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与启示

2016-05-14 16:37赵琦
关键词:理财项目人才培养

赵琦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对投资与理财专业人士的需求越来越大。截至目前,开设有投资与理财专业的高职院校已达217所。高职院校定位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需要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狠下功夫。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评价和后续的完善,是专业建设发展中的一项持续的、长期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43所“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的“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对比,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理财;项目

中图分类号: G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144-2

1 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办学理念在专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是各教学环节得以正常运作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要求,全国各高等职业学校自2011年起,每年均需报送和发布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以此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良性发展,而人才培养是个连续和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最初落脚点就在于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实施。在国家示范高职、骨干高职建设项目的验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过程评价是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实际上,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评价和后续的完善,是专业建设发展中的一项持续的、长期的重要工作。毋庸置疑,制定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实效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持续不断地总结、反思和完善,才能为后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投资与理财专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个人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人们基于财物安全、财务自由的目的,对于投资与理财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形式、途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而结合市场经济特点和有关行业企业实际,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规划,投资和理财活动对于相关人员的理财知识、能力、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一活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催生了对于投资与理财专业人士的巨大市场需求。从事投资与理财类行业,如储蓄、股票、证券、保险、个人理财规划等,无论是一线销售人员还是高级管理人员,都需要一定的投资理财专业知识作为支撑,结合丰富的实践,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投资与理财的需求。

高职教育一直担负着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使命,据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结果显示,2015年开设有投资与理财专业的高职院校已达217所。其中,全国200所“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中,开设有投资与理财专业的高职院校有43所。

3 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

本文搜集了大量北京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等43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有关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资料,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就业岗位、课程设置以及毕业要求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各高职院校均能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行业企业需求、学生特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学生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同时也体现出了一些特色。

3.1 培养目标

各高职院校在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大致相同,具体可概括为:培养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从事专业工作所需基本技能,能够利用现代金融工具,为企业、个人提供投资与理财服务的一线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同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规则意识,以及分析能力、沟通能力。

3.2 就业岗位

各高职院校在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面向岗位的定位上区别不大,集中于金融企业的一线基础性岗位。主要面向银行、证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第三方理财公司等金融企业,金融企业理财产品营销和金融企业理财咨询两类岗位。具体来说,包括理财产品推介、客户开发、客户维护管理、理财产品后续服务等,以及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理财方案策划、提供理财产品咨询。此外,有些院校还结合实际,给出了学生从业3-6年后的发展岗位,并在课程设置板块结合这些岗位开设了相应的职业类选修课或拓展课。

3.3 课程设置

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有着较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考虑了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技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对接问题,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经综合对比分析,各高职院校的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公共基础课,大致占比20%,具体课程有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二是专业基础课,大概占比20%,具体课程有经济基础、金融基础、证券基础、保险基础、会计基础、统计基础、金融公文写作等;三是专业核心课,大致占比45%,具体课程有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市场调查与分析、期货与期权交易、公司财务分析、金融信托与资产管理、个人理财规划、公司理财、金融营销实务等,其中包含一定量的实训类课程;四是专业能力拓展课或综合实践课,大概占比15%。各高职院校的区别和特色主要体现在第四部分,大部分学校将这一部分定位为专业能力拓展课,主要是在面向的几类金融企业的岗位中,确定几个方向供学生选择,如学生选择银行方向,则要深入学习相应的有关银行业务的几门课程,此外还可再选修1-3门保险、证券方向的课程,为学生的纵向职业发展服务;也有的学校称之为综合素养课,大部分开设沟通、管理、礼仪、行业法规等类课程,无一不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终生学习服务,举例来说,沟通是生存发展的重要一环、管理引导学生从管理的角度和高度理性待人处事、礼仪培养服务意识、行业法规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

需要说明的是,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鉴于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构有所区别,本文将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归入上述第三类——专业核心课之中。同时,各高职学院在教学实践中也体现出了各自的特色:大部分院校采用以赛代训的实践模式,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各院校结合自身实习实训条件实际,从时间安排上来说,主要有三种实习实训方式,一种是在校学习2年、企业实习1年,主要针对一般的校企合作模式。一种是学习3个学期实习1个学期,再学习1个学期,实习1个学期,主要针对企业进校的合作模式;一种是结合课程设置,学工交替的实习方式,主要针对学校与企业一体或互相联系紧密的模式。

