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晨晨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翅膀还比较稚嫩,对数、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要让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口算,需要借助于实物、小棒、图形等,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逐步形成技能,促进口算能力的发展。
一、动手操作,培养数感
一年级的口算教学,首先学习十以内的加法,十以内的加法是从数数开始,对于数感不强的学生,口算起来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口算中,我们要利用课堂和业余时间,让学生利用小棒、画片进行数数的训练,让学生把1-20、1-100的数正数和倒数都要数熟练,充分了解数的顺序和数的大小,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口算打好基础。
如在口算9+3=?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出示9个苹果和3个苹果,它们合起来是多少?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让学生拿出小棒帮助思考,这时再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学生都能顺利说出把3分成1和2,先算9+1=10,再用10+2=12。由于有小棒的直观演示,建立9+1=10的表象,学生口算的方法和速度明显增强。
二、自主探究,理解算理
在口算教学中,不一定追求口算的速度,重要的是理解口算的算理,只有理解了口算的算理,才能有效掌握口算的方法。
一位老师在教学15-7=?时,学生有困难,他就让学生想怎么办,一个学生举手了,他说:我用小棒摆,15-7=8。在此基础上,该教师又继续提问:还可以怎样想?这时另一个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7+8=15,15-7=8。这时这位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这种方法叫作减法先想加,很管用。这位老师没有结束,而是继续问:还有什么方法?老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生:10-7=3,3+5=8。生:15-5=10,10-2=8……这时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个个争相发言。学生说完之后,这位老师出示了不同的退位减法口算题,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说一说口算过程,通过说理训练,学生的方法灵活了,口算的速度也得到了提高。
如果这位老师只是停留在摆小棒算减法上,学生的操作能力虽然熟练了,但是口算的速度很难上去,而他却欲擒故纵,先抑后扬,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了很多的口算方法,达到新课标的目标要求。
三、强化练习,形成技能
合理运用口算卡片。低年级有配套的口算卡片,在每节课开始的五分钟,我们都要进行口算训练,口算形式可以是独立思考回答,也可以抢答,还可以分小组比赛,看哪一组回答的速度快,总之要不断变换不同方式,调动学生口算的积极性,促进口算技能的形成。
注意视听结合。视算和听算是两种不同的口算形式,视算是通过用眼睛看题目,然后用脑算,用口说得数;而听算的要求就高了,它通过用耳听题目,然后动脑记忆和计算,才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在口算中,要经常变化口算方式,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口算效果。
家校合力促提高。新的课程标准对口算的要求比较高,对一些学困生,运用课堂教学时间很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可以发动家长,让家长帮助有困难的孩子提高口算能力,一方面,老师和家长要建立联系,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口算内容,要让孩子掌握口算方法,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配套相关年级的口算练习册,每天用三至五分钟对孩子进行口算训练,促进后进学生的转化。
四、科学训练,促进发展
1.注意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较低,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需要大量的练习,如果教师只是机械重复地训练,长期下去,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在训练中,我们要不断变化口算形式,适当运用多媒体,设计适合儿童心理的口算练习,让学生学中玩,玩中学。
2.口算题要有层次性
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学生在口算时表现出的速度与正确率不尽相同,为了面向全体学生,确保学生均衡发展,在练习设计时要体现层次性,让后进生也能得到发展。
3.注意形式多样
长时间单一的训练容易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疲劳,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设计练习时,要以视听为主,适当增加找朋友、我是小小邮递员等与口算相关的游戏内容,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提高口算能力。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学生的口算能力决定着笔算的速度与正确率,低年级教师的引导与训练能让学生在口算中少走弯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口算是眼、耳、心、口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除了设计合理的口算内容和正常的训练外,还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严谨踏实、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不能让他们产生厌学的心理和懒惰的习惯,不断变化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武坚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