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怎样的革命

2016-05-14 16:51顾小清魏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微课信息化课堂

顾小清 魏忠

编者按:随着新技术大量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在线教育、微课、课堂信息化/生活化、“互联网+”等,掀起了教育信息化的热潮,成为教育界谈论的热点。本期两位嘉宾在上期对话的基础上对教育信息化的革命从另一个角度更加细化地展开了深入剖析,再一次论证、辩驳了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怎样的革命……

对话嘉宾:

顾小清: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研究兴趣包括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教育培训系统设计开发、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以及学习技术系统用户行为研究。入选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受聘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荣誉访问教授;任学习、教育和培训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EC JTC1/SC36)中国专家组成员;担任两个国际会议主席及执委;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任JCAL编委会成员及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同行审稿专家。

对话嘉宾:

魏忠:博士,副教授,未来教育学者,上海海事大学MBA/EMBA导师、《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怎样的革命》作者,庚商智能教育科技(苏州、上海、西安、珠海、大连)董事长,多家教育媒体专栏作家。

2011年至2013年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访学,在此期间访问了数十所大学和数十所美国高中,撰写了系列文章,引起轰动。其文中关于教育革命、看不见计算机的信息化、从教育信息技术到教育信息思维、教育场景、任务教学模式、一体化三段式、教育之真趣美等的阐述,具有广泛的影响。

● 教育革命,会不会革掉教育技术的命?

在线教育投资热潮,是否又是一场炒作?

魏忠:市场是最聪明的,大家看到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在线教育所引发的教育信息化的创业投资浪潮都非常凶猛。2014年11月,百度公司刚刚给沪江网投入了1亿美金,2015年11月,沪江网又得到10亿的D轮投资;2015年初,刚刚上市不久的全通教育,成为沪深第一牛股,股票一度达到400元,全通的高价也掀起了资深投资和整合教育技术公司的浪潮,半年内先后收购了西安、台湾、广西等地的多个公司。2015年的股票市场,PE股票本益比最高的就是教育技术公司。

市场对教育技术的投入不是没有道理的。全国高等教育每年的实验仪器与信息化投入高达1000亿以上,其中信息化达100亿左右,而基础教育是一块更大的蛋糕。然而,目前沪深股票中的教育类技术公司没有一家所占比例能够达到市场份额的1%。新的技术和风向必然引来新的预期,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面对如此大的蛋糕和如此零散的市场集中度,市场的选择往往代表未来的风向。

顾小清: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教育正在以颠覆者的姿态迅速发展,MOOCs是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Intelligent square debate曾在2014年推出一个辩论:未来大学是不是不再需要讲坛?大家知道信息技术所带来的MOOCs这种新的大学创新模式有可能在大学教育中引发地震,所以辩论的双方就这个话题针锋相对地提出各自的观点。在中国,腾讯、网页、新浪、沪江等纷纷搭建在线教育平台,不断推出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产品,诸如此类的教育投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之而来的追问是在线教育投资热潮,是否也是昙花一现?抑或在线教育是否会对传统教育造成威胁?

在技术革新教育的问题上,我常常借用美国哈佛大学Christensen教授提出的“破坏性创新”理论来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破坏性创新通常是后发企业或非主流企业所采用的市场策略,这些企业推出的产品起初并不追求完美,而是将资金用于提供用户所需的关键性能上,因此,这些产品价格相对便宜且能够迅速应对市场改变。以语言教学为例,在线教育所带来的改变可以称之为“破坏性”的,首先,在线语言教育的价格相对低廉,用更少的价钱可以享受同样的教育服务,甚至能够得到名师的线上指导;其次,移动端APP的推出更加符合现代化生活方式对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再次,在线教育的形式丰富多样,教育体验也不断优化,如在线学习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喜好,为学习者推荐“同桌”,最大程度地减少线上学习的孤独感。

与传统教育不同,在线教育代表了以市场服务为主的那部分教育市场,他们注重市场竞争为教育带来的积极效应,会及时按照用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私有服务。因此我的观点是:在以服务示人的那些教育市场空间,破坏性创新或者互联网时代创新的教育形式正在浮现,并将通过市场洗牌形成垂直化和用户需求取向的教育服务。

微课大赛是不是一种折腾?

魏忠:10年前,在上海的很多实验室试点,我在实操性很高的化学、生物、食品、护理等专业学生工作台上安装触摸屏和计算机,解决由于学生过多导致看不到教师示教的问题,将教师的示教直播或者录播,截成每段8分钟的视频,后来在使用显示屏不方便的地方直接使用二维码,这也就是今天流行的微课。目前,微课在中国的教育界是非常流行的,而在美国并没有得到普遍推广。例如,我女儿在美国的学校,教师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让学生总结微课。如今,微课大赛遍及全国,似乎跟20年前的PPT大赛一样流行,似乎这就是教师的基本功了。

