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红艳
摘 要:在生物高考中,生物的变异一直是考查的重点,这部分知识与细胞增殖、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学基础、遗传的基本定律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高考时最常见的考查形式为选择题,落脚点多为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判断,变异与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的关系等。此部分的题目最易混淆、难辨,也是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所以很容易丢分,出错。所以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生物变异中常见的误解总结辨析如下:
关键词: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基因重组;受精作用 生物变异在高考时最常见的考查形式为选择题,落脚点多为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判断,变异与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的关系等。下面就生物变异中常见的误解总结,辨析如下:
一、基因重组是否可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广义上讲,任何造成基因型变化的基因交流过程,都叫基因重组。而狭义的基因重组仅指涉及DNA分子内断裂—复合的基因交流。基因重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以及非同源染色上的等位基因之间,这叫自由组合;另一种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是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叫做交叉互换。而根据这种定义,课本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就不属于狭义上的基因重组。显然,课本中的基因重组是指广义上的基因重组。这样,受精作用就应属于基因重组范畴。但我们如果按广义的基因重组继续分析下去,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细胞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等也都应算是基因重组,而这又与高中教材变异的分类相违背。故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具体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但个人认为,基因重组可分为:分子水平的重组、染色体水平的重组、细胞水平的重组。高中教材中所讲的变异把这些不同水平上的基因重组重新进行了分类界定。即高中阶段的基因重组应特指有性生殖中的分子水平的基因重组,而受精作用是一个细胞融合的过程,属于细胞水平。故个人认为,在高中阶段,受精作用不属于基因重组。
二、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判断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染色体组的理解,几倍体的判断,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知识抽象,难于理解。关于几倍体的判断,学生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体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这种错误的观点,往往是教师讲解、强调不到位;或是由于平时语言不规范,造成学生的错误认知,以至概念混乱,难于判断。教材上的概念强调,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体细胞含有三个及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多倍体。单倍体是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比较二者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的起点不同,前者特别强调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正确的几倍体判断的方法是:首先,区分来源,若个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不论体细胞中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若个体不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分两种情况进行判断,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个体),则看染色体组数;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若体细胞中含有3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则为多倍体。
三、可遗传的变异是否一定遗传到下一代
对于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学生往往只是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而不是抓住实质去区别。例如,三倍体无籽西瓜是否为可遗传变异的判断。学生往往回答,因为三倍体不可育,所以为不可遗传变异。但如果再深入的想一想,可遗传的变异一定要遗传下去吗?一定要通过有性生殖遗传下去吗? 无籽蕃茄、无籽西瓜同为无籽果实,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由生长素处理,由环境引起,遗传物质并未发生变化,为不可遗传变异;后者为染色体变异,属可遗传变异。再比如,生殖细胞突变更容易遗传给下一代,是否就说明生殖细胞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呢?这也是把变异与性状的传递混在了一起,所有这些错误的产生都是对变异的实质理解不够。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可遗传变异不一定遗传到下一代,遗传到下一代也不一定表达,如无义突变、隐性突变等,且与遗传到下一代的几率无关。
四、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的辨析
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上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内部的可遗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原基因的一系列异质性等位基因,因而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结果,其内因是基因碱基对的局部变化导致遗传信息变化,外因则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由于稳定的DNA分子结构在复制解旋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DNA分子复制时是外因诱发基因突变的时机。基因突变既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又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而交叉互换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Ⅰ前)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的时候,四分体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互交换一部分染色体,进而交叉,属于基因重组。
生物学中有些概念非常相似 ,有时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 ,误人非浅 ,教学中必须将概念讲清、讲透 ,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现象和原理,必须学会从本质入手进行理解的、辨析性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飞雄主编.普通遗传学[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 姚敦义主编.遗传学[ M]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0.
[3] 姚敦义, 张慧娟.细胞分裂[ J] .生物学通报, 1992, (9):1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