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的教学法

2016-05-14 11:07王清渝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本情感思维

王清渝

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则是微观地对教学的革新。而作为我国母语的“语文”,如何在改革的浪潮中扬帆前行,是目前摆在语文教育界面前的主要任务,毫无疑问,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一种特殊的使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以下是笔者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加强诵读,体验情感

情感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具有自我投入的性质。在语文教学中,诵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这种体验并建构自己的情感世界。诵读是以朗读、背诵等方式进行口语表达的基础性训练,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朱自清先生曾多次撰文阐述诵读的重要性。他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有一半来自于声音。通过诵读,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和掌握这种语言,而且还能在与社会人群的对话和交往中获取情感体验。课文的言语文字经典而凝练,蕴涵着丰富的情感经验,而学生处于情感的孕育期和经验的探索期。如果课文的情感经验是外在于学生的,学生缺乏生活化的情感意象和细腻的生活情感,就无法体会课文的情境并运用自己的情感意象展开对话、想象与建构,更不可能引起内心的共鸣而产生情感体验。而美文诵读欣赏时曼妙的语音,能够使学生很容易地切入文本,展开对话和想象,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诵读操作要领。首先,应该注意让学生自主诵读,也就是说给学生尽量多的时间,让他们在自主诵读中完成认读、吟哦、融情和感悟,而不是用教师的架空分析或肢解来代替。其次,诵读任务要分阶段来完成。第一,初读认知阶段。这一阶段扫清文字障碍,对全文基调有一个总体把握,允许学生对文章情感内容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理解。第二,精读感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文本中关键或暗含着深刻内涵的语句进行反复朗读,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能“入景入境”;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能“入情入理”。第三,熟读背诵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把作者的情感与抑扬顿挫的诵读形式在自己的头脑中确定下来,最终实现文本语言的内化,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情感。总之,诵读能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情感变为真情实感,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加强诵读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必不可少的有效方法。

二、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从而使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而进行问题多而杂、启而不发的“满堂问”,进行浅层次而不着边际的盲目的讨论。不忽视实在的教学内容,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生搬硬套忽视学情、机械操作的教学模式,盲目进行过于宽松、不作评判的模棱两可的评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坚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

三、强化思维训练

语文教学的“引爆器”——强化思维训练。语文考试很少考现题,无现成公式可套,主要考查学生的见识,考查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能力。教师如只给学生传授死的知识,要他们死记硬背,面对变幻莫测的题山题海,只能束手无策,望卷兴叹。”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致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教师要以反复的阅读、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直观、”自然的旅游“唤起学生的表象和想象;要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拟定明确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训练思维,不要代他们思考,要善于集中群体智慧,让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学综合性学习。他们若以自己的思维解读了文本中的问题,就会去掉思维的惰性,使脑瓜变得灵光起来,就会因成功的乐趣,激发更大的创造潜能。还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一些题目,通过实践演习,聚合发散,分析概括,对比思辨,整合筛选,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实践中摸索出应试的技巧与策略,形成方法论的集合。教师要随时针对教学实践得来的反馈信息,思考教学策略。苏霍姆木斯基讲得好:”那种热爱自己的事业又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显得肃静,使儿童特别是少年和青年,用心的倾诉他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良心和羞耻心,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我们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灵。我们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我们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老师们记住:”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最可靠的途径是思考。只能靠思考来唤醒思考。“思维唤醒了,就会引爆璀璨的智慧之花。

语文课程有着能引起体验的情感性内涵,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情绪感染力,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激发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对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师生双方性情的养成、理想境界的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阅读教学不仅应该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使青年学生的心灵复活起来,让他们以生动活泼的心灵来欣赏,并体会其中伟大、美好的生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这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猜你喜欢
文本情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