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涝害后柑橘园和树体管理
(1)及时开沟排水。修整和加固排水沟渠系统,保证完善畅通。柑橘园积水较浅的,雨后及时疏通渠道,排除果园积水。对一些地势较低的柑橘园,积水较深, 及时开沟清淤,清沟排渍,排除果园积水,以降低地下水位和果园湿度;不能及时清理淤泥的果园,要开深排水沟,做到沟沟相通,雨停水干,防止果园渍水,使果园土壤保持最大程度的通气状态,以促进果树快速恢复生长和预防病害发生。
(2)及时中耕松土。雨涝后应及时中耕松土,这样既有利于改善叶片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环境,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通气条件,防止土壤板结,促进根系生长,又能够保障土壤墒情,维持树体水势。中耕时要适当增加深度,将土壤混匀、土块捣碎。根据土壤和果树生长的具体情况,可中耕1~2次。对因涝而烂根较重的果树,应清除已溃烂的树根,用石灰水刷白树干和枝,并用稻草或麦秸包扎,以免太阳暴晒,造成树皮开裂。涂白剂配方是生石灰5千克,硫磺粉1千克,食盐少许,水17.5千克。混匀成浆,涂刷主干、主枝。可防止天牛产卵。
(3)及时清园消毒。雨过天晴之后,要及时清理柑橘园地面、树干和树枝上残存的渣滓、杂物等,并集中烧毁。及时修剪果树, 去叶去果,减少蒸腾量,并清除柑橘园内的落叶落果。被洪水冲倒、冲斜的果树应及时扶正并立支柱固定,对裸露的根须要培土覆盖。在完成以上工作后,再用高压喷雾器喷清水清洗树叶、树枝、果实上的残留物。同时,对全园用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的多菌灵粉剂500~600倍液或70%托布津700~800倍液等杀菌剂对树冠和树盘进行1次彻底喷雾,或于地面、培坎等死角撒施石灰,以达到清园消毒目的。
(4)及时扶正或固定植株。强降雨天气过后,要将已倒伏的植株扶正,及时培土壅蔸,清除果园内杂物和幼龄果树叶面上的泥沙。由于长时间根系被淤泥堆积,会使土壤中的氧气缺乏而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必须迅速清除墒面淤泥,用清水喷洗枝叶上残留的污物,以确保树体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对被水冲倒或被风吹倒的果树及时扶正、培土、护根,必要时可设立支柱,防止摇动和再次歪倒。
(5)及时追肥和补充树体营养。主要通过根外追肥,保障树体营养。受灾果树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能力下降,果树树势变弱,应根据树体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根外追肥,尽快恢复树体生长势。可选用0.1%~0.3%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或用其他营养性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隔5~7天1次,连喷2~3次,补充营养。树势恢复后,按树体结果量和生长势,进行土壤追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加强营养,促进果树恢复生长。基肥可提前到秋季的9月底至10月初,追肥全年可增加到4~5次。
(6)适度修剪。雨涝后适当修剪,可减少果树地上部的水分消耗。生长过旺的树,及时修剪徒长枝和上部的过密新梢,同时适当回缩部分过长枝,摘除部分小果,以减轻果树负载量。修剪时剪平伤口,同时尽快剪除雨涝灾害引起的病枝、病叶和病果,并将其清除出园进行深埋或焚烧。雨涝灾害较重的柑橘园, 通常不宜采用环剥技术来控制树体和新梢旺长。
2.涝害引起柑橘病害及其防控措施
(1)受涝后柑橘易患脚腐病、树脂病、炭疽病、褐腐病、生理性缺素症防治。脚腐病和树脂病可挖土晾根、刮病斑,消毒,药剂涂树干。主要药剂为10~20倍氢氧化铜涂刷伤病部位。溃疡病剪除病枝、病叶、病果,并集中销毁,同时全园喷布铜制剂。其他病害可采用广谱性杀菌剂进行防治,如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任选1种,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虫害主要是红蜘蛛、锈壁虱、介壳虫、粉虱、潜叶蛾、蚜虫等,选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2)雨涝后病害防控措施。重点加强柑橘园土、肥、水管理,促进树体生长,提高果树抗病力。清园消毒,剪除枯死枝、病果、僵果,清除枯枝败叶、残次果,将病叶、病果清除深埋,减少病源基数。整形修剪,合理整形,优化树体结构和果园群体结构,改善柑橘园通风透光条件,重建和形成适宜的果园生态环境。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