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晶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影、微视频等应运而生,成为了当代影视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作为时代文化的引领者和推广者,也成为了微电影制作、传播和欣赏的主力军。鉴于此,本文从校园微电影的特点和功能谈起,总结了其发展现状,并就如何更好地发展高校微电影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微电影;特点和功能;现状分析;发展思考
1 高校微电影的含义和功能
所谓高校微电影,主要是指由大学生们拍摄,以反应大学生活为主,且主要在高校范围内流传的微电影。近年来,随着微电影的兴起和影视话语权向民众的回归,高校微电影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成为了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多个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功能。
首先是娱乐功能。校园微电影和普通电影一样,都具有情感表达功能。学生在观看校园微电影时,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影片所表现的情感融为一体,获得情感触动和宣泄,这对于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急速发育的大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其次是教育功能。传统大学生活中,多以说教的形式来传达诸多认识和价值观,其效果十分有限。而通过微电影,则能够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其效果是传统的说教所不能比的。再次是认知功能。认知包含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校园微电影是一种间接认识,学生通过对电影的观看,能够了解到丰富的信息,经过选择后将新的认知添加到自己的头脑中,并不断消化和完善,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最后是文化传承功能。电影本身就是文化艺术的一个分支。作为高校微电影来说,其本身会受到拍摄者身份、地域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而这种限制也恰好是作品的特色所在。比如每个高校都有自身有特色校园文化,高校所在地也有地域文化,都会在微电影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表现,既丰富了电影本身,也使这些文化获得了一个新的传承渠道。
2 当下高校微电影创作和发展存在问题
首先是作品整体质量不高。每个人都可以拍摄,每个人也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熟悉拍摄器材,这是当代校园中微电影拍摄的现状。但是也正是这种相对的容易性,使校园内出现了很多粗制滥造的之作,艺术价值十分有限。其次是传播范围有限。因为是大学生的原创作品,所以大学生活成为了他们重点表现的对象,传播范围也仅限于校园中,加之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使作品很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再次是运行困难。一部优秀作品的拍摄,必然要以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拍摄者和团队都在资金方面捉襟见肘,资金来源多是学校部门的播款和商家赞助。前者因为在行政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经常缩水或延迟,后者因为受众规模小而不被商家看好。这种资金上的欠缺,使很多创意难以得到实现。最后是人才培养落后。每一个学生在校内学习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每年都会面临着人员流失的问题,特别是一个团队中骨干力量的离去,将给该团队带来本质上的影响,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起来。所以如何建立起一个有着良好继承性的培养体系,也成为了校园微电影发展的关键所在。
3 高校微电影创作和发展建议
3.1 加强创作创新性
前文中提到,在当代高校校园内,只要稍作准备,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拍摄出一部微电影,由此也出现了大量粗制滥造之作。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继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首先要做的就是创新。具体来说,创作者要树立起一种自我意识,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理念去认知和感受,借助于自己的创意和执行力,利用作品表现出这种认知和感受。这样的作品一定是创新的,独一无二的。而不是看到别人拍什么,自己也拍什么,盲目地跟风。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并不等同于偏执,一些学生为了保证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能够在影片中实现,排斥各方面的建议,甚至拒绝专业教师的指导,这就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所以应该善于创新,理性创新。
3.2 给予更多支持
虽然高校微电影的价值和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在对微电影创作和发展的支持上还存有很大不足,特别是资金方面,更是成为了高校微电影发展的瓶颈所在。对此需要探索出一个有效的机制,形成一个完善和健康的创作和市场环境。对于学校来说,应该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拿出专项资金,支持校园微电影的创作和发展,在具体的资金使用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力求获得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作为社会来说,电影拍摄和发行机构、电影协会也应举办一些优秀作品的展演,并给予创作者一定的奖励,邀请国内外知名导演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等。既满足了实际的发展需要,同时也为中国电影发展储存了后备力量。
3.3 提升专业水平
电影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技术。微电影的迅速普及,让很多创作者都片面地认为,只要会讲好一个故事,由此拍摄出来的作品就一定是一部好电影,忽视了艺术创作是一个不断加工和创造的过程,也导致了作品的逻辑混乱、叙事拖沓、节奏掌控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很多大学生都是非影视专业的,很多作品都是一时兴起的率性而为,作品的质量可想而知。对此还是应该以认真和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微电影创作。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电影拍摄知识,虽然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学的十分深入,但是起码要掌握电影拍摄的基本规律和技术。另一方面,则要树立起一种长远意识,多一分扎实沉稳,少一分急功近利,在每一次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只有眼光长远,放眼于未来,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前进,才能够拍出令自己和观众满意的作品。
3.4 创建微电影社团
校内社团的建立对于满足学生的兴趣、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都有着的积极意义。在社团的建立和发展中,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规范社团管理。考虑到微电影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划归为艺术教育中心等相关机构管理,然后设置创作部、宣传部、后勤部等多个部门,并选出社团主席。在社团主席的引领下,每一个部门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使之成为校内微电影爱好者的大本营。其次是开展多种活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一个社团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对此社团应该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如微电影创作比赛、微电影展演、微电影知识讲座等,力争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一个浓厚的氛围。最后是打造精品品牌。要在学校和指导教师的大力支持下,集中优势和力量,打造出高质量的作品,并予以积极的宣传和推广,使之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微电影的兴起,影视话语权开始逐渐向民众手中回归。特别是在大学校园中,广大学子更是成为了其中的主力军。一方面,大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认知,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去创作和反映为大学生所喜欢的作品,极大丰富了当代影视创作的内容;另一方面,微电影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和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获得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效果。虽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微电影还存在很多问题,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困难,所以要在正视当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直至最后的成熟和的完善。这是我们所乐于看到的,更是为之努力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 汤幼鸿.高校微电影创作的现状与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6(13).
[2] 杨柳军.当前大学生微电影创作误区与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