顾小清:魏老师说的的确是目前存在的一些实际情况,实践表明,教育技术应用效果和推广形势尤为严峻。从曾经“技术支持的教育革命”的提出到当下技术向教育的妥协,乃至批判主义的回潮,“技术支持的教育革命”观点注定是一堂循序渐进的必修课。人们既欣喜于技术对社会带来的破坏性创新变革,又对现实中技术在教育革新中的无力表现而感到困惑。Daniel W. Surry和Donald P. Ely指出:“教育技术是一个支持革新和变革的领域……虽然可以提出一些明显的例外……但多数革新的教育技术和实践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一项创新的诞生,往往是由现实需求所激发的,以可汗学院为例,录制微课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上门求教的亲朋的需求,可汗索性就将自己的数学辅导视频上传到YouTube网站上,一来减轻自己的教学负担,二来方便需要的人们分享。至于为什么教学视频在10分钟左右,原因是当时YouTube上传视频限制时长就是10分钟。

微课引入我国以来,已从单纯“教育技术人”的推动,转向教育系统多群体在推动,微课竞赛层出不穷,但人们所期待的微课颠覆传统教育似乎还未出现。要揭示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还要回到我刚才谈到的破坏性创新与持续性创新的话题上。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提供教育私有服务的那些市场适合去做破坏性或颠覆性的创新,而以正统学校为代表的教育,由政府或相应的官方机构管理,结构稳定,他们为整个社会提供的是教育公共产品服务,这些特质决定了他们应该选择的创新路线是持续性的,也就是说是在保持主流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对当下的教学质量做进一步提升。

微课大赛的参加对象是一线教师,他们代表着提供公共服务的那部分群体。中小学这些非单纯服务的教育市场空间,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以提升现有价值和传承为取向进行应用创新。破坏性创新与维持性创新并没有好坏之分,后者更强调维持原有的创新能力以提升教学成效。纵观文明进步、科技发展和产业开发乃至公平竞争机制与创新环境,它们也是经历由部分再到全局的发展历程。凡事需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创新文化和创新机制的建立也不能独善其身。尽管微课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传播,但是如何突破技术简单的技术学习,促进微课与主流学校教育相互融合,对教学起到实际提高的作用,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教育技术是与技术越来越近,还是与教育越来越近?

魏忠:事实上,不光微课,目前出现的许多教育形式,如在线教育、物联网、数据行为分析等,在计算机行业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技术。与目前在线教育的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却每况愈下,很多大学关掉了这个专业。异曲同工的是,最近三年的教育信息化浪潮,鲜有真正搞教育技术出身的人发声,倒是很多原先搞计算机研究的人进入到这个行业。

教育技术,更像教育还是更像技术,这是一个问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从整体上是跟不上技术的发展的,从趋势上是和计算机更加融合,教育专用的设备越来越边缘化和被替代。

在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后,需要更加懂教育的人来进行教育信息化的规划。从美国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CIO是业务口出来的管理人员,而不是技术口出来的工程师。

顾小清: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不管是采取哪一种态度,都表明对教育技术这个专业的理解是非常粗鄙的。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领域,其从业者背景多样本身也是很正常的事。正如魏老师从商但并不学商出身,是一样的道理。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我非常乐见有更多跨专业的人才进入教育信息化这个领域,包括像魏老师这样对教育变革有思考的从业者,也乐见更多像沪江网这样的教育技术企业。而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业,其研究人员更需要跨学科的背景作为学科基础,兼具基本的技术功底以及对教育问题的基本理解。反过来,教育技术的研究者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角色,则未见得都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市场的从业者们所乐见的,因为除了把技术带到教育领域这样的角色之外,有时候我们也是批判者,我们会提供证据表明商家们所售卖的很多设备,实际上并不是站在教育需求的角度考虑;我们也会呼吁进入学校和课堂的技术需要获得研究的支持之后再推广;我们还会呼吁不要因为商家所推动的MOOCs热而盲目地以为拥抱MOOCs就能带来改变;当然我们也为此提供方案和策略。人类对学习的理解尚未破解,信息技术因素的加入使得学与教的复杂性加码,这个领域的研究远未到可以画上句号的时代。

● 未来校园,信息空间

课堂信息化,还是生活化?

魏忠:同时,目前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一方面很多中小学为了保证正常的教育秩序,严禁带手机进课堂和实验室,有些学校在上课期间还关掉无线网络;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教室里面,很多厂商驱动的智慧教室却极其风行,美其名曰智慧教室。从单纯的课堂来说,随着小班制、走班制的实施,课堂内部的信息化事实上即使在美国也是一个难题,不仅技术不成熟,更重要的是小班化后更加生活化的班级需要的是真实的生活场景而不是技术的主宰。之所以我们教师经常说现在的学生难教了、不好教了,是因为我们的教师过时了,其实教师过时一点没有什么,关键是做教师的,到底能为学生留下什么样的历经10年、20年、30年后都值得拥有的“改造世界的信息模板”。

课堂生活化,并不是课堂不需要信息技术,而是课堂更加接近未来的办公室、未来社会的形态。学校是学生改变世界的信息模板,学生要学会与现代通信工具打交道、和谐共处。在高中阶段被禁止的手机和游戏,到了大学阶段会被很多学生报复性使用,这样反而有害。

