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检查鸡舍结构,预防塌陷、垮塌等事故发生 检修电路、门窗、送料、通风、取暖、除粪等设备,确保不留安全隐患。
2.彻底清理鸡舍,并进行舍内消毒处理 地面冲洗清扫干净,墙壁粉刷,加强通风换气;再用2%的烧碱溶液(或 8%~10%的生石灰配1%的碱水)喷洒墙壁、地面、舍内空间、鸡笼和料机等所有设备用具;然后用 0.02%~0.3%的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全部喷洒后封闭鸡舍,保证消毒效果。
3.鸡舍周围消毒 鸡舍周围5米内的地面和鸡舍外墙用2%~3%的烧碱溶液或 30~50毫克/升的次氯酸钠喷雾消毒,鸡舍周围1.5~2.0米地带撒生石灰消毒,运鸡道、运粪道、堆粪处均采用喷雾消毒,也可火焰焚烧消毒。粪便、污物及清扫出的杂物集中堆积密封。常见环境消毒药还包括碘伏类药物、复合酚类药物、二氯异氰尿酸钠、双链季铵盐等,应采用轮换使用不同消毒剂的方法,提高消毒效果。
4.饲料脱毒 洪灾过后饲料极易霉变,霉变的饲料坚决弃用,否则容易造成霉菌毒素中毒,引起家禽发病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财产损失。霉变严重的饲料不能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应集中填埋、销毁或转运到专业的垃圾处理点,不可随意抛弃。
5.及时接种和复种疫苗 洪水过后,各种致病菌和病毒无处不在,传染性极强,家禽入舍前必须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接种环节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漏舍(笼)、不漏禽、不空针和按量注射疫(菌)苗,对要求加强免疫的疫苗应复种。2月龄以上鸡群可皮下或肌肉注射鸡新城疫I系苗 0.1毫升;2月龄以内的鸡群可按说明书方法采用饮水、点眼、滴鼻免疫,加倍量紧急接种鸡新城疫 IV系苗。为防禽群洪灾后发生大肠杆菌病和禽霍乱等,可按 0.02%的比例在饮水中加入敌菌净,连用 3 天。
6.提高饲料质量,增强抗病力 相应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A、B、D、E等含量。也可添加适量多种复合维生素(1000千克鸡饲料拌入 5~8 克)等,能显著提高家禽免疫力,尽量避免免疫失败。
7.保证干净饮水 经常对饮水器和水槽进行消毒,尽量选用毒性小、效力强、无残留的消毒剂,可选用双链季铵盐、二氯异氰尿酸钠和碘酊等。在饮水中增加水溶性复合维生素和电解质也有利于增强家禽体质,增加抗病力。洪灾过后水源污染严重,很难找到清洁饮水,这也是造成洪灾后家禽疫病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保证家禽能饮用到干净的水,家禽少时可采用水烧开后待凉再饮的方法,也可用 2.75%百菌消按 1∶2500或25%漂白粉每1000升水中加入7~10克等进行饮水消毒,有很好的防控疫病效果。
8.重视新技术的使用 乳酸秆菌制剂、双歧杆菌制剂和芽孢杆菌制剂等有促进家禽生长和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杆菌等肠道病菌的作用,可调节家禽体内的微生态环境,起到抗病、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作用,洪灾过后养殖户可按饲料量的0.1%~0.2%拌料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