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中的“微”艺术

2016-05-14 17:25龚俊波
中华家教 2016年8期
关键词:赵强语录家校

编者: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自2012年8月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父母的积极响应,2016年4月开始征集“激励计划家校合作优秀案例”并在个媒体刊发。作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会刊,《中华家教》的《彩虹桥》栏目是一个家校互动的平台。通过学校校长、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合作,形成立体教育模式。

家校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家长工作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所有教师的基本功和必修课。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家校沟通也步入了“微”时代,众说纷纭的微话题,发人深省的微语录,恰如其分的微评价,启迪智慧的微反思,使家校之间真正形成良性的有效沟通,和谐发展。

众说纷纭的微话题

微话题,是家长与学校或教师之间,基于当前孩子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一种沟通和交流。它一般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建立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就当前学生的实际以及家长关心的热话题进行小范围的交流与沟通。微话题的内容一般由班主任或者部分家长共同提出,然后大家围绕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最后集众人智慧,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思想和看法,来指导对孩子的教育与管理。

前段时间,针对网上热议的“教师该不该有惩戒权”这一现实问题,我在家长微信群里发布了这样一个微话题,一时间家长参与积极性都很高,孩子比较调皮的家长说“应该有,现在的宠爱孩子的人太多,不惩罚在学校里无法无天了,长大了还得了”,有的家长说“我们读书时都是这样过来的,能有今天的样子,还要感谢老师当年的惩罚”,也有的家长说“希望老师在惩罚的时候注意下方法和策略,先与我们说一下,现在的孩子人小鬼大,不要出意外”……经过1个多小时的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老师要有惩戒权,支持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也希望老师注意方法,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想办法。通过微话题讨论,不仅家校双方达成了教育共识,更拉近了家长与学校(教师)的距离,实现了教育的“双赢”。

发人深省的微语录

微语录,是通过短信、Q Q群、微信等方式,发布的简约而富有涵义的心灵鸡汤,一般不超过14 0字,通过阅读可以净化心灵。就家校沟通而言,是学校(教师)针对家长在孩子教育中出现的困惑和疑难,选取的一些发人深省、引人思考的语录,让它们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家长、学生的心灵。在微语录的选用上学校(教师)一定要深入实际,切实掌握学生的情况,了解家长的教育难题,并根据家长自身情况量身打造,真正为家长解疑答惑,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留守孩子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男生逆反心理越来越强,觉得家长啰唆,越来越不听话。我班的赵强父亲在外打工,赵强一出问题母亲就在家大骂,而越骂,赵强越不听话,弄得孩子的父亲在外也不安心。通过与赵强的沟通,我发现他母亲是高中毕业,文化水平较高,对他要求很严,成绩和表现稍不满意就说教。其实赵强的成绩和表现在班上还是不错的。怎么办呢?我给赵强母亲发了一段微语录:“孩子出问题时,优秀的家长只说这样的话:发生了什么事,你感觉如何,你想怎么样,这样做后果怎样,你决定怎么做,你希望我做什么,下次你会怎么做……”。过了一段时间,赵强的母亲给我发短信说感谢我,用了我的方法,孩子比以前听话了。一段发人深省的微语录,解决了家庭教育的实际问题,更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恰如其分的微评价

微评价,是指利用网络平台,家校双方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对双方的教育管理行为进行的评价。微评价的内容大到学校的办学方针、指导思想、教育理念,小到教师、家长、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评价的范围之列。恰如其分的微评价,不仅能规范家长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行为,更能激励家校之间真诚合作,共谋教育发展大计。

每次放假,学校虽然再三强调交通安全,并与家长签订交通安全协议书,还派教师护送到车站,但交通设施能力还是不够。学校通过班级网络平台(QQ、微信等),向家长阐述了学校在学生交通安全上的做法,请家长对学校的交通安全进行评价和建议,家长对学校在交通安全上的具体做法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同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倡议下,每次放假,各班都会安排2名家长在车站巡察,并在家长的积极努力下各村组都在学生上下学时安排1名协管员,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形势大有好转。恰如其分的微评价,密切了家校之间的关系,让家校之间真正凝成一股绳。

启迪智慧的微反思

微反思,是指家校之间对自身或他人的某一细微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剖析、解读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沟通,它反映了对自身身心状况的认知。微反思的内容既包括引起思维的怀疑、困惑及心智上的困顿,也包括寻找、搜索和探索的活动,求得解决疑难、处理困惑的方法。启迪智慧的微反思,不仅能促进个人(家长和教师)的快速成长,更能促进家校之间的理解、支持与合作。

手机是当前学校学生管理中最难管的问题。李凡初到我班时连续几次考试都在年级名列前茅,家长由于都在外打工,孩子听话,成绩好,便许诺买个手机。然而自从手机买后,李凡偷偷将手机带到学校,晚上通宵上网,白天精神不振,成绩下降很厉害。多次说教无果后,班主任建议家长回来照顾。在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后,家长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做通了李凡思想工作后,停止了孩子手机的使用,并积极配合学校,加强了对孩子的管理,那个勤学上进的李凡又慢慢地回来了。在班级微信群里,就手机话题讨论时,李凡的母亲现身说法地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让许多家长明白了学校的初衷,进而携手合作,共谋孩子发展。

家校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教育现象是千差万别的,家校双方必须深谙工作方法,掌握沟通艺术,从“微”处着眼,从“细”处着手,理解包容,真诚交流,寻找最佳的途径来解决家校沟通的各种问题,使两者和谐统一,共同发展。

(龚俊波 湖北省秭归县归州中学副校长)

猜你喜欢
赵强语录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赢棋有奖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赵强
打电话
语录
语录
想不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