顾小清:我对课堂过分技术化也是有同样的不满。教育信息化浪潮之所以以市场力量为主导,是因为不是教育技术专业不给力,实在是市场的力量太大。很多技术工具在还没有证据表明有效的情况下,就大量进入课堂。而技术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能够发挥作用的方面,实际上是背后的大量的技术应用:你可能站在课堂上看不到太多的技术装备,但是在云平台上,在课堂之外,在那些不是用于课堂交互的环境中,技术的作用不可或缺。

教育即将成为一种实证科学,又将成为一种体验艺术

魏忠: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事实上是对过去那种简单化地用数字考核的办法的修正,是将更多的教育变量考虑进原本就应该考虑的教育之中。我们眼中所见的、耳中所听的、皮肤所接触的、五官所能感受的都是信息,如果都能用技术收集的话,这种全息的信息大数据是能够更加准确反映教育全貌的。正好,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了我们这种可能:云、大数据、物联网、生命信息等的发展,给了教育工作者一种云梯。生物科学所揭示的各种感应的过程数据,再加上学生本身基底的不同,构成了学习和教育的变量,这些变量用各种先进的仪器收集,会越来越将教育变成一门实证科学。

从情怀走出的教育,并不是变得生硬的教育,反而是解放了教师和学生后,可以变得更加接近大自然、接近生态,更加符合体验和人的感官。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来看也是如此,教育越来越科学化的同时,伴随的是越来越人性化。

顾小清:实际上魏老师这个断言是在佐证我前面对您的批驳。教育技术这个专业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对技术应用于教学开展研究,基于证据的研究,基于数据的研究,以便为“什么样的技术、怎么样用技术,才对教育有助益”提供证据。2015年10月,在我们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首届教育实证研究专题论坛”,会议受关注的程度远超出主办方的预计。教育实证研究是什么?我国教育实证研究的现状如何?教育实证研究有哪些方法与经验?论坛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解答与讨论,但本次会议仅仅代表了我国教育界开始将实证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取向,未来任重而道远。从研究的角度来讲,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支持,使得基于数据开展大规模的统计分析成为可能。如何运用教育数据发现问题、改善学校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话题。

在教育技术领域,数据支持下的教学改革从不缺乏。以斯金纳1954年提出的程序教学为例,他认为教师应当将时间用于教学的设计和学生是否进步的诊断上,机器可以在数据收集方面发挥强有力的作用,程序化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对学生行为数据的修正。后来的个性化学习,也是以大量实证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习者的行为特征,提高个性化学习的质量和体验。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干预手段,为学习者营造的是一种“混合式”的学习环境,各种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环境不断涌现,我认为需要从多方位寻求学习改进的印记,这里的印记指的其实就是多方面的数据来源,数据既可以从线上得来,也可以从线下课堂观察得来。我正带领团队开展学习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者投入因素研究,就是期待运用更加科学、有代表性的数据,对技术应用、学习投入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进行微观而全面的探索。我们的研究基于这样的假设:技术要通过先影响学习者的兴趣、自我管理、情感等中介性投入因素,并最终产生对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发现潜在的中介因素及其对学习者投入的影响,以便为优化学习设计提供知识。这项研究不仅要为系统研究技术如何影响学生成绩提供理论框架,还要为过程性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提供新的视角。

未来教育,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魏忠:未来的教育,到底什么是最终形态,从技术的角度上也许永远无法预测。云和互联网的最大变化就是人人相连,然而教育是一种体验,必须完成人物相连和物物相连,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是目前能够想到的下一轮的未来教育的走向。互联网的教育数据,很难说是真正的大数据,而实验室支撑的实验室、学科教室、创客空间及其背后的信息化支撑,可以构成一个真正的大数据:一个学生去哪些实验室、用什么手段、如何进去、学了什么、行为如何、结果如何、如何考勤、如何进行学习和实验等,背后需要几十个系统的对接、多个相关部门的配合,一旦这些数据建立起来,将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在“物联网+”的基础上构建的数据科学平台,将优化原有的冷冰冰的实验室的体验,成为有温度的实验室、有温度的学习、有温度的研究。

顾小清:太过具体的预测,往往只是文字游戏而已。例如,贵刊之前做过一个对话——最终改变课堂的或许是手机,虽然我赞同这样的趋势,但用“手机”这个特定的技术设备则使得这个趋势窄化了。从技术的发展趋势来预测的话,或许可以说,过去是人去适应技术,未来的趋势,课堂中也好,课堂之外也好,是技术适应人,我们已经从物联网技术、穿戴式设备、无人机商业化这些趋势中看到这一迹象。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学习是一个文化、语言和个体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环境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涵和诸多因素互为作用的过程,但是学习的主要形式,仍然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开展的,而这一互动过程是否需要通过技术则并不重要,因为,这一切的背后,技术无处不在。

猜你喜欢
微课信息化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