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 郭艳幸 郭珈宜 李峰
【摘 要】 从虚探讨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以及从补虚论治骨质疏松症。提出骨质疏松症的本质是人体衰老导致的机体阴阳失调,治疗的重点是“补其不足”,使阴阳归于平衡。中医从虚论治,能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思路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中医药;病因病机;从虚论治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伴有全身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发生退化为特征,以及骨的脆性增加,以致骨折风险增大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其多发于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OP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世界公认的三大老年病之一。OP引发的骨痛、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文从虚来探讨和论治OP。
中医文献中虽无骨质疏松症之名,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本病症状的记载,如《灵枢·本神》曰:“精伤则骨酸痿厥。”《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OP与中医学的“骨痿”“骨枯”“骨痹”等较为相似。
1 病因病机
1.1 肾之虚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藏精。《内经》阐述了肾与骨、髓之间的关系,如:“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肾实则骨有生气。”清·唐宗海《医经精义》曰:“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含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可见骨的生长、发育、强劲与衰弱和肾精有密切的关系。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以滋养而强劲有力,肾精亏虚则骨髓生化无源,骨骼失养而痿弱无力[1],而发为骨痿。《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生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生而毛发长。”说明人在出生前后骨骼的生长、发育均依赖于肾精。肾中精气亏虚,骨质骨髓失养,而致本病。《素问·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灵枢》曰:“足少阴气绝则骨枯,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发无泽者骨先死。”《寿世保元》中云:“年高之人,筋骨柔弱无力,多因肾气虚。”可见,肾虚是引起OP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发现,骨密度变化往往与肾精的充盛与否呈正相关,骨矿含量变化规律和肾中精气盛衰与年龄变化也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这也从某种程度证实了肾虚是引起OP的主要原因[2-4]。
1.2 脾之虚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主四肢。人始生,本于肾之精气,而人已生,则赖于脾之荣养。脾化水谷津液,则肾等四脏可安,人体方能有生、长、壮之源。《内经》亦论述有OP与脾之间的关系。如《灵枢》曰:“脾气虚,则四支不用。”“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素问》提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百天命。”说明骨也有赖于脾的荣养。若脾虚失运,运化失司,骨得不到荣养,则易骨痿、骨枯。《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脾病四肢不用。”《医宗必读》曰:“阳明虚则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故弛纵,宗筋纵则带脉不能收引,故足痿不用。”说明若脾胃功能衰弱,运化不力,脾精不足,气血生化无源,血亏不足化精,精亏不能以灌溉,气虚不能以充达,血虚不能以营养,无以生髓养骨,而致骨痿,即OP[5]。
1.3 肝之虚 肝藏血,主痛,在体合脉,主疏泄,司运动。中医学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精血同源”之说。从中医五行学说来看,肾属水,肝属木,水木相生,肝肾经脉相连,肾为肝之母。肝肾精血互生,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互相化生。人之骨骼的生长发育或者修复均离不开精血的营养,精血之源为肝肾,肝肾亏虚则会导致精血乏源,继而会发生髓枯及筋痿;若肝气郁结影响到脾,则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乏源,故不能濡养筋骨。若肾精亏虚,使骨髓失养,髓枯筋燥,从而导致OP的发生[6]。
《景岳全书》曰:“筋有缓急之病,骨有痿弱之病,均由精血败伤而然。”《素问·痹论》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肝血不足,则脉络空虚,致筋脉失养;肝失疏泄,则脉道闭阻,气血壅滞,故血不能容筋,筋病及骨,筋痿骨枯,发为骨痿。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肝主要通过维生素D及钙磷代谢、雌激素等途径影响骨形成及骨吸收[7]。以上皆说明肝虚与OP的密切联系。
1.4 气血虚 气血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气血共调是人体各脏腑各司其职的条件,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曰:“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素问》所提“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可见气血失调则脏腑机能失调,机体产生各种病变。血的运行依赖气的推动,肾脾虚,则气的生化乏源,气不足则血不行,必致血瘀,即气虚血必瘀,如《医林改错》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若脾气虚则统摄失司,而致血溢脉外,而成瘀血;瘀血必影响气血的运行,影响脏腑的功能,进而出现恶性循环的状态。瘀血阻络,骨络损伤,以致骨髓失养,是导致OP发病的直接原因[8]。骨骼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气血的滋润与濡养,气血瘀滞,骨髓失养,渐发本病。
