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
继《罗小未文集》之后,同济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李德华文集》。这一对年逾九旬的名教授伉俪,一起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因为李德华曾经著有一本小册子《城市规划原理》,成为国内几代城市规划学人的启蒙读物,所以当《李德华文集》新书发布之时,小小的同济大学城规学院钟庭报告厅,竟然高朋满座。光中科院院士,就来了两位——郑时龄和常青。一场新书发布会,成为了探索李德华建筑艺术和学术思想的研讨会。
《罗小未文集》发布时,满场惊艳于罗先生就读圣约翰大学时的旗袍淑女范儿,乃至当场有人们热切地称呼罗先生为同济女神。而在《李德华文集》发布时,除了回顾诸如李德华参与的大上海都市计划、莫斯科西南角实验小区规划竞赛方案、华沙人民英雄纪念坛设计竞赛以及上海大连西路实验居住区规划等以外,李先生的一些小设计,亦引起座中不少赞叹。
对于一名城市规划大家来说,李德华的设计艺术并不局限在大项目、大规划上。小到一条围巾、一把椅子,都能看到他的匠心。那就不妨从李先生那些为了生活而做的小设计入手,一窥大家风范。
超前半个世纪的围巾
“创作不分贫富贵贱。泥巴可以创作精品,用纯金也可以创作精品。”当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以李德华弟子的身份演讲时,复述了李德华当年说过多次的话。
而此时,一套扎在一起的《罗小未文集》和《李德华文集》吸引了座中人——扎起文集的是一块红绿黑三色格子织物。原来,这是仿制李先生1949年亲自设计的一款围巾而制。
据在同济担当西方建筑史研究与教学的卢永毅教授透露,这款围巾是李德华送给罗小未的新婚礼物。围巾的织造,由当年李德华与圣约翰大学一位德国外教理查德·鲍里克共同开设的纺织厂完成,采用棉麻材料编织而成。
我看着这1949年设计的围巾——格子、红绿黑的组合,完全是现代派设计思想的一种体现。
突然想到——如果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允许,李德华先生单凭这款围巾,或许就能与比之小几岁的伊夫·圣罗兰等等一起,站在国际奢侈品产业的前沿了。而“德华”二字之著名,亦无须等到1980年代了。
当然,对于李德华、罗小未夫妇来说,这款围巾比所有的奢侈品都要“奢侈”百倍——这是一位年轻的城市规划设计师送给新婚妻子的礼物,只为一人设计,保存一生完好——如今竟然还能使用。
在《李德华文集》发布会时,同济大学出版社又把根据李先生设计新制作的围巾,赠与两位老人家。
通过设计围巾的往事,印证了吴志强对老师的评价——“李德华先生的创作,连通左右专业。”也印证了卢永毅对老师的评价:“当年的圣约翰大学,强调现代设计是没有固定风格,从问题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启发式教育发掘创造性,并走入现实的一种社会实践力。换言之,美,在于简单适用,与生活密切相关。”
相隔半世纪的两款家具
卢永毅对恩师李德华的评价,还可以从李德华早年的一张照片中得到印证。照片中的年轻人站在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一座建筑前。建筑上有这么一段话——“新建筑是永远进步的建筑,它跟着客观条件的演变,表现着历史的进展。”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由1930年代留学英国求学建筑的黄作燊先生创办。德国建筑名家理查德·鲍里克等一批西方建筑师、学者任教。造就了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先锋性、引领性。
比如李德华在1945年曾为黄作燊的哥哥黄佐临的话剧《机器人》进行舞台设计。从如今的眼光来看,那款机器人的舞台设计,充满的机械时代的概念感,回看起来仍有前瞻性。
可堪一窥李先生设计之前瞻性的,还有他1940年代末为自己的婚房设计的一套家具。用如今的眼光看,简直是从当时的未来空降到那一个空间的,并且那套家具至今仍能使用。就设计感来说,用今天的话语解读—— 融汇了北欧风,特别注重生活实用性。吴志强认为,从这套家具,能看出李德华城市规划设计的哲学—— 为了人的生活进行创作,为了人的本身需求进行创作。比如李德华设计的新婚家具的柜子,打开柜门,七个抽屉,从下到上,从小到大,装东西可以分门别类。而同时具有书桌和书柜功能的组合柜,放在如今完全可以作为电脑台使用。“李先生的实践告诉我们,规划也好、设计也罢,从宏观到围观,各种设计都是结合人的需求而相互促进的。创作就是要从头脑间到通过观察,再用头脑重塑愿景,进行创作。”吴志强说,“为此,在李德华创办同济城市规划学院后,建立了陶艺室、模型室等,以期培养提高师生的设计能力。”
2003年,李德华、罗小未夫妇乔迁新居,此时已79岁高龄的李德华教授,又亲自设计了一套家具,请工厂代工。乔迁之际,当学生伍江、吴志强等来到新家,又是眼前一亮。如今已是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的伍江教授回忆:“对于家具设计来说,在李先生来说是个小小设计。但从细节能看出李先生对于设计的细心。”伍江的博士论文出版后,曾经送给李德华一本。等多年后第二版之前,李德华亲手将手中那本初版的论文给予伍江。伍江发现书中满是标着的红色标记、贴满贴纸,标注了许多细节的差错。这些差错,有的是初版时排字校对方面的错误,有的是句读方面不够完善,许多都是一些人可能忽略的细节,然而李德华作为建筑规划大师,却注意到,并提醒自己的高足伍江。
而从李德华相隔半世纪设计的两款家具,又能看出他是位不折不扣的生活家。诚如《李德华文集》中收入的同济城规1991届硕士生、1994届博士生孙施文的文章《“吃喝玩乐”与学业人生》中所写——“学规划的要多吃蹄髈,可以长脚力。”或者“上海以前有盐汽水、盐水棒冰,实质都是水加点盐,但口感就大不同,于是就有销量。很少有人喝水加点盐了事的,还要专门去买,还要买专门的牌子。”
从生活细节中,娓娓道来的都是哲理,这是李德华生活的艺术。
从唱片咖啡馆到病榻学西班牙语
改革开放之初,李德华被公派到耶鲁大学学习。没成想李德华在耶鲁大学的演讲,让耶鲁人感到惊奇——红色中国竟然有这么精通西方规划的人?没想到李德华教授始终关注着西方建筑与规划的学术前沿课题!
