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剖析了不同角度的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的文献,对产业集聚问题的基本理论作了简要综述与评价。
【关键词】产业 集聚 文献综述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一空间领域的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经济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产业集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整理国内关于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成果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角度: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一)从产业集聚的发生原因和运行机制角度阐述
石培哲(2000)试图探析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他认为产业集聚最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资源禀赋,后来人才在产业集聚形成中的作用逐渐增加。他亦同意西方传统观点:认为交易成本降低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决定因素。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创新网络经济提供了产业集聚形成的制度保障。
李小建,李二玲(2002)主要是将外国的主流观点对于产业集聚的发生机制的理论观点进行总结,认为产业集聚是恰当的时机下是可以自发进行的,但是也不能忽视政府的指导作用。
刘世锦(2003)分析了一下我国广东、浙江一带的产业集聚现象,总结了其集聚的显著特点,挖掘其形成的原因,发现其集聚的形成主要是自发性市场的出现,然后政府加以引导和规范。而集聚的形成可以减少资产专用性强而带来的合作风险,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等。
王传英(2004)从马歇尔主流经济学、克鲁格曼经济地理学和社会根植性等方面对战后意大利出现的产业集聚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内容主要还是在总结西方对产业集聚比较主流的观点,自己的见解较少。
(二)从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角度分析
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2006)比较分析了几种常见的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方法后,采用空间集聚指数和行业集中度指标对中国部分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有密切关系,且产业集聚弹性能体现不同产业集聚水平对经济的不同影响。
张翎,窦静雅(2007)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模型,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来探究产业集聚发生的一般特征以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罗能生,谢里,谭真勇(2009)以不同的国家或一国不同地区的数据为样本发现样本数据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集聚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集聚与增长的正相关性不显著;集聚与增长相关性不确定。因此他们建议运用国外产业集聚与增长理论时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考虑各方面的差异,采用恰当的检验方法,为政府提供更有效的政策建议。
贺建风,鄢平(2010)选取近20年的数据运用区位熵以及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产业集聚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业集聚程度越高,会带来越高的行业利润率。
(三)从产业集聚的不同类型划分介绍
陈甬军,徐强(2003)把集聚产业划分为共生型和互补型两种,认为共生型是水平集聚,互补型是垂直集聚,且互补型较之共生型因其不存在竞争而相对稳定一些。他们认为产业集聚只是一种暂时的区位均衡,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产业集聚会最终转化或瓦解。
韦成,孙文建(2011)分析了政府在产业集聚发展中的作用,并将其分为政府主导型、政府引导型和政府鼓励型三种模式,并提出了在不同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适合怎样的政府管理方式。
关利欣(2014)针对我国存在的几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进行产业集聚研究,发现不同的所有制企业对整体的产业集聚贡献不同,国有企业拉低了整体的产业水平,外资企业引领了产业集聚和转移,其他内资企业对产业集聚有积极地作用。
(四)从生产率角度研究产业集聚问题
蔡敬梅(2013)对我国2007~2011年的城市化指数和区域化指数进行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主要分析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产业集聚的城市化和区域化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但城市化的影响作用更大。
程中华,于斌斌(2014)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基于2003~2012年中国285个城市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逐年增长,制造业集聚抑制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也正好与事实相符。而从集聚外部性效应来看,结果还显示Jacobs外部性有利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抑制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也表明制造业集聚所带来的负影响主要是由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影响的。
二、国内研究评述
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较晚兴起,从2000年以后,研究才开始逐步展开和深化,关于产业集聚研究的文献才开始逐渐增加,国内学者主要是借鉴和运用国外产业集聚理论来分析我国现有的产业集聚,分析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及运行机制等。国内的学者也对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了相应的实证分析,但这些实证分析多是针对某个或某几个地区进行研究,较少总体分析,现实指导意义较弱。随着产业集聚的不断发展,产业集聚研究仍有许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参考文献
[1]石培哲.产业集聚形成原因探析[J].经济师,2000(3).
[2]李小建,李二玲.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2(4).
[3]苗长虹,崔立华.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J].人文地理,2003(3).
[4]刘世锦.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J].改革——产业经济研究,2003(3).
[5]陈甬军,徐强.产业集聚的稳定性与演变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3(5).
[6]王传英.对产业集聚发生、运行机制的探讨[J].经济纵横,2004(4).
[7]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3).
[8]张翎,窦静雅.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7).
[9]罗能生,谢里,谭真勇.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9(3).
[10]贺建风,鄢平.产业集聚与经济效益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17).
[11]韦成,孙文建.产业集聚发展中政府行为模式比较分析[J].商业时代,2011(12).
[12]陈雁云,秦川.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互动:解析14个城市群[J].产业经济,2012(10)
[13]蔡敬梅.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效率的空间差异影响[J].当代经济科学,2013(35).
[14]关利欣.不同所有制企业对中国产业集聚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4(6).
[15]程中华,于斌斌.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0).
作者简介:王丽欣(1989-),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天津商业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