综上所述,OP的发生主要涉及肾、脾、肝三脏及气血。肾虚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脾虚、肝虚及气血虚也是重要因素。
2 辨证论治
对于OP的治疗,《内经》有云:“劳者温之,损则补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此为本病的治疗原则。OP的中医论治可根据其病因病机分为以肾论治、以脾论治、以肝论治、以气血论治。
2.1 以肾虚论治 OP常有腰脊不举、腰背酸痛症状,从经脉循行的角度看,腰背部为肾及膀胱经循行,因此,“从肾论治”OP亦有其经络基础[9-10]。《圣济总录》曰:“肾不荣则髓不能满。”肾主骨,肾阳衰微不能温煦筋骨,肾阴虚不能荣养骨骼,故以肾虚论治可温补肾阳和滋补肾阴,辨证可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①肾阳虚损证:腰背及髋膝关节处冷痛,畏寒肢冷,肢体痿软,形寒肢冷,面色黧黑或?白,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法:温阳补肾,健骨强筋。方用右归丸加减,常用药物多为巴戟天、淫羊藿、鹿角、肉桂、干姜、杜仲、续断等。②肾阴虚损证:腰背及髋膝关节等处酸痛,形体消瘦,足痿少力,咽干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舌红而少津,脉细数。治法:滋补肾阴,填精益髓。方用左归丸加减,常用药物多为熟地黄、山茱萸、制首乌、牡丹皮、枸杞子、当归、知母等。
2.2 以脾虚论治 脾主运化,布精微。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以养骨,骨失所养,故发为本病。故《素问》曰:“治痿者独取阳明。”《灵枢》也曰:“痿疾者取之阳明。”脾胃虚弱证:四肢关节痠痛,乏力体倦,形体羸弱,少气懒言,腹胀纳呆,舌淡苔白,脉虚细无力。治法:健脾益胃,补肾填精。方用健脾补肾方加减,常用药物多为茯苓、白术、党参、黄芪、甘草、陈皮、升麻等。
2.3 以肝虚论治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同源。肝血不足,肾精亏虚,筋骨失养,髓枯筋痿而发本病。肝血不足证:四肢麻木不仁,痿软无力或拘急,爪甲不容,视物模糊,舌淡苔白,脉弦细。治法:补肝养血,舒筋益髓。方用虎潜丸加减,常用药物多为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知母、龟板、枸杞子、黄柏、锁阳等。
2.4 以气血虚论治 气血亏虚,血不化精,肾精不充,骨髓失养;气血不足,血行不畅易致瘀,而致脉络不通,进而骨失所养,均可导致本病。《景岳全书》指出痿因“元气败伤则精亏不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气血亏虚证:肢体筋脉拘急,神疲乏力,日轻夜重,面色?白,头晕目眩,爪唇淡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治法:益气养血,生新壮骨。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常用药物多为黄芪、人参、茯苓、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白术、肉桂等。
3 结 语
OP属中医学“骨痿”“骨痹”等范畴。肾主骨生髓,因此肾虚是本病的根本原因;脾主四肢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主筋。因此,脾虚和肝虚势必导致气血亏虚,骨失所养,均可致本病。故治疗本病可从肾、脾、肝三脏以及气血亏虚等方面来论治。中医治疗OP与西医治疗相比,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突出的显著优势。中医学理论认为,无论是妇女绝经后引起的高转换型OP,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转换型OP,其本质都是因为人体的衰老而导致机体的阴阳失调所致。所以治疗应着重补其不足,使阴阳归于平衡。与现代医学“对症治疗”的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11]。期望中医从虚论治本病,能为OP的临床治疗思路提供些许参考。
4 参考文献
[1] 薛继强,王琦,谢根东,等.从肾阳虚论治骨质疏松症浅析[J].陕西中医,2008,29(7):936.
[2] 韩丽萍,王小宁.骨密度与骨质疏松肾虚证的相关性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63-65.
[3] 张波,刘向前,姚共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虚髓亏证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J].中医正骨,2004,16(10):9-10,63.
[4] 赵玉堂,刘凯军,李金花,等.骨矿含量与肾虚、肾主骨关系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6,2(3):19-21.
[5] 倘艳锋,陈久毅,徐元坤,等.补肾健脾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理论探讨[J].河南中医,2008,28(3):17-18.
[6] 王少君,李艳,刘红,等.中医理论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认识[J].世界中医药,2013,8(9):1044-1048.
[7] 王攀攀,张荣华,朱晓峰,等.肝与骨质疏松症关系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0):2632-2633.
[8] 尚德阳.瘀血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9):40-41.
[9] 朱辉,郑洪新.骨质疏松症“从肾论治”古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8):1741-1742.
[10] 黄建武,黄建华,林爱菊.补肾健骨汤联合阿伦磷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性激素的影响[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5):13-15.
[11] 李娟,张剑勇.悄悄来临的骨质疏松症[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