的到来。笔者和车主细杰认识了几年了,他是一个对车子挺热血的90后小鲜肉。在还没到考车牌的年龄就已经学会了开车,而这台323就是家里人换车后留给他的玩物。拥有自己车子的他就更沉迷了,经常隔天就会弄些小改装。不过即使如此,之前一直是性能系玩家的细杰不知道什么时候迷上Hellaflush并且变成姿态系玩家,这的确让笔者有些始料不及。

323如期而至,不过从远处看到他到来到跟前花费了大概一分钟的时间,因为它一直是在低速行驶。这段路的确是有些小坑洼,不过对普通车来说这些坑洼只会让车子快速通过时产生极微小的震动,奔驰等豪华轿车根本不会感受到,不过对已经降至极限车高的323来说,显然不是那么的平坦,一不留神轮胎就会在叶子板上留下一些胎胶,甚至是留下一个包围。

然后他来到了跟前,我打开门上了车,伴随着的是过路人注视的目光。说实话,这种关注的目光让笔者实在不太好意思,但车子的任何部位都显得特别的张扬。不过细杰表示他已经习惯了,甚至感觉有点困扰。说罢摆弄一下他的自制武士剑柄式排挡杆挂上D档,就扬长而去。

说实话,作为静态拍摄,这台车的确能抢到不少眼球。首先是夸张的后轮倾角就已经足以让不懂的朋友怀疑究竟这是不是断轴了。而极低的车高也让旁人质疑这车真的能走么。不过这么夸张的数据并不是市售产品能做到的。因此大部分的改装除了购买改件以外,还需要对改件进行进一步的改装。譬如为了让前轮有较大的倾角,羊角安装到避震上的牛耳就经过扩孔处理,再用偏心螺丝做出更大的倾角。而为了更低的高度,避震桶脚都有锯短处理。前唇,侧裙乃至鸭尾都是自己使用市售产品改造而成,因为原厂的厚度根本就会磨到地面。对于如此庞大的DIY项目,笔者表示实在佩服。

不过这样的改装也有不少的缺陷,因为这样直接改变了包括羊角、避震、各种连杆摇臂乃至轮圈的受力方式,导致这些部件更容易产生非正常磨耗和损坏。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某些Hellaflush玩家的避震断裂,或是连杆损坏等案例。在我们质疑产品质量的同时,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使用方式。超出了部件所能承受的极限,即使拥有非常“端正”的姿态,也只会让车子不断消耗自身的耐久度而损坏,增加了道路行驶的危险,反而有点得不偿失。

除了外观上和底盘上的改造以外,内饰也有不少亮点。据细杰介绍,所有内饰都是他自行改装的,譬如所有门板,中控台等的喷漆都是自己一手包办的。赛车椅也是自己淘到的二手货,自行改装替换原来的座椅。而当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武士刀柄状的排挡杆。当然这个不是市售产品,因为该改装排挡杆并不能对应有按钮的自动排挡。而细杰表示,这个排挡杆是买的道具武士刀柄,再加上一条较长的棍。当需要按按钮时,把排挡杆向下压,就能顺利使用。当然缺点还是有的,就是根本不能固定,随时就能拔掉排挡杆拿走,不过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防盗措施。改装改装,改改就装,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细杰的马自达323属于第九代产品,代号BJ,也就是Family车系的最后一代。原配在车上的发动机是1.8升的FP-DE发动机,虽然只有9.0:1的压缩比,但拥有122马力的最大输出,在当时算是国产车上升功率较大的发动机,而且燃油经济性也不错。不过经过了多年的使用,原来的发动机已经损坏。因此在这台323上看到的并不是这台1.8升发动机,而是来自于马自达626的2.0升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代号FS-DE,拥有83毫米缸径和92毫米冲程,最大马力和扭力分别是130马力和183牛·米。虽然和原来的发动机相比提升并不大,不过扭力得以更早爆发,平常驾驶也显得更游刃有余。而得益于BJ,这代323是以626为基础进行设计的,因此并不需要太大的改造就能顺利装上车,也算是一个简单的发动机换装案例。

不过,这一切放在这台323上就不那么奏效了,因为它是一台大王。它能做的只是慢慢地走行,说好听点就是为街上的围观者展现它的姿态,说实在点就是它只能走得这么慢,因为稍微“激烈”的行驶方式都会让车子某部分极度容易挂彩。因此发动机的作用,除了让车子走起来,最多就是让改装的排气管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而已。

曾经见过一些玩Hellaflush的车友都是使用气动避震,行驶时就会升高以方便避坑。不过这台323使用的是绞牙避震,是没有升降功能的,也就是常说的最有态度的那一群人,在平常行驶也是保持在这种高度。对于首次体验如此低趴的Hellaflush姿态大王,的确非常有新鲜感,眼前的画面和平常开车非常不一样。坐姿非常低,感觉就和卡丁车的高度差不多,打开车门就能用手摸到地面。但因为车高太低,导致车身和地面之间的空间实在太小,所以这台323采用的D2绞牙避震是调到最硬的阻尼,以大幅降低避震的运动行程,因此路面的轻微凹凸都能感受得非常清楚,和卡丁车几乎一样。往好的说就是能感受到非常清晰的路面回馈,不过说实话长期驾驶必须时刻全神贯注于路况,路面信息接受过多真的会导致神经紧张。

而普通的一段直路,微小的路面变化对这台车来说都必须规划一条不寻常的理想的路线,感觉司机的眼睛需要有一个天生的海拔测量仪器。而最难接受的是不时地在前后包围、车底、四轮叶子板的地方发出巨大的刮擦和碰撞声,总是让笔者非常担心这车是不是被磕掉东西,或者什么东西是撞烂了。不过细杰表示这太平常了,没有什么声音才会怀疑是不是什么地方坏掉了。或许这就是追求态度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猜你喜欢
避震倾角路况
系列长篇科幻故事,《月球少年》之八:地球轴倾角的改邪归正
浅析交通广播路况节目的正确引导
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路况信息要与时俱进
学校避震逃生指南
幸福的烦恼
非弹簧式避震装置
贴地飞行
汽车行驶性能中车轮的重要影响
煤矿井下采矿生产技术及采矿方法的选择策略研究
一种基于定位业务的实时路况分享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