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改革探析

2016-05-14 22:40黄国庆田拥军
职业·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黄国庆?田拥军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考核评价存在不够全面、不够客观的问题。要科学地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实际的道德品质表现,就必须从创新思想政治课考核的理念、内容、标准等入手进行改革。本文反思了高校思想政治课传统的考核办法,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的设想。

关键词:高等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试考核 改革

课 题:本文系基金项目: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科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差异化教育理念的高职理工专业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课题批准号XHB2015068)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考试的目的不仅是测试学生理论知识的水平,重要的是为提升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供导向,引导教学。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考试考核还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表现,必须从创新思政课考核的理念、内容、标准等入手进行改革。

一、对高校思政课考试考核评价的传统做法的反思

1.考试理念落后,重理论考试,轻能力与素质

高校思政课考核受专业课考试改革的影响,大多建立了题库,考试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等,有标准答案或明确的要点。然而,高校思政课教材为及时体现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修订较为频繁,题库的作用不是很大。受考试内容的导向影响,思政课教师要把知识点讲全,学生要把知识点记熟,至于概念内涵的正确理解、基本原理的灵活运用、分析方法的熟练掌握等反而被忽视了,没有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评价方法重结果、轻过程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实用主义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很有市场,而传统的思政课考核方法则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生的功利化取向。有的高校规定思政课考核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成绩两部分组成,看起来结果与过程兼顾,但两者的权重不同,一般期末考试成绩占较大权重。因考核分数与评优、毕业等直接挂钩,大学生不太重视平时的学习,只关注期末考试,甚至靠考试前集中记忆,临时抱佛脚,有的学生就能取得较好的卷面成绩,这样就使思政课的考核停留在了应试教育层面。

3.考核形式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的“一卷式”笔试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原理的记忆,对于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有一定的效果,但其不足在于忽视了思政课的实践性,卷面成绩不能科学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政课学习状况和思想政治素质。部分学生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只重视理论学习,不重视践行,理论上知道该如何做,但实践中却没有做或者做不到。忽视对社会实践的考核必然导致思政课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改进高校思政课考试考核的方法

高校思政课的考试考核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首先是树立科学的以理论传播、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素质教育理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的认知水平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转变。其次是考核方法多样化,应该从多角度进行考核,由注重知识转向强化实践能力,将笔试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引导和督促大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及日常思想政治表现。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1.转变传统的考核理念,树立以能力与素质为中心的现代考核理念,由注重知识转向强化实践能力的考核

思政课以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为目标,引导学生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等。无论是笔试,还是日常行为评定,都得注重对素质和能力的考核,减少以考查学生记忆能力为主的客观性题目,增加具有综合性、分析性、应用性的能考查学生基本能力的主观性题目。笔试主张以开卷为主,考试内容注重综合性、创新性,着力考核学生能否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题目答案不可能在课本上直接找到,不仅测试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要测试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这样就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备真才实学,才能够教好学生、考好学生;学生不努力学习,就无法获得好成绩,甚至无法及格。

2.改变传统的一元评价,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理论素养与思想品质

要想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理论素养与思想品质,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一元的卷面评价或论文评价,建立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效果,不仅体现为理论知识水平,还要看大学生能否将知行结合起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必须将理论知识考试与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平时表现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可以尝试口试的考核形式,根据课程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采取提问、演讲、指定命题等方式进行口试,着重考核学生的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单纯地依靠笔试很难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进头脑”的教育目标,也培养不出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的学生。大学生思想品质归根结底要落实在行动上,因此多元考核中要将实践活动参与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至少占总成绩的一半。高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体察民情,开展社会调查,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等,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教师应指导学生撰写相关的调研报告或论文,填写志愿者活动情况表。通过撰写调研报告、研究论文,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科学评定学生的成绩。

3.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引导和督促大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及日常思想政治表现

高校思政课虽为必修课程,但也有部分学生不够重视。实施过程性评价,把平时成绩纳入期末总成绩,可以促使大学生注重平时积累知识,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要严格考勤,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其次,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将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效果纳入考核体系,科学制定包括出勤、纪律、参与课堂活动等的恰当的成绩比例,从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师生的沟通与交流。过程性评价加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约束,进一步强化了考试的激励功能。考试考核改革后,学生上课更认真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也提升了。

过程性评价除了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外,还要关注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表现,比照遵守相关校纪校规情况,出台加分与扣分细则,对好人好事给予鼓励并加分,对重大违纪甚至违法行为给予扣分,以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不断加以强化,并内化为素质。当然,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考核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要用发展的眼光。从培养学生平时学习的自觉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考虑,过程性评价的比重一般占总成绩的20%~30%。

三、小结

高校思政课考试考核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思政课教师的智慧和汗水,需要学生的参与和配合,也需要高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改革才能顺利推进,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解媛.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11).

[2]王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高等院校教育督导职能与任务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