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2013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87名随机分为试验组42和对照组45,试验组采用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即将以病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临床综合技能评价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临床综合技能评价(t=3.62,P<0.01)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对各项教学效果评价较好。结论 运用综合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护理学基础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关键词:教育;护理;教学方法;综合实验;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验课占总学时的一半左右。通过实验教学旨在培养护生的基本护理技能,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奠定基础。一直以来,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由教师讲授、示范,学生练习、回示范,教师总结来完成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缺少思考时对技能的学习仅仅依靠模仿,不能灵活地全面应对临床需要。为提高学生对技能掌握,现将对实践教学进行的改革,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西安医学院2013级本科护理6个教学班中抽取2个班87人为研究对象,女生78人,男生9人,年龄18~23岁,均为通过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的全职在校大学生。以班为单位分为两组,实验组42人(男生4人,女生38),对照组45人(男生5人,女生40人)。在性别、年龄和平时成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上课均采用统一教材,理论及实验授课均由同一组教师授课。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 22~23人为一小组,每组分别由一名带教老师示教实验过程,带教老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反复练习同一操作项目,下课前带教老师回视并总结实验中出现问题较多的操作部分,强化学生记忆。
1.2.2实验组 采用综合实验教学法。带教老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设计综合实验病例,每个病例可同时包含2~3个实验操作项目,并将学生分成5人小组,实验前将病例发给学生,要求其对病案涉及基础和临床知识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并以小组进行讨论,提出护理问题并设计整理出整体护理方案,教师提供护理措施中相关护理操作录像供同学们课前预习,实验课上每组同学报告其护理方案,自行从准备室选取实验器材,每小组分角色,可分为医生、护士、家属等在护理模拟人身上进行操作演示。带教老师提问操作要点及相关知识,并对其现场的沟通、实验准备、实验过程进行指导。每小组内角色互换反复练习。课后讨论并提交实验心得。
1.3评价方法
1.3.1期末操作考核 期末两组学生采取同样考核方式,每位学生从15项操作中任意抽取一项作为考试项目。采用同一评分标准,带教老师一对一考核。
1.3.2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使用问卷调查表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对实验课教学方法的评价。发放问卷87份,当场填写,回收87份,回收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
2.2两组学生对护理实验教学的评价 见表2。
3 讨论
3.1综合实验教学法有利于护理学生对护理操作知识的掌握 传统实验教学时,教师严格讲解并示范操作的每一步骤,学生主要是单纯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反复练习。但对于每个操作的应用场景并未过多考虑,对于实验准备的用物要求,操作流程也没有及探求其原因。使得多数同学的记忆不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因而容易遗忘。综合实验教学法实现通过对患者评估得出的护理问题而选择需要的护理操作,实验的用物是根据操作需要由学生自行准备,在演示过程中又对每一步骤在此实施的原因进行讨论后开展的,因此学生对每一操作的适用情形,用物选择原因及操作流程的安排都是深刻理解的。使教学由传统的强调以教师为主导的封闭式、注入式教学模式向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模式转变[1]。表1结果证明这种理解式记忆的效果与单纯模仿记忆效果在操作技能成绩均数显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3.2综合实验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综合实验教学法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对于实验的相关知识的复习和预习,使学生已经了解到实验开展的目的,实验所用到的知识,实验过程安排的原因。这样充分的准备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主动地对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清晰地安排,并可在变化的模拟场景中对出现的问题根据综合评估安排解决问题的顺序。这就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实验教学上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学生转型为主动学习性,预先收集相关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实验中遇到的新问题经过思考讨论又有新知识的掌握。通过这种"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学习过程, 学生学会了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 自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5]这就增加了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的积极性。表2中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护理学基础实验的兴趣存在显著性差异。
3.3综合实验教学法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患者整体护理方法[2]。通过病案介绍,使学生实践更接近临床真实情景,学生可以从学习中体验到护理不仅仅是将一项项操作按流程做完,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对角色进行模仿与观察学习的方法,在角色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进入各自的角色境界,与角色情感融为一体,从而产生相应的角色行为[3],通过角色扮演,角色互换而体验到要全面认识工作的内容,以及在解决护理问题中遇到的在不同的情境中与其他工作人员的协作,体谅不同患者的护理需要。并认识到护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场景,学会应对突发情况。表2中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对综合实验教学法给他们应变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评估能力等方面都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3.4存在问题及改正方法。虽然综合实验教学法强化和规范学生护理操作技能及行为规范,学生对此认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①设立临床工作情景不够真实化,以后需要模拟临床情境,设立模拟化病房供实验教学使用,使情境更符合临床实际,有利于改进后的教学模式的开展[6];②选取的病例有待完善。下一步加强专业教师与临床护理人才的交流,邀请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参与综合实验病案的编写,选取临床典型的病案编辑成册,供学生实验课使用。
总之,对护理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在护理领域有重要意义,符合我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和护理教育的改革,护理教学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地推进和完善。各种教学方法有其适用性,也有其局限性[4]我们应该结合国外经验并积极探索实践护理临床技能能力的培养方法,将传统教学、病例教学、PBL等多种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在实践教学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提高了护理本科生专业兴趣、综合应用能力,
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利于提高护理学生的临床实践动手及思维能力。可行性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景龙,沈宁.护理专业不同层次毕业生应具备专业能力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9):527-529.
[2]余爽.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现状与改革[J].中国实用医药,2009,2(3):239-240.
[3]张咏梅,钟建华.角色扮演法在手术体位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58.
[4]刘宇,王跃民,裴建明.结合实际合理运用PBL教学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2):149-151.
[5]于杨,何国平.角色扮演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6,20(5):1-211.
[6]姜文莉,吴永琴,高歌心.模拟病房护理学基础技能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J].护理研究,2006,20(6A):1491.
编辑/安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