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上海体育赛事对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播

2016-05-14 00:37李梦笛
艺术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体育文化体育赛事传播

摘 要:上海体育赛事发展近年来在政策指导下显现出了繁荣景象,上海体育文化传播、体育产业建设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本文以上海自行车联赛为例,从品牌声量方向进行体育赛事分析,发现上海自行车联赛品牌传播中还面临着规模小、宣传方式规划性差等特点。以此为基础,对提升上海自行车联赛品牌声量进行具体建议,例如拍摄微视频广告等。由小及大,从而引发对上海体育赛事对上海体育文化传播进行思考,提出有效传播几种路径,例如,上海体育应该结合城市特点,打造专业品牌等,以达到体育文化有效传播的最大化。

关键词:体育赛事;体育文化;传播;上海

1 “上海自行车联赛”分析

1.1 赛事品牌声量简述

上海自行车联赛,简称上海联赛,2006年4月23日举办首场比赛,开启了中国自行车运动民间办赛、业余联赛的先河,创办者为汪空军。通过“上海自行车联赛”的官网、官博、微信、百度等方式进行全方位了解,发现几个问题:

第一,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经营偏向私人化,意见领袖的提及量也非常少,虽然多平台多渠道宣传,但是实际力度不强,对品牌宣传力度的忽视导致品牌化影响效果低。

第二,贴吧、论坛等活跃度低,受众的参与度更是不积极,不管是学术上还是大众的认知上,对品牌的感知力都非常低,可以说这是一个没有打出去的品牌。

第三,从受众情绪方面来说,受众参与情绪较为积极,多为询问或者支持态度,这表明了联赛目前“供不应求”的生存状态,所以改变宣传策略和态度是转败为胜的重要一环。

总体来看,“上海自行车联赛”品牌声量较低。对一个品牌来说,多平台协作运营才能有效地进行最大化传播。不过按目前品牌规模来看,过多的平台运营确实不合适,人力监管成本高,但是却有粉丝分散品牌力下降的风险。但是基于未来的发展考虑,多平台协作运营是必然趋势,但是这要一步一步来,要适应品牌声量趋势来逐个增加平台运营。多平台运营虽然容易有分散粉丝的风险,但是同样有多渠道提升品牌声量的优势,所以循序渐进实现多平台运营应该作为上海自行车联赛的长远计划。

1.2 提升赛事品牌声量研究

第一,品牌SEM。要想提高品牌声量,如何能让自己的品牌最多频率地出现在最多人的视线里,这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从品牌SEM方向来解决。SEM追求高性价比,小投入,获最大的来自搜索引擎的访问量,这对目前上海联赛的品牌状况来说,是较为适合的策略。对于利用SEM来提升上海自行车联赛的品牌声量,特提出以下具体建议:一是网站扁平化设计,充实信息,简单、高效地打出品牌网站。二是挂钩意见领袖、权威赛事。三是打造自己的排行榜。

第二,拍摄微视频广告。微电影广告相比传统广告而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但是这又被称为“奢侈广告”,因为其虽然广告效果好,但是成本巨大。所以基于上海联赛而言,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更适合的是微视频广告,它既比传统广告“新”,又比微电影广告“便宜”。拍摄微视频广告,之后利用自媒体的口碑传播、官网官博官微的力量进行网络传播,能够以小成本最大效率地获得广告效果、品牌传播,提升品牌声量。

除此之外,微视频的制作、上传和浏览的主体主要是年轻人。分别以“体育赛事”和“自行车赛”为关键词,通过“微指数”分析发现对二者感兴趣的新浪微博用户中25-34岁的年轻人占大多数,这个结论与微视频面对的主要群体相吻合。所以在受众方面来说,上海联赛的广告对象也较为适合推送微视频广告,广告与受众相契合无疑能给上海联赛这个品牌带来更大的吸引力。

第三,参与投资、设计互动游戏。随着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网站的兴起,更多的社交互动创意涌现出来,SNS的优势逐渐在门户竞争中得以体现。娱乐营销已成为当下最热门营销方式之一。对于上海联赛来说,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投资制作一款属于自己品牌的互动游戏,那么可以先试着参投,而且自行车赛本身就是一个体育竞技类游戏的热门主题。通过对体育竞技类的或者自行车运动类的游戏进行参投,游戏中加入上海联赛品牌相关标识,并且可以将游戏中的一些场景、道具等的形象与现实中的形象相结合,将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这样都有利于提升品牌声量。通过互动游戏可以大大提升品牌辐射范围,同时能够通过“人吸引人,人邀请人”的互动模式,享受品牌每天增长的免费流量和用户黏合度的提升。

2 体育赛事有效传播体育文化的策略研究

以上海自行车联赛为例,上海还有诸多类似赛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如何将类似的体育赛事品牌做大做好,如何更有效地传播体育文化,将是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度思考的问题:

2.1 顺应体育品牌传播的跨媒体化发展趋势

跨媒体化的体育品牌传播方式将成为未来体育的主要传播形式,媒体与媒体相加的优势,不仅仅是接通了相互的内容,更有价值的是接通了相互的受众。多媒体的加入,跨媒体的融合,可以打造品牌整体形象,更加凝聚的品牌力量会事半功倍。而对于上海自行车联赛来说,目前跨媒体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覆盖多种媒体,但是实际操作却仍是冷热不均,这就导致上海联赛品牌的影响力大大削弱。网络的发展带给体育的是更多的互动和乐趣,使得体育文化有了更丰富的途径去进行传播,所以如何利用好这些传播渠道,打造最有效的传播方法是目前体育品牌面临的问题。

2.2 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所传递给社会大众的核心概念,并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体育赛事中所蕴涵名称、标示、格言、物理属性、文化内涵、历史特征与核心价值及功能和服务等,都是塑造城市品牌不可缺的元素。如果没有体育赛事,城市品牌将会失去根基。任何一个体育赛事都是对城市品牌的长程投资。如果没有城市品牌,体育赛事容易流于肤浅,失去强大的后盾,显得单薄而无力。例如,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成为厦门的名片,而厦门也因为这个赛事吸引了大量外来客和外来资源。所以,上海的体育赛事的有效传播就需要借助上海城市品牌,让体育赛事成为一张上海名片,打的是上海城市广告,传播的是上海形象、上海文化、上海城市价值,提升的是上海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综合竞争力。而这个过程借助新闻媒体来传播与营造,就显得尤其重要。正如体育和媒体业内人士所普知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不可相缺”。

2.3 发挥媒介体育传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打造体育赛事品牌

上海自行车联赛虽然社会化媒体上声量不够大,但是仍有很多热爱自行车运动、热爱体育的人主动成为品牌的忠实受众,这说明体育的教育和文化传承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所以,反过来说,如果想打造体育赛事品牌,也可以发挥媒介体育传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从教育、文化传承意义上去“培养”品牌的忠实受众。通过媒介传播体育文化,培养普通大众爱上运动,以此来缩短品牌与受众间的距离,使受众主动趋近品牌,而同时,品牌的声量扩大也帮助促进体育传播教育与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赵雯.上海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湖北:武汉体育学院,2006.

[2] 郑雅真.新浪微博的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3] 阮伟.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李梦笛(1993—),女,河北沧州人,上海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策略传播。

猜你喜欢
体育文化体育赛事传播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畅聊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