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小力
【摘要】大学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的联系环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大学体育课教学除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其运动能力,使他们掌握基本体育技能要求以外,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的自我锻炼能力,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能力;体育锻炼;体育教学
一、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削弱了大学生的体育兴趣
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完成教学内容为主,而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积极性较少。主要是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学习。学生很少去分析教师的动作,也不去想除教师所传授的练习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种“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只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注意技术动作的反复练习,忽视了练习方法的传授,因此限制了学生智能和创造力的发展,抑制了他们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影响了其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认识
由于某些中小学体育师资缺乏、体育设施不完备、体育教学不正规等原因,使得许多学生没有打好体育锻炼的基础。另外有些学生觉得上体育课又脏又累,虽然有些学生想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身体条件,但由于缺乏锻炼方法,又缺乏坚强的意志,故难以经常坚持,因此就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有些学生也因此而去锻炼的信心。
二、大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程度偏低
由于意识是人们在某一特定事物的深刻影响过程中,经过长期、反复的观察、认识、判断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式和思想观念,并支配其行动。因此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他们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严重挫伤了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没有形成应有的体育意识。
2.教学内容项目过多
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竞技化使学生难堪重负,多数学生的印象就是跑步、打球。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能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决非内容越多越好。体育运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易使学生熟练掌握多门体育项目的锻炼方法和锻炼技巧,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体育课的感受,影响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3.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校园体育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与教育、社会对高校体育的资金投入和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矛盾,是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和提高的主要矛盾。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
三、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
1.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加强运动素质教育
为了改变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提高其认识水平,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当前的形势、大学教学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讲清大学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体育锻炼与身体素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关系,并结合实例讲述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使学生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另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讲述体育的基本知识和锻炼方法等,以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
2.让学生自己编排动作组合及轮流领做准备活动
让学生轮流编写、领做准备活动的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将全体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并提前编好顺序,轮到哪项内容的教学,就由负责编写该内容准备活动的小组,共同研究编写准备活动计划,并选派一人领做准备活动。开始时要求各组选派组织能力强、有魄力的同学带头,以增强其他同学的信心。编写的准备活动计划要提前交任课教师审定、修改后方能上课。学生领做准备活动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总结、评议、发扬优点,指出不足,以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认识和掌握技术动作的不同阶段,适时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并把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学习体育运动技术上去,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并进一步启发、诱导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结果使同学们很快掌握动作。
4.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练习,允许他们在练习过程中边练边议,甚至提出不同的见解。另外,有些动作,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实际练习并掌握基本的练习方法后,可分组练习并允许他们根据动作要领和要求,自行选择喜欢的练习方法。然后,由学生担任裁判工作,组织教学比赛。
四、小结
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大学生对锻炼身体的认识、提高锻炼的积极性、提高自我锻炼能力以及开发智力、培养全面的素质都取得较好的成效。首先,由于同学们的身体差异,在教学中所表现的态度不同,收到的效果也就不一样。所以,教师怎样进行积极引导并因材施教还需进一步探讨。其次,在教学中由于采用多种形式,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学组织、课堂纪律等方面往往还存在一些漏洞,有待于进一步弥补。第三,要上好这种类型的体育课,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责任感,这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