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画:运筹方寸 神笔绘乾坤

2016-05-14 18:09苏兵孙蒙姜乾相
决策探索 2016年8期
关键词:内画鼻烟壶方寸

苏兵 孙蒙 姜乾相

内画,又称内画鼻烟壶,是中国一种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与高度透明玻璃的炼制、掏膛技术的成功是分不开的。内画的画法是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内画艺术分为京、冀、鲁、粤四大流派,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画成为具有独特技法的工艺美术,不能不说清时辉煌的博山琉璃起了引擎作用。康熙年间,一件独特物件的盛行,拉开了成就内画艺术的帷幕,它就是鼻烟壶。鼻烟本为欧洲人嗜好,明万历年间被带入中国,至康熙时期皇室喜爱,吸食成为贵族时尚,并上行下效,鼻烟壶随之身价倍增,而在内壁作画的鼻烟壶尤为珍贵。

光绪十六年,京城内画鼻烟壶工艺传到了山城。博山画师毕荣九利用当地产的高级琉璃水晶料做壶坯,开始制作内画鼻烟壶。他和同时代的艺人们共同努力,最终奠定了博山内画艺术超群的基础。毕荣九成为博山内画艺术创始人和我国内画史上的一代名师。

“琉璃壶坯内壁光滑,很难着墨敷色。毕荣九大师悉心钻研,解决了这一难题。即壶中装铁砂、灌水,不住地摇晃、摩擦,光皮随之变成了毛面。”博山的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专业委员会会刊《烟壶》主编张维用说。

1956年,毕荣九的高徒薛京万、张文堂两位内画艺术家在博山美术琉璃厂招徒传艺。内画过去一直沿用勾形竹笔蘸国画颜色制作,因竹笔硬细,每次蘸色不多,送进抽出频繁,误工不说,线条粗细、虚实变化也受限,效率不高;又因是水色,故成品怕水、怕潮、怕磨。如何解决这一瓶颈,成为当时之急。

1958年,薛京万受师傅创新的感染,开始揣摩改良内画笔,发明了狼毫笔和羊毫笔。他用狼毫勾勒,用羊毫敷彩,不仅吸色量比竹笔多了许多,且浓淡兼施,粗细自如,画面千姿百态,工作效率和绘画质量也大大提高,成为内画艺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掌握内画技艺极其不易,薛京万的徒弟、中国内画艺术家王孝诚这样描述道:“内画是在口小如豆的瓶内反向作画,得有独特的‘背画技法。作画时,气收丹田之中,发力于手腕之上,精细之处非目力所能及,须有高超的书法、绘画技巧,包括历史、文学修养。”

内画作品分高、中、低三个档次,材料有玻璃、天然水晶、人造水晶等,形态由传统的圆弧状,发展到多棱形、球形、屏风、异形水晶等50多種。博山内画世界闻名,李克昌、张广庆、孙即杰、文向君在国内外享有“博山内画四大神笔”之美誉。

时间在指尖慢慢流淌。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内画艺术家们陆续创作了《水浒一百单八将》《清明上河图》《红楼梦》《洛阳兴殿图》《百子图》等一大批内画艺术珍品,画面栩栩如生,技法各有千秋。其中《水浒一百单八将》于四寸壶面上水陆纵横,营寨相连,或坐或骑,或立或步,刻画细微,神态逼真,构图饱满,层次分明,工整蕴藉,令人叹为观止。

在不足三方寸的小壶上画出山水、人物、花卉,可谓方寸世界,毫厘之间,绘就大千乾坤,这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内画技艺。

猜你喜欢
内画鼻烟壶方寸
张鹏、文静伉俪的内画情缘
民间工艺介绍(四十九)张路华和他的鲁派内画
清代鼻烟壶的传播与演变相关问题研究
方寸之处
历史的方寸
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记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大师第二代传人张禾
飘逸在方寸里的国粹
掉落的碎片
四大流派内画鼻烟壶精品亮相恭王府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