吴志强说:“1982年在读研究生时,我发现同济图书馆的规划原著阅读登记的第一位借阅者,几乎都是李德华先生。”这就是从“文革”时期走来的李德华不落伍于时代的原因——即便是在史无前例的时代,李德华仍能找到一方安静的书桌,来研读冷落一边的学术文章。
回看李德华的学术生涯与设计生涯,虽然大手笔的作品不多,但件件使人难忘。留存下来的,诸如1951年设计的山东省中等技术学校建筑,由黄作燊和当时圣约翰大学助教李德华、王吉螽共同完成。这组建筑集中体现了现代建筑的设计思路,注重功能合理,尊重结构和材料的特性表达。
之后,1956年李德华、王吉螽合作设计的同济大学教工俱乐部,更是继山东省中等技术学校建筑的设计思路,体现出现代建筑的流动空间之美,又融汇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趣,却用现代材料去表达之。
至于后来的手笔,吴志强做了归纳——“李德华在武汉东湖宾馆二期工程的创作实践中,大量运用自然要素,使其融入人工创作空间之中,屋外有前院,屋中有内园,摇曳的竹影映入舞厅的地板。在李先生创作的西郊宾馆中,庭院中的流水穿越玻璃幕墙引入大堂,落在大堂水面上的阳光折射到天花,波光粼粼,成为整个大堂中一帧巨幅的自然流动景观,让所有的看过这大堂景观的人都无法忘怀这曲自然与人工交汇的景观交响。”
至于莫斯科西南角实验小区规划竞赛方案、华沙人民英雄纪念坛设计竞赛,则体现了在20世纪中叶中国规划设计的国际范儿。
1959年,苏联组织了莫斯科西南区试点住宅区设计的国际竞赛。参赛者除了苏联设计师外,还有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朝鲜、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我国的设计机构,共提出35种方案。同济方案后与清华方案、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方案合作整合,由中国建筑学会提出参赛,并当选优秀方案。李德华作为主要设计者,提出的诸如“分车行的、人车合用的人行道,分支式行车系统”等,广受好评。
提及李德华的国际范儿,吴志强提及了1948年在南京西路上的Artscope唱片咖啡馆。“这是李德华先生青年时期的一个作品。在这个设计中,李先生把当时最时尚的唱片与社交的饮品雅座植入到静安寺庙弄的环境中,传统与时尚、场所精神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吴志强说。
而更令吴志强动容的,则是李德华教授七十多岁时的一个故事。“最近我在整理李先生文集时,偶然发现了李先生完成的19本西班牙语小说英译本的手稿,懂得了什么才是一个中国学者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吴志强说,“我刚回国时,看到先生书桌上放满西班牙语的文章、书籍,他每天坚持看,每月坚持写。我还以为是先生兴趣广泛,这足以激励我们年轻人去博学。可今天,我才知道先生是在70多岁时癌症手术后,在病床上开始了他的西班牙语学习,开启了他新的征程,我的心灵受到极度的震撼。多少人在因病痛而呻吟的时候,李先生却开始了一门新的外语攻关,我心里在问,是西班牙语的学习和译著帮助李先生克服了病痛,还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超越了所有的生命坎坷?李先生被我们发现了他的学术成果,而我们却感到了他奉献给我们的生命成果。我一直在想,如何把李先生的这些西班牙小说译著让更多的学生看到,这会让更多的未来学者悟到,什么才是一个中国学者真正的品德与才华!”
当然,令吴志强这一辈学生毕生难忘的,还有这么一段如同电影镜头般的画面——1983年春,罗小未给研究生上完课后,十几位同济大学研究生和罗小未从文远楼215教室一路聊着到了门厅。突然发现楼外细雨蒙蒙,李德华先生正在门厅特意等候罗小未下课回家。李德华打开手中雨伞,夫妻俩对视一笑,罗小未挽着李德华的手臂,走进了春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