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涛
摘 要:有效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目标,其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众多教师关注的主要焦点。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提出了三种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对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活跃学生的大脑具有重要作用。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其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人,真正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探究的过程,并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而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
一、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初中学生的共性,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其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并且,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索与讨论,使其在讨论与交流中不断发散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头脑灵活性,使其更好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正数和负数”这一节内容时,我这样进行教学:“我们都知道世界是一个大的集合体,有好人也有坏人,年龄有大有小,天气有冷有热,气温有高有低,方向有前有后。正是这些相对的现象让世界不再单一,而是丰富多彩。我们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我们知道加法与减法运算可以说是互为逆运算。那么,我们在学习数的时候,又应该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呢?”通过生活中实际现象来引入,学生会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具有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的思维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次,并且,通过这样的疑问,学生会自觉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有助于学生收获到更多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地开展,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二、逐步引导,注重课堂教学过程
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学生已经逐渐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教师要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问题的答案,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形成有清晰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在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思路的状态下,为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也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为学生出示了一道题:(3x-6)=x-3.让学生先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出这个方程。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他们对解方程的基本思路并不陌生,但是由于这道题中有分式也有括号,很多学生在做题时就有些不知所措。然后我让学生两两结组,讨论这种类型题的解法,很多学生都知道要先去掉括号、去掉分母。我便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让学生一步步得到答案。通过去括号、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一系列的步骤,学生成功地将这道题计算了出来。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得学生牢牢地掌握了方程的解题思路与步骤,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与灵活性兼具的学科,数学题的形式更是千变万化。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为学生设计变式训练,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万变不离其宗”的真正含义,从而让学生踏实地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数学问题的分析思路与解题办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这一章时,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后,我便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y=x2-3x+2这个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分别是什么?当x的取值在什么范围内时,函数的图像位于x轴的下方?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计算,很快就得出了答案。然后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几个变式:①y=x2+c,②y=x2+bx+c,③y=ax2+bx+c,并让学生分别判断这些函数中a、b、c取值在什么范围时,函数的图像位于x轴的上方。通过这样由一般到特殊的变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与推理的能力,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总之,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师生共同的目标。要真正地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巧设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注重课堂教学过程;注重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与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小庆.“步步为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5(7).
[2]姚迪.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4).
编辑 谢尾合