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矫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间过渡的著作。就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程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清算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的直观唯物主义,提出了新型的实践唯物主义,形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历史唯物主义萌芽。近年来,很多学者对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展开人学问题比较研究是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进行的。换句话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彻底清算了费尔巴哈提出的抽象的、纯自然的人的观点,提出了实践这一概念,对社会生活具有的实践本質也作了说明,但却忽略了对文本中关于“市民社会”的解读。
一、对第九条中的“市民社会”的解读
费尔巴哈指出,要想确立思维就必须依靠感性直观。他还指出,要想获得真理思想就必须将上述思维结合起来。他抛却了现实活动的影响而将人与人的感知在直观的情感化中联系起来,并且将它确定为认识真理的标准。对此,马克思指出,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彻底解决唯心史观带来的神秘主义。
虽然费尔巴哈的整个哲学理论都是在理解自然、自然与人的关系中进行建设的,但他却忽略了人的能动作用。马克思在从人类改造自然能动性的活动中,发现人在改造自然界的时候,一方面按照自身尺度,另一方面按照不同事物的尺度。自然界对人而言,不仅是消费对象,还是意识对象,立足于人类的思维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作用下对自然能力进行能动改造的意义等来证明人属于类存在物。在改造自然活动中,人不但要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面对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类的本质并非费尔巴哈倡导的个体固有的爱、理性、意志力。其本质具体表现为多种社会关系构成的综合。
费尔巴哈主张的宗教感情并非人的本质,这是一种社会产物,抽象个人属于社会的特定形态。费尔巴哈从感性直观来理解世界,把人只看作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因为费尔巴哈认为人只有爱,没有其他。要知道,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行动的人是基于市民社会之上的,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中形成的国家、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待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他没有看到活动范围内的人,只看到情感中的人。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最大的区别就是,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工业和制度,只看到情感,又重新陷入了“唯心主义”。
因此,马克思批判道:“直观唯物主义不是将感性看成唯物主义的实践活动,最多就是从个体的角度对‘市民社会的直观唯物主义。”
二、对第十条中的“市民社会”的解读
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在批判唯心主义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而他在费尔巴哈思想的基础上发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旧唯物主义中缺乏历史的眼光;第二,在社会大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旧唯物主义缺乏世界性的眼光。在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体制的内部矛盾日渐凸显的情况下,要想对市民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内在矛盾进行解释就需要新的哲学体系。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中,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是以‘市民社会为出发点。”从这点可以看出他缺少现实性思考,其中包括长期栖居在山村的费尔巴哈。在工商业发展时期,市民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资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而在此环境下产生的旧唯物主义要么像费尔巴哈一样忽略历史事件的发生,追求人本身的“爱”的理念;要么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
所以,马克思哲学就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将感性活动作为载体,将市民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其主要内容,对资本主义感性活动具有的内在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行的揭示。马克思借助揭示这一矛盾为解放无产阶级找到了科学道路,为实现人类具有自由自觉特点的本质互动寻求到了阶级力量以及对现状进行改变的科学途径。马克思认为:“新唯物主义是以人类社会化或者社会人类作为落脚点。”新唯物主义落脚点并非服务于特定剥削阶级,而是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
立足于“市民社会”生成的唯物史观帮助马克思理解了“市民社会”这个关键点;立足于唯物史观,马克思认清了意识形态、法律、宗教的价值。此外,马克思深入理解政治异化与宗教异化的实质,剖析了公认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表现及其根源。他还找到了人类自由存在发展的革命道路——无产阶级道路。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