3.4 毕业要求

部分高职院校除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相应学分之外,还要求学生考取相应证书,必选项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或以上、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及以上,同时在会计、证券、银行等几种从业资格证书中考取一个。此外,部分院校重点推荐学生考取助理理财规划师。

4 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实效性不足

经过培养,学生是否达到了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具备了应有的素质、知识、能力,专业内涵建设是否取得实效,都需要持续地跟踪和检测,才能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专业良性发展。各高职院校在方案中也有一定的评价体系内容存在,但不够具体和深入,多数院校还只是对于措施实施与否和进度快慢的检测,流于表面,而对于职业道德等不易量化的培养目标是否达成的考核仍然需要深入探索。总之,要深入评价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还需要站在一个高度上进行全局筹划和科学考量,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结合起来,完整支撑学生成长。

4.2 学生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有效协调还有欠缺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既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强化技能训练,各院校在这一部分的设计上可谓思虑周全、安排严密。可在实际操作中会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也是现在比较普遍的问题。一是学生容易轻理论重实践,理论马马虎虎学、实践高高兴兴做,长此下去,与技能培训班差异不大,并不能发挥出职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学生职业发展后劲不大;二是由于师资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很多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地、有效地与技能和企业实际对接,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感知知识,待到实践时还需重复讲授,形成恶性循环。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既能安心学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终身学习的态度。同时,还能培养技能,在实践中检验技能的不足,反馈于教学中,教学相长,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4.3 学生在企业的实际学习效果考核流于形式

由于各种原因,学校与企业在学生教学上还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只是通过提交毕业设计、实习报告的形式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和成果进行终结性评价,相应的,即使各高职院校也出台了一些措施来完善过程性评价,但实际情况是过程性评价质量普遍不高,实效性不强。

4.4 师资力量在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上仍显单薄

投资与理财专业的综合性很强,需要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要成为一个职业人士也并不容易,不仅要在学校学习相应的理论作为支撑,到了工作岗位也要经过一段时间、多个岗位的实践,才能成为综合型人才。而相应的,专业教师却大多没有专业的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又如何给学生讲授诸如保险实务、银行业务处理等课程?即使各高职院校结合各自资源优势,引入了企业专业,建立了专家资源库,但面对多门专业课程、学生多项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需求,仍然显得力不从心。

5 建议

结合上述问题,需要有关方面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切实为学生成长服务。

①有关方面和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多学习国内外有关先进经验,吸收精华,纳为已用。比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价上,可以借鉴台湾一些高校的做法,建立完备的信息系统,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目标,为每位学生建立专业成长树,使学生的每一次考试成绩、每一次大赛获奖、每一次公益活动的参与、每一次好人好事等都有处可寻,有能量评定,最终形成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总评价,这样的做法对于学生也会形成一种内化的推动力,推动他们成长与成才。

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地实现资源共享。比如,优势互补的地区之间、区域经济特征相似的地区之间,可以结合各自实际,进行战略性合作,互惠互利。比如,各高职院校在实训资源、教师资源、专业之间的衔接方面都可以开展合作。

③针对投资与理财专业的特点,需要校企紧密合作,寻找双方合作共赢的着手点。真正通过合作,实现让学生真正学训结合、学有所得,师资力量得到提升,企业也能从中获得实惠的目的。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有了一些探索和好的经验,如订单班,引企入校等,但是大部分学院仍然停留在校企共同论证人才方案、企业专家开讲座谈等浅显合作阶段,学校热企业凉的情况仍然比较普遍,更多的还需要政府进行政策引导,推动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落到好处。

参 考 文 献

[1] 刘蓉.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职业道德和金融服务意识培育研究——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才智,2014

(15):24-26.

[2] 彭礼.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品牌,2015(04):108-109.

[3] 肖宗娜.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特色的建设[J].价值工程,2013(17):258-259.

[4] 张薇.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研究[J].时代教育,2014(06):4-5.

猜你喜欢
理财项目人才培养
论如何培养高中生理财意识
大学生理财能力现状分析及提升途径的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